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标,多么强大动力的车都不能载你驶向成功,因为你会彷徨、踌躇。爱因斯坦的目标是创立崭新的物理学体系。当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时,他对自己作了一次自我评估,肯定已有的成果,下一个目标应是创立广义相对论,而要达到这个巨大目标,必须攻下非欧几何这个难关,这又促使他信步前进。
纵观古今,凡成功者,必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随后,他们以身为箭,以心为弦,将自己射向成功的目标。此所谓有价值的生命者,此所谓成功之人士。凡是有着强有力的中心意志的人,一定是个积极的、有建设与创造本领的人。每个人都会向往一件事,希冀一件事,但真能做事、成事的,却只有那些怀着中心意志和终极目标的人。
有一位牧师想建一座伊甸园一样的水晶大教堂,朋友问他预算,他坦率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大家劝他放弃这个不可实现的念头,他坚定地拒绝了,开始了自己的募捐计划。
他先在心中构想了这位教堂的模样,甚至默默地计算大概需要多少根柱子,多少面窗户。然后他拿笔在纸上写了九种募捐计划:寻找一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30天后,牧师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一个美国富翁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第40天,一对夫妻,捐出2000美元。60天时,一位陌生人寄给他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6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他说:“如果你的诚意和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他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一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十年后,可容纳一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经典,这座水晶教堂的所有花费已经超出预算,全部由牧师一人一点一滴募捐筹集。
信仰是人类认识自己智慧的力量的结果,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我们要尽量让自己的理想看上去非常清晰、美丽,且宏伟壮观,就像那庄严而精美的水晶教堂一样。但是,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步登天。它需要人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实现。
一步步地去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每个人即使尚处于在意念中绘制精神图景的阶段,也要尽量追求详尽和可行。
目标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只要目标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就可以根据自己距离目标的远近程度来衡量已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差距。
明确的精神图景应该从把自己的理想描绘成一个具体的画面开始,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是你的理想蓝图的基调。一位优秀的建筑师,不论是想修建一座摩天大楼,还是森林里的一间木屋,都要先在图纸上画好它的效果图,而不能天马行空般的随意发挥。
当我们的蓝图成型之后,便要将其分散成更加具体细致的目标,因为很多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具体化”的过程是将精神图景转化为现实必经的阶段。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很多时候终点似乎遥不可及,但如果我们能把前方不远处的风景当作人生的路标,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做就能让我们更快到达终点。
像天才一样思考
你是以怎样的态度来应付“困难”的?面临着困境,你是疑虑、畏缩、厌恶、犹豫的,怀着“试着看”的狐疑态度,还是抱着无畏的气概、坚毅的决心的?
怀着披荆斩棘、破釜沉舟,不惜任何代价、任何牺牲,都要达到目标和终级目标,这时,是可以生出一股无畏力量来的。而不成功者或者庸人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彷徨犹豫,害怕担心。因此,终生糊里糊涂,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