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研究相对论的过程中,他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拒绝和否定,但面对困境,爱因斯坦没有退缩,而是顽强拼搏,所以最后他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名声传遍了全球。
逆境造人才,音乐天才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逆境可以让我们更有力量,心志更加强大,《羊皮卷》的作者海菲,是这样来看待所谓的“逆境”的:
逆境是人生中一所最好的学校。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挫折,都孕育着成功的萌芽。这一切都教会他在下一次的表现中更为出色。他不会对失败耿耿于怀,不会逃避现实,不会拒绝从以往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教训是来自苦难的精华,生活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每个人都要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逆境往往是通向真理的重要路径。为了改变处境,他随时准备学习所需要的一切知识。
无论何时,当他被可怕的失败击倒,在每一次的痛苦过去之后,他要想方设法将失败变成好事。人生的机遇就在这一刻闪现,苦涩的根脉必将迎来满园的花红柳绿。
其实,要想在逆境中获得生机,首先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要畏惧磨难,要学会将逆境和磨难视为人生的财富。
有一则关于两块石头的寓言。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义无反顾,执著地奔波着。第二块石头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像第一块石头那样拥有成功。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处理了,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在大多数人眼里,逆境是磨难,是人生的不幸,但天才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成功的契机。所以,青少年朋友,也当有成为第一块石头的勇气和性格,要有天才的思考方式,不要畏惧人生的磨难和挑战,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加强大。
处在困境中不要害怕,只要调整心态,勇于迎接挑战,运用智慧积极解决问题,相信任何的困境都将成为你成功的机遇。
像天才一样思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个领域的失败,有可能会衍生出别的方面的成功。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才能,但谁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努力的方向和真实才干有偏差,却使你发现了自己的真实才干,这其实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