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战狼
1776100000151

第151章 :济州岛

李氏王朝的前期,是一个高丽王朝。鲜国被李氏统治后,高丽王国的余部离开大陆躲在济州岛上发展。

由于消息闭塞,他们不知道天下形势大变。当发觉来往的鲜国商船增多时,开始利用海上优势袭击过往船只。

李淏忍无可忍,只得派出人去攻打。没有想到高丽王朝的余孽已经成了气候,竟然拥有三万多武装部队。他无奈只得求助于华夏帝国,希望女婿替他平伏此事。

李定国下令,刘文秀急忙派出三十艘战舰,动用一个师配合作战。当他们到达后一经交火就发现,济州岛人员彪悍、武器还是最新型的鸟枪和火炮。

“战舰散开,给我不停的轰击!”刘文秀生气了,他要先打掉济州岛的战舰和所有渔船,然后采取步兵进攻。

高丽王朝的王世龙识字不多,但也是位不可多得的谋略家。他能忍受几代人的仇恨潜伏于此,也能在大战爆发时用于拼命!

华夏帝国突然出兵,这令倭国人和王世龙都没有想到。看到如此厉害的火炮和巨型战舰后,他们不得不收缩兵力、准备在岛上做困兽犹斗。

“所有船只都没了!”和他合作的是江户幕府义藤,别名“剑豪将军”,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剑豪将军没有想到自己的海军这么不经打,不到一天时间就被对方炮火完全击沉。看来这次支持高丽的计划又要失败,他在想着如何才能脱身。

“伊藤将军,你不能扔下我不管啊!”王世龙绝望了,没有倭国支持,他这三万人根本经不起李氏王国的兵马进攻。

“我回去给你请求援兵!”剑豪将军看到自己带来的十多条战船全部覆灭,心里已经担忧自己的前程。见王世龙还想拉他做替死鬼,厌恶的紧皱眉头。

“你这一去只怕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王世龙吼叫着:“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还是上了你们德川幕府的当!”

伊藤要逃跑的时候,鲜国十几万兵马已经等到开始扫荡。为了杜绝后患,孝宗大王下令把所有男子杀光,女子重做奴隶分给战功显赫的部下。

刘文秀看到了双方的厮杀,忍不住惊叹:“这是不留活口啊!”

济州岛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包括26个小岛。岛中央是通过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拔1951米的最高峰汉拿山,翠绿的丛林中传出悦耳的鸟鸣声和流布山间的瀑布、神奇的溪谷以及浓密的绿荫绘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然而,这里成了杀人场,成了鲜国人对待俘虏的娱乐场。刘文秀看到高丽王国再也不能袭击海上目标,留下四艘战舰、其它海军全部撤离。

如果不是淑妃的面子,李定国一定会趁机占领济州岛。但他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拿出万百万交给宋献策,要他和李淏协商,这座岛交给淑妃未来的子女,作为永久性封地。

孝宗大王迟疑着,最后咬着牙说道:“我再赔上一个女儿,生了孩子要随我的姓,算是她的封地!”

“你的姓?”宋献策笑了:“大王和华夏帝国的国王都姓李,你的姓和他的姓有区别?”

“不一样!”李淏摇着头:“这是封赏给我女儿的,领土还是鲜国的!”

“哈哈哈哈!”宋献策开心的大笑,李定国这次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是多了个夫人,三百万买了个九岁的丫头!

“胡闹!”宋献策把这些事情办完,带着李淏的三丫头淑明公主去交差。李定国责怪着,认为宋献策把事情办砸了。

妹妹的到来,淑妃反而很开心。她们亲姊妹能在一起很亲热,反而让李定国不忍心赶走。宋献策低声说道:“陛下,永久性封给了你的后代,你可要努力哟。”

“我擦,她才九岁,等她长大我已经快四十了!”李定国骂着宋献策,认为这家伙没操好心。

“留下她,让她在这里上学,等她长大看她的主意。”淑妃来到李定国跟前,嗤嗤笑道:“无论如何,你的三百万两银子是要不回来了!”

“哈哈哈哈!”宋献策得意的说道:“皇后,这是臣的功劳。”

“赏!”淑妃拿出一根金条:“我只有这么多,都给你。”

李定国狠狠地瞪了宋献策一眼,真想一脚把他踢出松巴岛的王府。精明的华夏帝国外交部长一看不妙,急忙收下金子逃跑而去。

留下淑明公主李定国没有意见,这丫头从小接受的皇家教育,而且还是华夏语言。最主要的是,淑妃的妹妹来到他也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济州岛现在的情况如何?”李定国没有得到济州岛,但还是非常关心那里。

“短时间不会结束,因为,高丽王国经过多年打造,又有地理熟悉的优势。”刘文秀汇报着。

“让他们打吧!”李定国不是不想帮忙,借此机会让鲜国部队经历一场实战,对以后的国土防守会有好处。

倭国人的参与,令李定国提高了戒心。他知道,德川幕府掌握了占当时全国总产量1/4 的富饶的土地,和大阪、京都、江户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矿山,还垄断了金、银、钱三种货币的铸造权。

其次,幕府控制之下的直属武士旗本、御家人,以及旗本的陪臣,号称“旗本八百旗”。相对于各藩,在军事力量上占绝对优势。

从1639 年实行锁国政策,由此限制大名们有利可图的对外贸易,限制自由贸易的盛行以保护农村的自然经济不遭破坏。

李定国很想见识一下这时代的岛国武士,却没有达成心愿。生在这时代,想和小鬼子打一架都很难!因为,人家不走出家门,你总不能上门去挑胁吧?

松巴岛如今成了出口布匹、成衣、鞋袜和陶瓷之地,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国,家具厂更是了不起的企业,各国王府都从这里订购名贵的新式产品。

宋献策参观完回到都城王府,感慨这里人们的富裕。特别是果园、林园、花木等环境改进,让这里成了难得的富饶之地。

三路公交车、一条火车道的交通设施,基本上满足了这里的交通需要。李定国告诉宋献策:“华夏要发展的模式就是这样,就看你们这些政府官员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

“难!”一辆汽车几百万银元,谁敢拿着这样昂贵的代价?宋献策叹息着:“一个人拼死拼活干一辈子,也难实现这样的目标!”

“是不容易!”李定国指着都城外城的高楼:“一座楼几个亿的代价,这几年的收入全让我扔到这里的建设上去了。”

“你能给警卫团添置这么多汽车,为啥不能降低价格卖出去?”宋献策迷惑不解的问道。

“压价?”李定国大笑:“你要我赔着去销售?这是人工打造的,现在的销售价格也只是比成本略高一点。”

“我明白了!”宋献策恍然大悟,李定国建立这样的厂子并不是为普及所有人使用,而是为了自己的军事。

骑兵第一师的建制被取消,师长李浩东回到李定国身边担任警卫军军长和第一机动师师长。虽然部队还未完全成军,但现在的两个标准团已经成立。

清朝被从新赶出了黑龙江,李定国又一次开始缩减部队。四个方面军都是12个师十五万人,十个军区总兵力也只有四十个师五十万人。军校学生招收也在缩减,每年变成了五十万人男女学员。

李定国告诉宋献策:“打造精兵,减少人员是必须的。我们的目标是经济,希望下一个五年计划能达到我的目的。”

五年任期,到期后要经过从新评估开始新的任职。宋献策沉思说道:“明年年底的大选,我准备辞职不再担任一切职务。”

“哦?”李定国吃惊了,他看重宋献策的能力,怎么他会突然这样说?

“做官发不了财,我要经商!”宋献策嘿嘿笑着:“这几年我多少有点积蓄,在你这里赊一点货物,不上三五年我能成个富翁。”

“哈哈哈哈!”李定国喷嚏大笑,他很意外的看着宋献策:“这比你当初精通“术数”,以“术士”为生,长期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吉凶祸福挣的要多很多,我看你是贪得无厌。”

“是,那种骗人的把戏我已经全忘光了,认准了经商这条路。”宋献策也开始大笑,幸亏当初遇到李定国,要不是他,自己还是个招摇撞骗的江湖混子。

“想改行可以,必须给我留意一下谁能担负起外交的重任!”李定国望着他:“没有一个团结的政府、有能力的政府,华夏帝国的发展还是纸上谈兵。”

“放心吧,年青一代要比我们更能干。二十年后,只怕我们这被人都要被淘汰!”宋献策感慨的说着。

华夏教育的模式,已经走入正轨。阿妮塔的父母没有担任教授之职,却帮助李定国完善了教册编写、教师培养。加上他自己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产业化发展化学等领域的开发。

汤若望的到来,对李定国的事业上又是锦上添花。他把天文学和数学编成教册,经过李定国和赫尔曼仔细研究,已经开始了在教育上的运用。

“人才培养需要几十年去积累,咱们都不容易啊!”李定国虽然对现在的一切比较满意,但还是感觉到任道重远。

“报告,法国大使求见,希望和国王陛下会面!”

李定国惊讶:“法国人?你告诉他,我现在没有空闲的时间,让他和外交部长宋献策大人去谈。”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