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造物先造人
17754600000070

第70章 专业知识不必花多心思

得到些不完整的知识,还不如不知道的好。

——松下幸之助

松下不仅担任松下公司的社长,同时还兼任好几个公司的职务。有一次,他应邀参加一个经营者的经验讨论会。轮到他发言时,他说:“最近我的做法是,尽量不去记忆与工作有关的事,更不愿意去了解各部门的专业知识。”讲完后,每个人都很吃惊地追问他:“这怎么可能呢?经营者如果对本身业务,不记忆、不了解的话,那怎么使公司顺利经营呢?”实际上,他们的疑问,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作为一个经营者,必须时时刻刻地注意搜集资料,作为参考,以便下定决心让部属去执行。所以,决策必须要精确无误,才不会对公司造成损害。而在这种要求下,经营者对公司的情形、产品以及制作技术,都应该涉猎。尤其当公司规模越来越高,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营业额越来越大,管理制度也越严谨的时候,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就面临更严格的考验。所以,如果不对生产部门的事情有所了解,那怎么能胜任呢?

对于这种看法,若是在三四十年前,松下也深信不疑。那时,他也的确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力去做判断和决策的。

但是后来如果有人问松下:“你为什么不去学习些新的知识?”他会坦白地说:“我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因为现在的作业程序和制造技术,精细复杂并且日新月异,已经不再是我这种”半桶水”的人能适应得了的了。假如我还勉强自己去记忆,那一定会事倍功半,吃力而不讨好。所以,我在仔细考虑之后,认为与其花费这么多心力,去得到些不完整的知识,还不如不知道的好。”松下知道,如果自己是一个略通业务和事业知识的人,在需要决策的时候,肯定会非要弄清楚来龙去脉不可。这时万一部属的建议,又和他的意见不能一致——其实自己的意见并没有部属的全面——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限,可能会因为自己是最后的决策者,往往会要求把建议搁置,再做研究——这样,很可能错过经营发展的最佳时机。

当然,像松下这样经营,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具备相当水准的知识和经营头脑。在他们提出一项建议之前,已经经过审慎讨论,确实可行才提交到他面前的。所以,他认为,除了刚进公司的新人外,在经营决策层的重要主管,大部分都已经有丰富经验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一旦建议经过他们审核获得最后通过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再表示意见,就显得多余了。

这也就是松下决心不再多求了解,以这种方法接受部下的经验和智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