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战狼
1776100000144

第144章 :汉八旗的覆灭(一)

杨武是个狠人,接替李定国指挥部队,竟然大刀阔斧的派出了许多侦察部队。当他得知尚可喜带兵驻防娘子关,很快与兰州军区司令梁杰取得联系。

“攻打娘子关?”梁杰吃了一惊,他的部队只有十二个师,不到二十万人去攻打险要的关口,不知要遭受到多大损失!

“按照我的计划,违抗者送军事法庭!”杨武执掌帅印很久,第一次这么武断的下达命令。

“是,坚决执行命令!”梁杰对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发小不敢违抗,但还是小心谨慎的从第三方面军王征南部队里借过来两个军。

“这家伙!”杨武对心眼过细的梁杰摇头苦笑,但还是默认了他的举动。

“骑兵第一师师长李浩东!”

“在!”李浩东从人群中走出,等待着指挥官下达命令。

“第一师为先头部队,直接进攻娘子关。记住,冲击两个小时,然后退下。”

“是!”

“独立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

“在!”独立四个师的师长一起出列,等候着杨武吩咐。

“跟在骑兵师后边,每隔两个小时上去一个师,我要你们轮换攻击,一直把尚可喜轰出娘子关,然后把守关口!”

“轰出去——”四个师长愣住了,怎么不让追击?

“执行命令!”杨武威严的喝道。

“是!”

“部队夜间开拔,不要惊动任何人。”

“是!”

杨武的计划上报,李定国不得不承认这是不错的方案。不去占领一个地方,消灭鞑子有生力量为目的,这和李定国的计划是一致的。

但是,杨武在于胆大,敢于利用少数兵力去攻击!李定国做事非常小心,他是雇佣军出身,必须保证在完成任务后全身而退!

他顾不得欣赏鲜国王子的宴席,坐在电台旁边等待着进攻的消息。五个师是他的心头肉,他不能放心让杨武把部队打没了。

在平原上夜行军,要比白天更舒服。杨武带着一个军押后,其他部队留守在霸州。天亮时分,部队已经穿过石家庄南的赵县。

部队稍微休整进食后,开始了一支正西挺进。平定县是河北与山西交界之处,当部队到达时已经是下午时分。

“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这句描写娘子关的诗句说明了这里的地理情况。娘子关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

上为平台,是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现已修起城楼,蔚为壮观,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关外古道,蜿蜒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

南城门,也称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城楼建于门洞之上。

骑兵第一师到达这里,看着城防发愣了。李浩东咬着牙,让炮兵开始架设炮火,准备试一下城内的防守情况。

幸亏他们带的都是曲射炮的迫击炮,第一轮炮火准确的命中到娘子关上。李浩东很狡猾,要用炮弹朝里打,而不是去攻击城门。

尚可喜郁闷了,我来这里是不想打仗,你干嘛要拿我开刀?看到对方的炮弹直接打到内城,三十万兵丁顿时黄乱成一团。

还击,华夏部队离得太远。他们打出的炮火只能掀起一阵尘土。不开火,对方好像不要命似的扔着炮弹。

“撤!朝平定县西北撤!”

平定县境内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四周群山环绕,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娘子关谷地海拔350米为本境最低处,通往县城只有一条道路。

他的部队撤离速度很快,谁都不愿留在娘子关被动挨打。李浩东看到敌人退却,急忙下令让一个团前进,占据空无一人的娘子关。

“这仗打滴!”独立师来到,看到关口已经被李浩东夺取。他郁闷的让部队停下来,开始休息等候命令。

“骑兵师占领娘子关!”

李定国接到电报,紧张的心终于放下。这时候清朝纵然把全部部队压过去,他的部队也会在兰州军区内安然无恙。

“开宴!”李定国笑了,他要饱饱的吃上一顿,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

李淏招待李定国费劲了心机,他偷偷地问了问自己的女儿,做出的菜相当丰富。李定国过惯军旅生活,对饮食并不挑剔。

“岳丈,尽快打开国门,这样有利于你的经济发展!”李定国这时候开始了他的劝说,没有经济支撑,一个国家是很难发展。

“难哪!”李淏尴尬的摇摇头:“百姓没有购买力,运回来的商品怎样处理?”

“先从土地入手,敢于拦挡土地发放者杀!”李定国猛然站起,一拍桌子喝道。

“国家会不会****?”李淏吓了一跳,女婿娃这么处理国事,他还真没有想到!

“不能去照顾少数人的利益,一定要考虑民众的利益。”李定国淡淡一笑,从新坐下来。

尚可喜走出了娘子关,当他踏上出关三里多地时,前行的部队被埋伏的地雷阵炸的人仰马翻。他几乎要哭出声来,自己的队伍已经陷入到绝境之中。

“王爷,我们只能原路返回!”一个部将看着一阵阵爆炸的情景,知道前边更凶险!

“完了,咱们已经上了华夏帝国部队的当!”尚可喜一下子从马上跳下来,灵机一动喊道:“快,让前边的骑兵下马,用战马冲出一段路,咱们进山!”

梁杰亲自在第一线指挥,看到尚可喜用这样的办法,知道他要干什么。可他只能从外围设防,下令十八个师进入阵地,阻挡想要逃跑的汉八旗。

“进山吧,这是你唯一的出路!”娘子关的城楼上,杨武举着望远镜看着,他预计战斗要比他计划的更快结束!

“副司令,咱们应该催催他!”张啸天没有捞到仗打,很不甘心的要求着。

“好!你的部队朝前推进,然后用炮击。等他大部进入山林,你的骑兵去抓俘虏!”杨武这几年在南京,无时不刻的学习着李定国的新军事。这是他第一次实战指挥,一定要打出一场漂亮的战役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是!独立师出发!”张啸天激动地走下城楼,从战士手中结果战马抬腿上去。

尚可喜不是笨蛋,他早就把鲜国部队分成两部分,自己处在最安全的中间。当战马冲击地雷阵时,他带着自己的汉八旗趁着烟雾飞速跑进树林。

“格老子,你上当了!”梁杰看到尚可喜进入山林,哈哈大笑松开了望远镜。

由于长期流水切割,北边的山区沟壑纵横,地形极为破碎。骑兵走入,只能下马步行。占据有利地势的埋伏部队,举着散弹枪开始发威。

“退!”尚可喜明白,前边是人家的陷阱。

“王爷,已经没了退路!”手下的部将看到独立师出击,知道他们被封锁在山林里。

“死有啥可怕,老子这么多年杀了多少人,垫背的早就够了!”尚可喜望着密密麻麻的树木,狞笑着:“把火药洒进树林里,老子让他么陪葬!”

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这些跟着尚可喜多年的部下,果断的选择和王爷一起赴难!他们已经活够了,被活捉说不定命运更悲惨!

“火!”

大火起来的时候,张啸天急忙下令部队朝娘子关退却,他们不退,定会被山林大火卷进去。杨武摇摇头,没有想到尚可喜会选择这样的结局。

鲜国人悲催了,他们只能跳入山涧,这是唯一的活命机会!一批批的人蜂拥着跳下去,不知有多少人被后来者砸死!

“不该发生的悲剧!”李定国听说尚可喜点燃了山林,摇头叹息着。

尚可喜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转战数万里,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了汗马功劳,在清代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此清初“三顺王”。并将海州赐尚可喜为封地,家口旧部安置于此。受到皇太极极高礼遇。

康熙十五年年二月(1676年),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亲王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

李定国穿越到这个时代,竟然给尚可喜带来了这么悲惨的命运!大火熄灭已经是第四天头上,李定国下令尽快搜寻鲜国战俘,能救出的不要丢下一个!

“国王陛下,他们还能有多少人活着?” 李淏滴出了眼泪,这些人是他的臣民,竟然成了大清国的陪葬品!

“很难说,也许能活下来三分之一!”李定国苦笑,战争,让多少无辜的人化为白骨!

“报告!经过仔细搜查,鲜国士兵基本上损失不大。第一批跳进山涧的人死了不少,其他人都还活着!”警卫团长拿着电报进来,把情况仔细的汇报着。

“很好!”李定国高兴了:“把这些人带到西安,让他们坐火车到南京坐船回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