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战狼
1776100000053

第53章 :广州争夺战

李定国亲自带部队出征,他带领着自己的独立四个师、禁卫军一个师,总兵力六万人朝常德进军。下了火车,部队骑上战马怀化扑过去。

左良玉听说有部队打过来,侦查人员汇报只有几万人,他当即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用大军和他作战!”

明军指挥部在广州,为了迎敌,他派出三十万大军朝桂林进军。

独立第一师全部骑着战马,他们做为先头部队和明朝军队相遇。一万多人与三十万大军展开了角逐。张啸天骑在马上,冷静的对炮兵说道:“不要留下一发炮弹,给我轰!”

“是!”炮兵开始射击,对面的红衣大炮也开始还击。双方正在进行炮战的时候,从北边的苗族方向传来嘹亮的军号。

张啸天精神一震,大声喊道:“兄弟们,这是我们禁卫军骑兵师,他们已经到达。我命令,所有部队开始冲锋!”

军号响了起来,骑兵战士端起散弹枪,大声呼喝着朝明军扇面形冲锋。李定国赶了过来,看到张啸天带头杀过去,气的直喊:“你小子真是个愣头青,对方的炮火还未停呢!”

“少爷,我带人去帮他。”独立第二师师长王明辉一挥手,全师开始拍马挥刀杀向敌阵。第三师、第四师一看机会难得,都从各自的出发地朝南杀去!

“冲!”自己身边只剩下一个警卫团、特务营,李定国不甘落后的拍着自己的“踩月”飞奔而去。

第一师全线散开,手中的散弹枪迎着人墙发射着。

这种杀伤面积很大的武器,一下子打击了明军的士气,能跑的都朝后边跑,跑不脱的干脆一骨碌趴到水沟里,害怕被马踩到。

五个师终于会合,他们一部分警戒,其他人开始打扫战场。李定国没有去杀士兵,砍掉三四个明军头领的脑袋,厉声喝道:“投降者不杀!”

“投降!”

“爷爷别杀我!”

“报告!明军逃脱大部,我们俘虏了十几万人!”张啸天显然很累,但脸上还是不住的笑着。

“令靳统武接受俘虏,移交后迅速休整!”从炮战开始到现在,整整一天过去。李定国看着将要黑下来的天空下达命令。

“是!”

靳统武带着部队赶来,对李定国不满的发泄着牢骚:“少爷,打仗是我们的事,你只要下达命令就行了!”

“嘿,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动过手。”李定国对大力神靳统武说道:“我在前边厮杀,你要把占领的地方迅速管理起来。”

“不!”靳统武倔犟的摇摇头:“我必须在前线!”

“你敢违抗命令?”李定国眉头一扬就要发火。

“县官不如现管,我是这里的驻军司令!”靳统武毫不客气的顶撞。

“嘿,反了你了!”李定国无可奈何的左右看看,低声说道:“你把部队安排好,带着一个师跟我一起干。”

“是!”带着满足和胜利的笑意,靳统武朝自己的驻地飞奔而去。

“哈哈哈哈!”王征南大笑不止,对李定国调侃道:“没见过你这样带兵打仗的。”

“我也没见过。”李定国无奈的摇摇头。

手中有利器,将士们好像吃了豹子胆。只要冲锋号响起来,都是跃马飞奔、勇往直前。手榴弹、掷弹筒也不知道使用,好像只有马刀和散弹枪最趁手。各级军官都是亲自率兵冲锋,听不到停止进攻的号声绝不会停下来!

李定国也没有办法,通讯不畅是大问题,指挥官不冲到前边怎能了解战事状况?他很无奈,古代冷兵器都是这样,这是穿越后也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死掉的明军被集中到一起,李定国下令把他们挖坑卖掉。在南方高温地带,弄不好就会爆发瘟疫灾情。受伤的人他顾不得管理,交给靳统武的部队去处理。

左良玉听说打了败仗,吓得一激灵醒悟过来。对面的不是流寇张献忠之流的部队,是手持火枪利器的郧县部队。他慌了神,广州不能再待下去,必须赶快溜掉!

“往哪里去好呐?”左良玉悲哀的只想哭:“朝云南,我们已经没有了地方可去。”

第二天,各部队的侦查人员很快就发现,广东已经没有一个明朝军队。李定国对靳统武说道:“让你的部队占领整个广州,等待地方官前来接收。”

“是!”

“张啸天!”

“到!”

“独立四个师有你率领,迅速朝贵州出击!”李定国知道,左良玉不敢留在贵州,害怕张献忠趁机杀过来。

“是!”

张啸天让通讯兵去给其它三个师送信,自己提前带着兵马朝西北杀过去。目送独立师走后,李定国对身边的近卫部队李浩东说道:“咱们出发,速度不要快,要保证后边接收的人马能及时跟过来。”

“是!司号员,让部队唱着军歌,开始出发!”李浩东微笑着,开始指挥部队行动。

李定国带着部队朝南宁进发,忽然想道:“东南半岛必须征服,先放过他,这件事以后再解决。”

“告诉靳统武,在南宁市设置弹药、物资储备仓库。要保证二十万大军五年的军用物资!”交通不便,必须提前安排。未雨绸缪是很有必要,既能给沿海防守的兵力有一定的帮助,又能在今后进攻东南半岛时提供物资。

“是!”通讯兵派出去一个班,开始原路返回去通知。

“报告,骑兵师在前边截获一部分明军的步兵,大约有两万多人!”侦察部队的通讯兵快马过来,对李定国急促的汇报着。

“左良玉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李定国微笑着,对擦着汗水的士兵说道:“先头部队停下来,等待后续部队接防。”

“是!”通讯兵翻身上马,朝西北方向而去。

老天突降大雨,李定国急忙领部队驻扎下来。看着瓢泼一样的雨点,心里暗暗想道:“左良玉现在跑到哪里?云南下没下大雨?”

没有天气预报,李定国哀叹着摇摇头。貌似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事到临头不由自主的和二十世纪去对比。对于现在的人,他感觉要比另一个时代人实诚的太多。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电力现在全世界都没有,但物理学家在欧洲应该不少。如果能找过来几个高明的科学家,凭着自己先进的理念和指导,研究出电话和发报机应该不是难事吧?

“笨,真他妈笨,这件事现在才想起来!”李定国狠狠地击打着自己的额头,他要回去后去找罗尼,让他去给自己弄几个人来。

“少爷,雨水下得这么大,今天恐怕不能行动了。”警卫团团长遗憾的看着天空,打断了李定国的思索。

“休息,部队派出警戒,严防敌人偷袭!”李定国说罢,回身走进自己的指挥部。

南宁,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

这个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即大明山龙头峰(古称昆仑山)直系山脉,故此南宁别称又为“昆仑城”。

南宁没有石油,其它矿产非常丰富。特别是渔业、飞禽走兽、粮食、水果都非常有名。这里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占据着将近四十个民族。

东南是湛江、雷州半岛,对于出海贸易有很大便利。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铁路修到这里,将来要在钦州建造一个海军基地和大型的码头,有必要在这里建造一个大型的船厂。”

雨水还在不停的下,李定国吃罢饭躺在床上考虑着下一步计划。慢慢的,他的眼皮开始打架,没有盖被子就熟睡过去。

就在这一夜里,张献忠攻破了重庆明朝军队的防守,从汉中逃来的瑞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兵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员,被义军俘获并处死。

大批的逃难民众直奔达州,还有一部分人逃到了贵州和宜昌一带。第二天,南宁还是大雨不停,但李定国接到了冒雨前来递送消息的通讯兵。

“你说有十几万百姓?”李定国诧异,张献忠还没有建立“大西”王朝,怎么会下毒手去屠杀民众?

“八大王纵兵抢劫,他们没有粮食了。”送信的是一个老兵,他知道张献忠和李定国的关系。

“哦,我明白了!”李定国欣慰的说道:“这样也好,下令给第一方面军,所有民众都可以通过他们的防线输送到郧县一带!”

由于郧县商业、工业的快速发展,四川应该早就知道了那里的情况。没有吃喝的四川人,会想到去郧县一带渡过难关。

“来吧,算是我替他赎罪!”李定国暗自想着,他盼望逃过来的人越多越好。

在明末诸雄中,张献忠部能脱颖而出,横行天下,据地开国,最重要的因素是张献忠出神入化的游击战术。在张军中,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马七步三”,主力部队“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介马有付,去来如风,一日夜踔数百里”。每到一处,在缴获战利品队最重骡马,其他均不在意。

张献忠一生不打防御战,他的战略原则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避免死守一隅,高速度地流动作战。他们没有固定不变的据点和进攻目标,从不死攻一城,他们所进攻的地区,正是明军防守薄弱的空虚地带。故能避实就虚,节节取胜。

但他还有个坏习惯,行兵打仗从不带粮草。没有吃的就抢,吃光了粮食就吃人肉。四川一旦被他抢下去,没有了粮食。又没有了种子,他还能坚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