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造物先造人
17754600000050

第50章 产品要有高度实用性

一件产品或一种服务,只要能够造福社会,符合社会的需要,就有机会开拓出市场。

——松下幸之助

松下认为,松下公司的经营理念,就是要提供一些有益社会和造福社会的产品。他最初设计电插座和单车电池车灯时,都是为了使社会获益。

“什么是大家需要的呢?”这是松下幸之助经常反问自己的问题。透过这一问题,他从中发掘出发明电器产品的灵感。他知道他的产品不能够花巧,要有高度实用性,符合大家的需要,否则就不会被市场接受。

当松下幸之助努力为川北公司生产大量廉价的零件时,他同时想到要为自己的公司发明一些东西销售。结果,他想到了灯泡接续器。

那时候的电灯泡,已经越来越普遍。煤油灯和蜡烛的照明功能,随着电力供应的普及,也逐步被取代,电灯泡的销售数量不断增加。这使他想到了灯泡接续器的发明。当时,松下幸之助认为电灯泡的质量并不差,可是,这些灯泡却很容易被烧坏。使用不到两个星期便被烧坏,这实在不能令用家满意。一般对电气工程没有认识的人,以为那是电灯泡质量差的缘故。实际上,元凶并非灯泡,而是灯泡接续器,即连接在灯泡上以接通电源的部分——松下幸之助知道,是这个部分出了毛病,所以才令灯泡的寿命短暂。

他经过了很多次实验,证实了一般接续器的问题所在,是因为一般接续器都是以铜做材料。于是,他使用所学的陶瓷技术,制造出陶瓷接续器,并且证明这种产品不会缩短灯泡的寿命。他在专利局注册,取得了专利权。这一新产品的设计,其实已经相当接近目前我们日常家居使用的电灯泡接续器,只要把灯泡的末端推进接续器,然后顺时针扭动,就可以装上。

由于该产品造福社会,使消费者真正可以获得灯泡耐用的好处,于是该产品十分畅销。

那时候的熨斗,在连续电源时,也是使用同样的接续器。松下的一位员工,便发现其使用上的不方便。他家只有两个电灯泡。晚上,当需要使用熨斗熨衣服时,得把其中一个灯泡拆下来,接上熨斗。这时候,家中便有一大部分地方处于黑暗当中,直到熨衣完毕,重新接上灯泡时,家里才完全回复光明。这位员工向松下幸之助建议,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接续器,有多于一个接头,只需接上一处电源,便可以同时供多于一种电器使用,那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给松下幸之助很大启发。于是他开始动脑筋,终于设计出一种新式的接续器,一条电线接上电源,而有多于一个接续口,完全满足当时日本一般家庭的生活需要。结果,他又造福了社会,社会则给了他丰厚的金钱回报。该产品十分畅销,以致吸引了一位大批发商。他以巨额买下该产品的总代理权,然后把该产品透过他的销售网络,运到全日本各地发售。

一件产品或一种服务,只要能够造福社会,符合社会的需要,就有机会开拓出市场。这是松下幸之助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