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伏秘籍
17754500000077

第77章 坚决避免因小失大

一天,某同事告诉你,有一份兼职,希望你能够帮手,你必然认为是一个好机会,然而,一时见钱眼开,有可能叫你后悔莫及,因小而失大。记着,无论你在外面有多少兼职,却万万不能在这方面与任何同事共有,以免有埋下定时炸弹之虞。世事难料。有时候,在微妙复杂的环境下,任何秘密也会“通天”,即使没有人蓄意伤害你,你也难逃劫数。所以,步步为营才是上策。奉劝你以“内外分明”为大原则,即使在外面的行动,在公司里最好宁让人知莫让人见。不妨这样婉拒同事,“对不起,我下班后回家,尚有很多家务,根本没空,多谢你的关照。”若对方锲而不舍,你可以耍这一招:“噢,我看倒可以给你介绍一个合适人选,他就是王先生,你好像也认识他……”

若对方有心试探你便会无功而退,即使真的关照你,也没有开罪他。

在办公室里一位向来与你为敌的人,突然向你大献殷勤,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你或会分析,此君是因某件事而良心发现?醒觉到树敌的可怕,希望化敌为友?还是另有不可告人的诡计,要拉拢你?

要找出答案,看来并不容易。你平日的工作已经十分繁重,劳心劳力之余,还花费精神去研究、探察,太虐待自己了吧!

记着,敌人就是敌人,要永远提防!

对方若事事做主动,不惜公然对你阿谀奉承,摆出“求友”姿态,那你总不能扮作又聋又盲,不妨演一出戏了。否则人家低声下气,你却傲慢专横,看在别人眼里,吃亏的又会是你。

最聪明的办法是,一方面采取低姿态。另一方面,不妨向人事部或有关部门打探一下,看看死对头最近的动态。

如果对方原来已呈辞书,另有高就,那就易办,因为他的目的只为化敌为友,以便为未来铺路,害怕“山水不相逢”。你的反应也该热情一些,过去的过去忘了吧,只须记着对方的为人和行事作风,以作规诫就够了。甚至你可以反过来做东,请他吃一顿,作为饯行也好,联络感情也好。

要是对方最近将获升迁,那么他一定是在为将来打算,或许会与你有更多合作机会,又或者连你也有升迁机会也说不定,总之对方的地位高了,你自然更要带眼走路。对方既主动对你友善,切莫“拒人于千里之外”,但也不必太热情,保持你一贯的作风,偶尔与他一聚就够了,以免被人误会你在拉关系。

“无功不受禄”这句话在办公室里更要遵守,因为一旦接受了人家的恩惠,有可能给日后惹上不少麻烦。

然而坚守此原则又要有一点点手段,因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伤及同事间的感情,对你有一定影响,后果堪忧。

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某人为了获取你的通力合作,特别选了一份礼物,并趁你生日那天送上,如何推拒呢?要是礼品是可以吃的,不妨慷他人之慨,当着他的面说:“嗅,这糖果最受同事欢迎,这回他们可高兴了。”若礼物不能吃下肚子,可以编一个故事:“对不起,我妈妈年头给我卜过卦,千叮万嘱我今年在任何情况下,不宜收受礼物,你的好意,我唯有心领。”

又或者,有人想拉拢你加入其阵营,出到“斟茶灌水”的一招,则比较简单,最好是婉拒邀约,若无法推辞,则采取主动,争取做东。这样,除非对方是笨蛋,否则必然明白,你是不愿接受其好处。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在进行某些任务时,若有人共商大计,是最理想不过的。只是,办公室如战场。你要随时提防有人向你放冷箭,所以无法不遵守戒条。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省力的“小”,而失了良好形象的“大”。

在上司委以任务时,先小心翻阅一切文件,向上司询问某些不清楚的问题,如期限为何时?你可以有多少个助手?和财政状况等实际问题。要是有其他细节问题,最好找公司以外的朋友去探问,而某些与公司生存攸关的问题,最好向比较投机和友善的同事询问,以保障自己。

友谊和事业,孰轻孰重?孰大孰小?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答案应该是以事业为重。因此,你应该特别注意在这方面进行自我保护。

你的好拍档,或者多年同事,另有高就,你还得小心处理任何“变化”。

同事若转到另一行业,问题就不大,人各有志,你应多多鼓励,而且世界真小,或许他日你俩尚有合作机会也说不定。更大的可能性是,同事是到同行的另一家公司去,所谓同行如敌国,不是说你的同事会蓄意对公司不利,只是你必须保护自己,小心舌头和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请注意分析:如果你仍然与以往一样,终日与此君出双入对,别人,尤其是老板,会怎样想?要是有关公司秘密泄漏了,你岂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吗?

事实是,此君在这时一方面要向公司交待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为新工作做准备。所以聪明的你只应多听少讲。记着,公私要分明,公事上凡事公正来做,杜绝不愉快事件发生,私底下,你当然可以与他保持好朋友关系,但即使在私人约会里,最好还是别谈公事。

另一种情形是你的好友兼旧拍档最近当起老板来,其业务范围与你的公司相去不远。站在朋友立场,你当然得恭贺他大展鸿图,但在公的一方面,你也该向公司负一定责任。无论你与好友多投缘,平日多亲密,最好别提及公司的业务。同时减少与他一起出现在同事出没的地方,避免让人有制造谣言的机会。

遇到有同事来试探,问及好友公司的情况,请小心舌头,告诉对方:“他的公司?我还没去过,其工作和业务当然也不知道。对了,你什么时候去探他,告诉我呀,有空我一定陪伴你同去!”对于上司的怀疑态度,除非他亲口问你有关情况,否则最好三缄其口,以免被误认为“此地无银”。

如果你发现老友的公司在某计划上可能会对公司造成影响,使你左右为难,不妨婉转一点,告诉老板:“以我所知,外面有间公司正展开推广,想要从我们手中夺走一些大客户,我看,公司该要有所准备,随时应变。”这样,既表示你的忠心,是为公司着想,又没有指名道姓,是比较理想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