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伏秘籍
17754500000017

第17章 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团队中去

社会发展至21世纪,人际关系也有了新的走向。近年来最流行的词汇也许就是“teamwork”(团队协作)。既然是“teamwork”,首要的就是团队感,原来处处设防、各自为政的传统本位主义已经落伍,新世纪人际讲的是彼此沟通,随时交流,深度合作,团队利益至上。它对封闭自我的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融入到集体中去。

回避办公室话题,拒绝参加公司活动,只会让人感觉你性格孤僻。漠视企业文化是拓展事业的一大弱点,为人冷漠是团队领导人的大忌。现代化的商业操作在考核员工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法则:一个忠于自己职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员工并不见得就能出类拔萃,与人沟通、协调、协作能力的强弱是考核个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现代社会,竞争虽是无处不在,但同事之间十之八九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更何况现在讲的是双赢、多赢。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部门的效益上不去,谁也别妄想有升迁机会。很多时候,同舟共济比同室操戈更有意义。把自己融进去,而不是孤立出来。这是新世纪“团队协作”的要义。很多人都承认在自己的行业内构建人际关系网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为自己打开门路,创造商业机会,而与此同时,人们却常常忽略另外一个其实更为重要也更为基本的建设——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确保“后院”安宁。

如果你想接近某个同事、了解这个集体,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会餐、郊游、野营等。在那里,人们会脱下紧绷绷的外壳,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讲述自己的苦乐,你会听到真实的抱怨、真诚的赞誉和客观的评价;你也会发现谁和谁走得近,谁和谁走得远。不要自贬为偷窥他人秘密的好事之徒,只要你摆正心态,具备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你就会清楚谁可以成为你的朋友,谁将仅止于同事关系。

当人们在办公室里忙碌奔波时,人们的思想与活动大都被严格地禁锢在本职工作的范围之内。当人们走出办公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就会发现原来需要放松的并不只是自己。很多事情会进入我们的耳畔。即使与我们原本并无利害关系,只要有机会,我们还是会有兴趣去仔细聆听。与同事闲聊可以帮你跳出平常的一亩三分地,让你对公司有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如果你观察敏锐、善于分析,你会发现公司的每一项计划或变动都不会悄然而至。同事间的闲聊很可能在无形之中为你提供一种“早期预警功能”,你能从中发现新的计划、新的项目,甚至包括高层领导人最近的情绪。

与同事交往能够扩大你的声誉,提高你的知名度。“重在参与”绝对不是失败者的一种托词。随着社会经验的增长,你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参与和不参与绝对不一样。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参与其中总能获得某些信息。如果你善于交往,升迁、加薪的机会就不会再无声跳过。即使失败了,至少你也知道输给了谁,为什么输。

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闷头苦干。一切就会水到渠成。事实上,你的功绩很可能被埋没。只有主动寻找伯乐的千里马,才能给自己创造成就伟业的机会。一些人讨厌与同事闲聊,讨厌将本该休息的时间用于与人交往,他们认为这种做法过于功利。其实,只要你对人不怀恶意,这本是对自己极为负责的一种态度。

人是社会人,每个办公室都是一个群体,与人交往只是辅助事业成功的一种手段,其基本前提还是要求个人的业务能力出色,能够有创建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人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那种正式有形的组织。比如,你在办公室过于积极或过于落后,一些同事就会排斥你,在工作中给你制造障碍,逼得你与他们“同流合污”,你只能随大流,这就是那个非正式和无形的组织产生的作用。

人们常说关系网,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像张渔网。是渔网就有纲有目、有经有纬、有纵有横,缺了哪方面都不行。如果你在工作中眼睛光盯着上司,只注意工作中上下级这种纵向的关系,而忽视与同事之间这种横向关系的话,那么,就很难经营好自己的职场关系网。

所以,用心观察你的办公室,看看这里是不是也存在着圈子,谁和谁是一个圈子,你的上司是不是对这些圈子有着自己的偏向,各圈子秉持的思想观念有何不同。知道了这些。你以后说话办事就会有所避讳,就不会莫名其妙地得罪人了,也不会“顺水逐流”到某个圈子而使自己陷入狭隘的人际关系之中。

“小圈子”是职场上一种微妙的“气候”现象,它看似无形式、无组织,然而其力量是巨大的。用心灵去洞察,你定将绕过险区,牢结安全的人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