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战狼
1776100000138

第138章 :指手画脚

福临皇帝此刻对多尔衮有说不出的厌恶感。他没有考虑自己是死是活,希望李定国能从他舍身取义的行动上饶恕大清国的臣子。

多尔衮一句话,把他一片苦心说成了居心叵测。他伤心了,回到后宫想起了这些年皇叔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的样子。

“恃勇傲物、野心勃勃,他才是大清国的皇上!”福临心里暗暗想着,自己只要不倒下,总有一日要给多尔衮一个好看!

多尔衮并不是一介武夫,少年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显示出他善于韬晦的过人聪明。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则在战场上显示出超人的勇气和才智,不断建树新的战功。

皇太极“暴逝”于沈阳清宁宫。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平心而论,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具备继承的资格:代善、豪格、多尔衮。但实际上竞争最激烈的是后两人。

就这两人来说,豪格居长子地位,实力略强,这不仅因为他据有三旗,而且由于代善和济尔哈朗已经感到多尔衮的咄咄逼人,从而准备投豪格的票了。

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等议立豪格,密谋良久,并找到济尔哈朗,谋求他的支持。而两白旗的阿济格和多铎也找到多尔衮,表示支持他即位,不用害怕两黄旗大臣。

双方活动频繁,气氛日益紧张,首先提出立豪格的图尔格下令其亲兵弓上弦、刀出鞘,护住家门,以防万一。

是年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和平解决,直接关系到八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来。

两黄旗大臣已经迫不及待,他们一方面派人剑拔弩张,包围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剑柄,闯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尔衮以不合规矩喝退。这时,阿济格和多铎接着出来劝多尔衮即位,但多尔衮观察形势,没有立即答应。

多铎转而又提代善为候选人,代善则以“年老体衰”为由力辞,既提出多尔衮,又提出豪格,意见模棱两可。豪格见自己不能顺利被通过,便以退席相威胁。

两黄旗大臣也纷纷离座,按剑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们宁可死,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有火并之势,连忙退出,阿济格也随他而去。

多尔衮见此情形,感到立自己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见,主张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他自己和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待其年长后归政。

这一建议,大出众人所料。立了皇子,两黄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却又说不出口。多尔衮以退为进,自己让了一步,但作为辅政王,也是实际掌权者。

政治舞台的幕后,隐藏的是鲜血淋漓的残杀。以权力争夺为中心内容的宫廷矛盾,让11岁的皇帝看清了大清国那些无耻之徒的嘴脸!

“华夏帝国,你会不会也像大清国这样,每日处在全力争夺的阴谋中?”福临拿起笔,在自己的寝宫开始写着自己的心思。

顺治帝仇恨多尔衮,其中有多种原因。多尔衮是想当皇帝的,暂时没当皇帝只是策略而已,这对小皇帝是个寝食不安的威胁。

福临登基后,他凭借自己的权力,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用皇帝的口气批文降旨。他操纵追封自己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纳喇氏为太皇太后,他自己完全以皇帝的面目出现。

皇帝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的大事,他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他报告。多尔衮一旦机会得手,没有任何理由排除亲自登上皇帝宝座的可能。

娶皇嫂孝庄皇后,是福临痛恨多尔衮的难言之衷。孝庄皇后是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皇帝的生母,蒙古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

福临突然扔掉手中的笔,冷声对侍候的宫女说道:“让汤若望来见朕!”

“扎!”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1592年5月1日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科隆城一个叫沙尔·冯·白尔的贵族之家。

1611年10月,汤若望加入了耶稣会,宣誓终生安贫、贞洁、服从。随后,搬到了罗马耶稣的圣·安德烈奥修道院,当一名见习修士,接受严格的修士训练。也加入了灵采研究院,探索着不断发展着的新科学,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

早期传教士在东方在中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让他激动不已。他钦佩利玛窦在中国采取的适应中国文化习俗的,所谓“合儒”的传教策略,竭力把天主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结合。

当他听说利玛窦神父以其数学天文学的智慧,惊倒了中国人,并且受到皇帝的优礼和敬重,为上帝的教会开拓了新的、非常大的信仰领域时,他为西方的数理天文这在中国获得这样的价值而欣喜若狂。

1613年10月,他进入了罗马学院。开始了为期四年的神学和数学研究。该学院的课程设置除宗教内容外,还有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等科目。

1619年7月15日,汤若望和他的教友们抵达了澳门,被安置在圣·保禄学院里。传教士们一踏上中国土地,便开始精心研习中国语言文化,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话为目标。

这些西方修士入乡随俗,脱下僧袍,换上儒服,住进中式房屋,并潜心研究中国经史和伦理,寻找其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

在同朝野名流交往的过程中,这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读汉文典籍的西方传教士,自然赢得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达到其传播信仰的目的,这就是利玛窦开创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

汤若望来到华夏之时,正是明朝内忧外患之际,满洲努尔哈赤派人到澳门向葡萄牙人购买大炮。滞留澳门的传教士们以军事专家的面目,跟着大炮随行,得以进入内地。

汤若望到北京后,仿效当年的利玛窦,将他从欧洲带来的数理天算书籍列好目录,呈送朝廷。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在住所内一一陈列,请中国官员们前来参观。汤若望以他的数理天文学知识得到朝廷官员们的赏识。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预测了当年10月8日出现的月食。

福临经常请教这位博学多才的德国人,此时此刻,他能信任的也只有他。皇帝下旨,汤若望很快就来到,福临避开闲杂人等,在纸上写着自己想说的话。

“隔墙有耳!”汤若望不能不佩服小皇上,两个人你来我往,在纸上谈个不亦乐乎。

“夜深了,臣告退!”汤若望理解顺治的心思后,果断站起来告辞。

“爱卿慢走!”福临伸了个懒腰,带着愉快的心理准备入寝。

此时,李定国开来的游轮上正上演着一场好戏。他走进自己的国王套房,闻到一股香味。令他皱起眉头说道:“谁使用了香水、香料?”

“陛下,是臣妃身上散发的。”淑安公主急忙走过来,表示与别人无关。

“去,洗一下,今后别再用这种东西。”李定国没有责怪,让她到浴池里把身上的香料洗掉。

“臣妃是——”淑安公主脸色大变,结结巴巴再也没法说下去。

“说,你我还有不能说的话?”李定国为了不让小美人感到恐惧,顺便开着玩笑。

“是臣妃的体香!”淑安公主绯红着脸,只得说出实情。

“体香?”李定国一愣,历史上大清朝有一个香香公主,传闻她就是生就的香美人。难道这丫头她——

李定国不信,体香能有这么弄的味道?他指着专用的洗澡房说道:“你去洗一下,我要先欣赏一下香美人是怎样的香!”

“是!”淑安公主急忙遵旨,打开洗澡间开始洗起热水澡。

在李定国的洗澡间里,根本不允许放那种带有气味的香水。他在嘿嘿的笑着,好像在等待揭穿淑安公主玩弄的把戏。

一刻钟,淑安公主披着一条毛巾走出来。李定国顿时傻了眼。那种腰肢袅娜似弱柳、玉骨冰肌的身材,直接令他热血膨胀。

一股非常美妙的香味再次飘来,他不得不承认,鲜国公主还真是“玉·体香肌”的美人。淑妃靠近李定国,清眸流盼等待着下文。

“奶奶!老子这一辈子能遇到这样的尤物,这需要上辈子积多少德?”李定国已经忍不下去,他轻轻地一带把淑妃拉进怀中,鼻子从上朝下开始嗅着那种令人心醉的气体。

李定国没有动手脚,他在挑剔着淑妃身上的毛病,可他失望了,从上到下检查了一遍,好像百般难描每一寸的巧妙!

“嗯,你还小着,等三年后我就和你成婚!”面对这样的阿娜小曼,他不忍心伤害。他要大办宴席,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王妃!

“陛下,臣妃愿意现在侍候你!”淑妃粉腮红润,慢声细语的说道。

“好东西要放到最后吃!”李定国一把箍住香气慢散的王妃,哈哈笑道:“我要闻个够,要每日把你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