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能抛开一切偏见,坚韧不拔地践行自己的事业,朝着自己的理想大步迈进。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面对需要担当责任的大事或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总是采取推卸责任或逃避的态度。如此怯懦,如何承担生命重托?敢担当的人,总能挺起脊梁勇敢地面对一切。这样的人,拥有高深的修养和品性,拥有博大的胸怀和气度,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总会有“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宠辱不惊和淡定自若;这样的人,总是比怯懦的人运气好得多。勇气与运气之间,似乎有着秘密的约定,越是敢于担当的人,越有可能被好运光顾。
珍妮出生于1963年,29岁之前,她一直过得很顺利。她15岁就考入大学文学系,19岁开始教授大学二年级的英语精读课,23岁从哈佛毕业后留院任教。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值人生最璀璨阶段的她,却患上了一种叫作“黄斑变性”的眼疾。原本五彩斑斓的世界在她的眼前,由雾蒙蒙到白花花,直到完全黑暗。然而爱学习的珍妮并没有放弃,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开始学习盲文。患病后,她随身携带一个袖珍型的小录音机,比如记个电话号码,就用录音机录下来。失明之后,她依然能写出漂亮的板书,她贴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估计字的大小,好配合写字的右手。为了这几行板书,她不知在家里练了多少遍,在房门上、在硬纸板上,让自己慢慢感觉以往所忽略的身体律动,来协调左右手之间的搭配。语音教室里,平面操作台上的各种按钮也被她贴上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胶布,作为记号。
在毕业班的毕业留言簿上,学生们深情地写道:“亲爱的珍妮,我们无法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除了获取知识外,我们还获得了不少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珍妮说:“我从没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如果一定要说是什么让我走到现在,那就是运气。”其实,不是运气选择了她,珍妮这样的性格和品质,放在任何一处还是能够遇到好运气,走得很好。
“每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但都应该有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不管遇到多大的坎坷都应该坚强地走下去。人生虽然会碰到很多困难,甚至可能陷入绝望的境地,但是,最困惑时往往最能领悟人生的真谛。而当你走出某一段经历后再回头看,也许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随之而来了。”失明没有让珍妮离开自己热爱的讲台,相反,她还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风华正茂,学业、事业春风得意,却被宣告从此失去斑斓多彩的世界。如果换作常人,这无疑是人生的灭顶之灾,从此会自怨自艾、绝望沉沦。但珍妮没有放弃自己,她乐观坦然,勇敢地面对厄运,并继续挑战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正是因为她胸怀这样的大格局,所以她才能在讲台上创造奇迹,成为杰出人物。
读完珍妮的故事,你还会觉得她的运气格外好吗?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的好运气,而要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大格局。反思一下自己,遭遇不幸时,是否有足够的坚强乐观;面对困难时,是否敢于鼓起勇气担当;被人误会时,是否能宽宏大量地对待一切;名利纷至沓来时,是否能宠辱不惊、再铸辉煌……如果人生格局足够大,即使条件再艰难,环境再诡异多变,你也一样能好运连连!
像天才一样思考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趟旅行,沿途有无数的坎坷和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眼睛总是被灰色所蒙蔽,如果我们的心灵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暗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怎能美好?世界的颜色由我们自己决定,智慧之人会擦亮自己的眼睛,勇敢面对。当我们的心境修炼得风雨无惊时,我们便能领略人生路上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