书城历史大明战狼
1776100000074

第74章 :六路大军

黑压压的人群,让李定国神色冰然:“这仗不好打!”

“是啊,有百姓在人群中,我们的炮火,散弹枪都无法使用。”警卫团团长发愁的挠着头皮。

“上马!”对方人多,但全部是步兵,李定国有了主意:“和他们周旋,在运动中干掉他们!”

警卫团有步枪、手枪,可以不和敌人接触。即便是误伤,也会把损失降到最低。大家全部上马,却听到那群人在喊:“对面的军爷,我们是来投靠的!”

“投靠?”李定国对警卫团团长说道:“去,把情况给我搞清楚。”

“是!”警卫团团长,警卫团长带着一个连踩马跑过去,很快,他跳下马和来者在交涉。

“报告,他们是兰州人,被李自成逼迫当兵。咱们过来得太快,骑兵把他们扔下逃跑了!”一个战士过来汇报,李定国松了口气:“让他们回家吧。”

部队还要打仗,带着这么多人生活都是困难。战士犹豫了一下说道:“他们的家都被李自成毁了,回去只能饿死、冻死。”

“送他们到榆林!”李定国很快拿定主意,既然不能回家,就让他们去填补榆林人口丧失的短缺。那里今后将会是煤炭工业基地,这些人会幸福地活着。

李定国让骑兵四师把这六七万人送走,对警卫团长说道:“走吧,去汉城休整,等待其他各路同时进攻。”

李自成既然拿下四川,李定国决定从西峡县、山阳县、灵宝、延安、运城和韩城六路同时进攻。逼李自成朝四川或者青海走,然后趁机占领长安。

运城,杨杰趁着黄河被骑兵师攻破、敌人惊慌失措的时机,一下子出动三个师,拿下了这块宝地!说运城是宝地一点都不差,这里有著名的盐湖,还有蚕丝,又是粮食生产重地,还有黄河里的大鲤鱼。

计划虽然早就妥当,洪承畴和宋献策等人也被忙的乱成一团。大量的政府官员要出发,还要用人力把物资和粮食运送到山西、陕西等地。两个省基本上到手,他们顾不得春节临近全力拼着。

杨杰的部队快速的分开,把黄河东岸所有县城占领。他们忙着统计人口,调查当地现在的状况。作为兰州军区司令,杨杰很快就发愁起来。

“粮食都被李自成搜光,这里的人被战争坑苦了!”

四川情势不容乐观,李自成还是决定退往四川。去青海,他受不了那里的气候和寒苦,四川再穷也是个容易防守之地。

眼看华夏帝国各路都朝长安紧逼,他在拼命地把粮食和人口朝那里转移。第三方面军从商南、丹凤、商洛、卢氏各处横扫,一直进攻到过去年的元月底才打到西安城下。

李定国此时回到了襄阳,占领西安后他没有让部队继续进攻,而是把庆阳、西安周边几十个县收入囊中。洪承畴感叹道:“如果你不是从海外购买粮食,恐怕内乱已经爆发!”

“工业、商业为主,农业、畜牧业也不能松懈。世界就是这样,有钱什么都有!”李定国得意的说道:“我们的货物在东南亚很畅销,销售的金银换回我们需要的粮食、牛羊。”

“我已经去海南、广西一带看过,你的橡胶园苗圃长势不错。”宋献策知道,李定国这几年最关心的是南方种植橡胶,他不明白,这些东西有啥用。

李定国发愁的说道:“交通、通讯是我的一块心病,也许我这辈子都不能解决。但我相信,橡胶将会给南方人民造福,给华夏人民解决资源紧缺。”

一辆解放脾4吨载重汽车,需要橡胶制品200多公斤,一节硬座车厢需装配橡胶制品总重300多公斤,一艘万吨巨轮就需橡胶制品近10吨重,一架喷气式客机需要将近 600公斤的橡胶。在海、陆、空交通运输上,哪一个都离不开橡胶制品。

李定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四个野战军分别把守着云贵边境、四川边境、西安附近、长城一线,面对蒙古、清朝的压力,靳统武的第二方面军几乎是压力巨大。

表面上看四川被三个方面军包围,其实,第三方面军还要随时增援东北。四川境内目前涌聚着各方面实力,都在拼命地争夺着地盘。

张献忠失踪后,孙可望迅速收集了大西军残部。李自成退居到汉中见华夏帝国军队没有进攻,命令部下全力扫荡着其他势力。

“报告,左良玉吐血而死,他的八十万兵马发生了混战,袁继咸带领三十万人马投靠了我们!”报务员过来的汇报,让李定国大悦。

“好!咱们又得到一个有民族气节的良将!”

李定国了解袁继咸的历史。在抗击清兵的入侵中,富有民族气节而又值得称道的官吏,除史可法、左懋第外,就要算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袁继咸。

他被清兵所俘入狱后,不食清餐,不着清服,拒绝剃发,也拒绝朝见清帝。他仿文天祥的《正气歌》而作《正性吟》,死不降服,最后在清兵的屠刀下英勇就义。

回想了历史记载,李定国对左良玉父子更加痛恨。他对报务员说道:“给郭尚贤发报,全力攻打云南,我要左梦庚碎尸万段!”

“是!”

“把袁继咸送到南京,告诉他,他将被任命为云南省省长。”李定国这句话是对宋献策说的,他要袁继咸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即刻去上任。

“报告。孙可望带领三十万人马和左梦庚合并一处。自称大西军秦王,要和李自成争夺四川。”

李定国诧异:“四川聚集着一百多万军队,目前有四股势力。我不明白,那里还有什么。”

“哈哈哈哈!”宋献策大笑不止:“你把他们逼到了绝路,只剩下最后一片土地,他们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最后一片土地?”李定国指着地图说道:“青海、川西、孟加拉、缅甸哪里不能去?”

“语言不通,即便占领,治理也会很困难。”宋献策解释道。

“这片土地必须占领!”李定国坚决的说道:“现在不把它收回来,今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还是先恢复华夏大地的安定为主。”宋献策发愁的说道:“你这样进攻的速度,是让我们这群人作难。”

李定国笑了,他知道,洪承畴和政府官员没有一天好日子,总是在忙碌中度过。有些官员已经发出感叹,他们不是官员,是百姓的奴隶。

现在的官员,不是用考试录取,而是在实际工作中提拔。各省纷纷选拔任用贤能之士,大胆使用、大胆提拔。恢复科举是不可能啦,李定国已经明确规定:“学校考核会有,主要用于科学和基层工作人员。”

“三年后,我相信会是另一番景象!”李定国知道他们都难,在薪水报酬外,令邓红英拿出家产给这些人做一点奖励。

孙可望为军中骁将,号称“一堵墙”。张献忠比他大十三岁,与其同甘共苦、出生入死,故感情深厚、宠爱备至。

献忠成气候后,常开玩笑对人讲,有朝一日我当了皇帝,可旺就是太子。所以他在大西军地位十分稳固,众皆将其看成献忠当然的接班人。

张献忠失踪后,孙可望自然成了大西军的主帅。而权利欲令其头脑膨胀,渐渐目空一切、独断专横。为人残暴善妒的弱点慢慢的显露出来。

李定国是他最恨的人,恨他抛弃了众兄弟,恨他如今成了气候不帮众兄弟。更和他占据那么多土地成了一国之主!

郭尚贤进攻云南,左梦庚不敌急忙投降了孙可望。他兴奋起来,有八十万大军,足可以和李自成决一死战!对于刘文秀,他气坏了。

刘文秀也在犹豫。张献忠失踪后,他就想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靠李定国。为了能让昔日的兄弟都过上好日子,他把心中的想法说给了孙可望。

没有想到孙可望竟借此削了刘文秀王爵,令其罢职闲住,将其部属拆散,引起了各部队的不满,猜忌日多,人心涣散。

“我该怎么办?”孙可望成不了气候,别看现在有八十万大军,如果李定国出兵,他肯定溃败。

“三弟,你带领前哨人马去进攻贵州。”孙可望来到刘文秀的住处,语言里透露出不可抗拒的命令。

“是!”刘文秀知道,孙可望在逼他和李定国翻脸。但他已经拿定主意,趁此机会脱离孙可望的控制,再也不跟着这样的大哥混了!

五千人马去攻击贵州,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去送死。他们都是在战场拼打多年的老将,十倍围之的军事常识还是知道滴。

大西军形势一派大好。可惜孙可望仍不悔悟,在谋害李刘文秀的同时,准备学着张献忠那样称帝。刘文秀为前部兵马出发,他亲自带着十几万大军随后跟着。

“报告,孙可望要进攻贵州!”一封电报送过来,李定国冷笑道:“我念起兄弟之情没有去消灭他,他现在反而对我下手!好,我去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