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战狼
1776100000122

第122章 :飓风

李定国决定到琉球岛停一下躲避渐渐增大的风浪,马守应一个电报令他决定到孟加拉去一趟。海风刮得天昏地暗,军舰在上海进入台湾海峡,不得不靠岸停留。

“少爷,孟加拉出了什么事?”看着李定国心绪不定的样子,警卫团长不由得开口问道。

“风!”李定国抬头看着天空:“这次的风暴是从孟加拉海湾朝这里转移,那里的居民遭受了罕见的飓风!”

“飓风?”警卫团长惊讶:“很厉害的风?”

“飓风摧毁了一条防洪堤引发洪水。大部分建筑物和独立房屋屋顶被完全摧毁,一些房子完全被吹走。洪水导致大范围地区受灾,海岸附近所有建筑物进水,靠近海边、河边的人都被风暴卷的无影无踪!”

李定国声音沉闷,简单的介绍着孟加拉出现的事情。

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濒临孟加拉湾。海岸线长550公里。

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

这次飓风整整刮了一天,海水冲进平原河流饱满令水灾更加恐怖。马守应来电:“死者三四成,所有人无家可归,田地被河水淹没!”

“开船!”看到风力小了点,李定国下令开船。并且给施琅发去一个电报:“组织所有船只运送粮食,目标,孟加拉!”

李定国三天后赶到孟加拉,马守应从新疆调过来一部分粮食,又把北边受灾较轻的地区所有畜禽买过来当场宰杀分给受灾的人食用。

看到国王亲自来到,很多居民跪下来失声痛哭。李定国眼睛湿润了,他一个个搀扶起来,安慰他们:“天灾我没有办法阻挡,但活下来的乡亲我不会让饿死一个!”

“三年两次受灾,我们要求到加拿大去居住!”一个从军校回来的年轻人,代表大家给李定国提出建议。

“对,我们不和海龙王做伴了!”

李定国听着七嘴八舌的吵闹声,摆摆手让他们停下来:“乡亲们!愿意留下的朝后退,愿意去到新的地方生存的,可以到这里报名!”

李定国让马守应派出人登记造册,他在泥泞的泥土地上艰难的巡查着。孟加拉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

全国有大小河流700多条(包括支流),主要分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恒河下游、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贾木纳河)等。

这里不仅河流纵横,密如蛛网,而且池塘众多,星罗棋布,全部领土约有50至60万个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4个池塘。

“完整的房子没有一间啊!”马守应走过来,面对这样的灾情,他也毫无办法。要不是西藏周边地区的支援,恐怕这里已经发生人口逃离或者人吃人的现象!

“房子建筑必须改变过去的草房或者瓦房,一定要建成混泥土平房或者楼房。河道要疏通,道路地基要太高,不要怕花银子,我会让云南和广西调过来一百万人口弥补这里的人口灾荒!”

李定国轻轻地交代着,把要做的事情给自己的岳丈详细的作了部署。他给自己的警卫团长说道:“你去过加拿大温哥华,在他的下游有一个地方非常美丽。有一个很明显的河口,就在那里把这些人安排好。记住,一定要从加拿大送去足够的粮食和物资,让他们自己开垦新的家园!”

“是!”警卫团长答应后,看着报名的队伍心虚的说道:“少爷,迁移这么多人口,需要多少花费?”

“你呀!”李定国责怪的望着他:“这也许是华夏的一次机会!河水终究会降落下去,只要我们加紧治理,它还会是一块宝地!”

“我明白了!”警卫团长虽然知道了李定国的用心,但对他不惜余力的花费也是十分心疼。这次人口迁移要超过三百万,只怕一亿银两消耗都不止!

“咱们有的是赚钱机会,该花掉的总的要花,别学守财奴。”李定国感激部下处处为他设想,但他还是决定掏出这笔钱。

“国家总不能一点都不管!”马守应脸色慎重,望着李定国说道:“我已经上报给总理,他们正在开会研究。”

“开会!”李定国鼻子一哼说道:“救人哪能先去开会商量?都是害怕担负责任,没有一点敢当敢做的勇气!”

马守应估计迁移民众在三百万左右,担心在加拿大一时无法安排。李定国淡淡一笑:“给他们四十万条鸟枪,让他们先打猎、开荒,等到两三个月后就可以种出庄稼和蔬菜。”

“这么多枪?”马守应吓了一跳:“会不会发生乱子?”

“那里是块新土地,几乎没有人烟。况且,我拿出的这批枪要比英国人制造的先进一点,只是适应打猎。”李定国说完,和岳父告辞就要走上军舰。

“我老了,想和女儿住在一起。今年年底你一定派人来替换我!”马守应大声呼唤着。

“才四十多岁就像退休?等到五十五岁、十年后!”李定国哈哈大笑,不给岳丈说话的机会就走进了船舱。

“还国王呢,我呸!”马守应不满意的啐了一口,和警卫团长朝加尔各答走去。

这次飓风来临,多亏了加尔各答和吉大港两个军用、货运港。城市房屋建设坚固、地势较高,没有出现较大的灾情。活着的人都被送到这里,露天在雨水中坚持。

大风过后,部队拿出无数顶帐篷,先把小孩和女人安排进去。施琅来到时,李定国已经离开。他遗憾的说道:“我给他带来一件礼物,可惜他不在!”

“好啊,你开始贿赂国王。”马守应嬉笑着,和施琅走进指挥部。孟加拉包裹西孟加拉、不丹、那加兰、米佐拉姆、阿萨姆等,面积在百十万平方公里。

施琅在这里尽情的参观着,感慨说道:“土地多人少,咱们都是管着大地方,缺少种地的人。”

“建设一个地方太不容易!”马守应指着北方各城说道:“省城、县城还都未完工,哪里顾得上乡村?”

“慢慢来吧,国王给了我十年时间,要我把台湾治理好交给他!我这十年不用交税、上缴国库粮食,全力发展小城市建设和交通、教育。”施琅得意的炫耀着,认为自己现在是个土皇帝。

“谁不是?”马守应大笑:“我这里没有上交一分一厘,和你一样。”

“国王真不简单呢!”施琅惊讶:“咱们都不上交,国库的收入还是逐年增长。实在是太好了!”

“苦了中原人和南方、北方人!”马守应心里带着负罪感,又对历代皇帝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良习惯愤慨不已。

中原女人,因为是小脚女人,不能参加劳动、放牧、等所有劳动,只能纺花、织布、卖水果、开杂货店和照样孩子。

周边的地区都富裕,落后的反而是华夏最富饶的地方。特别是城市周围,需要政府大量的补贴。男人少了女人多了,一夫多妻令很多家庭都在艰难的挣扎着。

李定国出台补贴办法:“凡是生育两胎以上者,孩子由国家抚养、女人给一百大洋做小本生意!”

为了快速增长人口,李定国使出了大量的新鲜招数。用宋献策的话说:“女人坐在家里不动,单生孩子就能致富!”

“他在国外拼,养活着华夏的人!”施琅不能不感叹,一个国王常年在国外,这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

“是个好男人!”马守应对自己的女婿佩服不已,他知道,女儿现在住在一处美丽的岛上,一个国母尊贵的位置都不能吸引她回来!

“你这国丈也太窝囊,早该调到京城去。”施琅哈哈笑着,和马守应开玩笑。

“呸,他还让我再给他干十年,我呸!”马守应不由得自己也笑了起来。他才不愿意走,留在这里能看到自己的成就。

李定国终于见到李岩和红娘子。他在自己的皇宫接待了李岩夫妻两个,询问着当初发生的事情。李岩不好意思的说道:“是周世显救了我们全家!”

朱亚兰要做女皇,她必须拉拢一些有用的官员。第一个当然是自己的姐夫——长平公主的丈夫周世显。

当时,李岩担任着上海市长正巧没有在京城。朱亚兰在牛金星的煽动下要拉他们夫妻,派出周世显和红娘子一同到上海去劝解李岩。

周世显到达上海,就让李岩一家子赶快去找李定国。他悲惨的说道:“我的老婆已经出家为尼,都是朱亚兰造成的!”

李定国这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对于长平公主出家一事,他已经明白。这位明朝公主既伤心妹妹的胡闹,又不愿意给周世显带来灾难。

“你们两口留在这里吧!”李定国正缺一位政府官员,他给李岩说道:“让周世显也过来,长平公主令人送过来。”

“你可不能难为长平公主!”红娘子看着李定国,举着粉拳威胁着。

“哈哈哈哈!”看着妻子的样子,李岩提醒她:“他可是国王,小心拿你治罪。”

“他敢!”红娘子说罢自己也偷笑起来。

“我要重用周世显,让他们夫妻和好!”李定国这时叹息一声:“朱亚兰太聪明,我不该放她去到中东。算了,她毕竟是我的妻子,令人伤心的事就让它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