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异种
17754000000007

第7章 下卷(1)

可怕的鱼

吃人鱼疯狂无比,用它的锋利牙齿,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疯狂地咬,疯狂地切,直到猎物剩下骸骨为止;成群的鲑鱼出游时,遇到有人涉水而行,它们会立即冲上去,把人撕成一块块,啃个精光;拉尼西鱼的牙齿锋利无比,它可以在铁块上咬出牙痕来……

(1)吃人鱼

吃人鱼有一副掠食者的相貌,它身体侧扁,游泳快速,具有强壮的上下颚和比钢刀还要锋利的三角形牙齿,撕咬猎物有若宝剑斩朽木,即咬即断,它的颈部短,上下颚可产生强大的咬合力,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都轻而易举。吃人鱼的样子虽然小,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可是它的性情凶猛残暴,一旦被咬的猎物溢出血腥,它就会疯狂无比,用它的锋利牙齿,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疯狂地咬,疯狂地切,直到剩下骸骨为止。

吃人渔猎食之时,必定整体行动,倾巢而出,它们的视觉、嗅觉特别敏锐。

居住在中南美洲内陆的印第安人非常惧怕这种鱼,他们从来不敢到河中去沐浴,即使涉水而过,也得小心翼翼,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

吃人鱼在没有水的状态下,也不会即刻死亡,其强健有力的大嘴,仍会像疯狗般乱咬乱噬。印第安人过河时通常要把一头猪或其它动物拴在河的一端,当吃人鱼涌上大吃特吃的时候,他们就从容地从河的另一端涉过。

(2)可怕的锯齿鲑鱼

锯齿鲑鱼生长在南美洲的河流里。它的身体是淡青色的,扁鼻、扁嘴。全身长有黑色的小斑点。鲑鱼之所以可怕,是由于它的牙齿十分尖利,像锯齿一样,被人们称之为“锯齿鲑鱼”。

单个鲑鱼在河里游动的时候,并不可怕,若是成群的鲑鱼出游时,遇到有人涉水而行,它们会立即冲上去,用那强有力的颚骨,把人撕成一块块,啃个精光。

1914年,在巴西,有一个村民骑着骡子过亚马逊河的一条支流。突然遇到一群锯齿鲑鱼,转眼间骡子和那位村民一起扑倒在河里,河水立即像开锅似的翻腾起来。人们闻讯赶来搭救,只打捞出一具人和骡子的尸骨。

1976年,一辆公共汽车从亚马逊河的支流乌乳布河上摆渡,汽车不幸跌进河中。抢救人员在9小时后才赶来打捞,然而汽车上的38名乘客早已被锯齿鲑鱼吃掉了,只剩下38具尸骨。

锯齿鲑鱼的颚骨,力量奇大,它可以把钢制的捕鱼钩一口咬断。至于陆地上的动物,也一样会在不小心的情况下遇害。它们可以用极其迅速的动作,把捧水人的手指咬掉,或者把在河边喝水的牲口的嘴巴咬去。

所以,凡是生有这种锯齿鲑鱼的河流,陆上动物就不敢去饮水,因为嘴巴刚伸进去,就有被咬掉的危险。当地居民要想牵马去河里饮水;必须用调虎离山计:在远处把水搅一下,引得锯齿鲑鱼扑过去,然后赶快让马在近处喝几口就迅速离开。有人不知道这种鱼的厉害,随意在河里洗手,结果不等手洗完,指头已被咬断了。

这种鱼虽然凶恶,但它全身都是宝。它的肉鲜美可口,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佐膳佳肴,颚骨被用来做剪刀,可以剪断藤条和皮革;连鱼牙也派上了用场,只要涂上毒液,就成了最锋利的箭头。

(3)比鲨鱼更可怕的鱼

人们一提起鲨鱼,都毛骨悚然,认为鱼类里唯有鲨鱼最可怕。可是,最近在亚马逊河流中竟然又发现两种比鲨鱼还要可怕的鱼,人们一提起这两种鲨鱼无不闻风丧胆。

一种叫做拉尼西鱼,因其凶残无比,人称它“虎鱼”。这种鱼个头不大,只有7~8寸长,可是它的牙齿锋利无比。据传说,它可以在铁块上咬出牙痕来。人、畜入水如果碰上这种鱼群,顷刻之间就会被吃得只剩下骨架。

另一种鱼叫鲇腹鱼,与拉尼西鱼同样凶残。它们同类相互残杀,大可欺小,小的对自己的“双亲”也铁面无私,真是六亲不认,格杀勿论。为了证实鲇腹鱼的凶残,有人曾做了仔细观察,发现大鲇腹鱼常常会将自己的亲生儿女一口吞下,可万万没有想到,小鲇腹鱼进入大鲇腹鱼的腹中后,会很快进行“报复”。用它们尖利似钻的脑袋撞来袭去,使凶残无情的大鲇腹鱼胸裂腹穿,最后小鱼便破腹而出,而大鱼则一命呜呼!这真是报应!

当地人见到鲇腹鱼非常害怕,因为它们会钻入人的肛门、尿道,真使人闻鲇腹鱼而丧胆。

(4)剑鱼和射水鱼

用“舌剑唇枪”这个成语,来形容剑鱼和射水鱼,倒是十分贴切的。

剑鱼的上额就像一支长而扁平的剑。凭着这支长剑,它在海里为所欲为,甚至连鲸这样的“大块头”对它也望而生畏。

1944年在南美洲海面,发生过一艘渔船被一条剑鱼击穿船底而沉海的事件。更有甚者,英国军舰“列波里特号”竟被剑鱼击穿铁甲,险些沉没。当然,这些敢于向舰船发起攻击的剑鱼的下场也不妙——它们往往无法把剑拔出,只好折断,留在船体。

射水鱼用的是另一种武器。它在海湾、湖河的水里游动,当发现飞翔的昆虫落在水草或岸边草木的枝叶上,便徐徐游近,用力关闭鳃盖,以舌作活塞,将口里的水当子弹沿着上颌的一道沟槽射出,经此突然袭击,昆虫中弹落水,射水鱼便从容游过去,吞而食之。它的这种射击本领十分高强,在一米之内可以百发百中。

杀人的巨蟹

螃蟹是人们常常见到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许多人都吃过螃蟹,但螃蟹食人的情况却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令人惊异的是,日本大阪海域近年来就出现了杀人蟹。

日本青年井太郎和真惠子是一对恋人,一天,他们在大阪美景如画的海面上划船游玩,突然,海鸥发出了一声声尖叫,惊恐地向高空飞去,在船两边嬉戏的沙丁鱼也惊慌地四下逃散。这可是危险即将来临的信号,他们却全然不知,继续陶醉于轻舟荡漾。灾难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对潜望镜式的眼睛,像幽灵一样窥视这条小船,当它发现这条小船上确有猎物时,便悄悄地从水下潜游过来,迅速逼近了小船。刹那间,一只巨大的怪物从井太郎背后的船舷边“嗖”的一下伸出一双巨爪,牢牢的挽住船舷,然后又伸出钢钳般的大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向井太郎。这时真惠子正巧抬头,看见井太郎后面有一个大怪物,吓得大叫起来:海怪伸来的大螯已牢牢夹紧了他的双臂,还没等井太郎反应过来,怪物一只尖锐的爪子已深深地扎进他的体内。原来,这是一种特大海蟹,体长10多米,呈尖梭形,它有八条腿和一对强大有力的蟹螯,蟹爪伸展开时,其长度可达3米以上。这种大蟹不但身躯巨大,而且动作灵敏,性情凶恶。无论在水中还是沙滩上,它都能向人类发起攻击,被渔民们称之为“杀人蟹”。小木船在剧烈地摇晃,然后向一边倾斜。井太郎被“杀人蟹”拖下水,惊恐万分的真惠子大喊大叫“救命……”。附近的游客闻声过来相救。他们透过幽蓝的海水看到令人心悸的一幕:巨大的杀人蟹用钢钳般的爪子缠住井太郎,不停地猛戳井太郎的头部和颈部。井太郎全身是血,除了脚还在乱蹬之外,他已经丧失了反抗能力。而在数米深的水下,许多只杀人蟹正向这里快速游来,准备分享这顿丰盛的人肉餐。游客们束手无策,谁也不敢跳下去救井太郎,就急忙划船强行拉走了真惠子离开这危险之地。当他们回头张望时,这一片海水都成血水了。

距此事件几个月后,横滨沿海的一个海滩上又发生了更为惨不忍睹的血案,这次杀人蟹袭击的是一个年仅8岁的少女。那天,山木夫妇从广岛带女儿芳子来横滨避暑。中午,山木芳子趁父母不备,悄悄溜到海滩。这时已开始退潮,芳子万万没料到死神就在她最愉快的时候降临了。浅水滩上有一对正在交配的杀人蟹。由于芳子打扰了它们的好事,被激怒了的雄蟹,便突然举起令人生畏的大螯凶狠地扑向芳子,小小的芳子哪里见过这种怪物,吓得她大叫着转身就跑。但为时已晚,才跑出十多步,就被杀人蟹追上。雄蟹的大螯凶残地钳住了芳仔细嫩的小腿,芳子发出阵阵声嘶力竭的惨叫声。刚刚靠岸的渔民闻声赶来。只见杀人蟹拖住一个小女孩,正使劲往海里拖,他们虽然拿着铁钩、木棒却不敢下手,怕伤及小女孩,只得依仗着人多势众,赤手空拳地与杀人蟹展开肉搏。他们有的抓住巨蟹,有的去抢夹在蟹爪里的小女孩。杀人蟹面对众人的进攻,反抗愈发强悍凶猛,它仗着八条利爪和两只大螯,不仅拖住小女孩不放,还向接近它的渔民发起猛攻。好几位渔民被蟹爪扎得到处是伤:这是一场闻所未闻的人蟹大战,其场面不仅惊心动魄,而且悲壮异常。渔民们齐心协力,硬是从蟹爪下抢出这位可怜的小女孩,但此时芳子已发开肉绽,血流如注。人们一摸,才发现她早已气绝多时。

杀人蟹不仅在海滩上攻击人,而且还向小船上的渔民进行偷袭。1993年因受厄尔尼诺海洋气候的影响,千岛群岛附近洋面浅水区的大马哈鱼都往深水区迁移。7月的一天,千岛群岛的渔民井三木出海捕鱼,他和掌舵的伙计在浅水区白忙活了一上午,连大马哈鱼的影子都没有见着,于是决定到深水区捕捞。船进入海水有点发绿的深水区后,井三木叫伙计放慢航速,他站在船舷边,把身体探出船舷,弯腰向海里投放流网。突然,海水中窜出一个怪物来,两只巨大的鳌钳准确无误地钳住了他的双臂,井三木惊叫着“哎呀”一声,便被拉入水中。掌舵的伙计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抬头发现井三木不见了,他深感大事不妙,连忙向附近的4艘渔船呼救。4艘小船立即聚拢在一起,渔民们看到海水中,一只巨蟹紧紧拖住已丝毫不能动弹的井三木,慢慢向海底沉去。一个眼尖的渔民发现巨蟹被流网缠了个正着,尽管杀人蟹紧抱着井三木,它却无法脱身。机不可失,这位机智的渔民立即拉起流网的一端,在其他渔民的帮助下,迅速把流网拖了上来。渔民们用力割开流网,想救井三木,只见杀人蟹仍然死抱着井三木不放,掌舵的伙计二话没说,操刀就朝杀人蟹砍去,直到坚硬的大鳌被砍断,负痛难忍的杀人蟹松开大螯放开井三木之后,又剧烈挣扎着,一个翻身扑向海面,又极不情愿地潜往海底。井三木虽然得救了,但却被巨蟹折磨得奄奄一息,这种死去活来的感受令他终生难忘。

日本海面频频出现杀人蟹惨剧的消息,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极大关注。因为人们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巨大的螃蟹。已知世界上最大的蟹有两种,一是高脚蟹,又名日本大螃蟹。这种蟹产在日本东京湾以南的深海中,两只鳌足伸开有3米多长,最长的达5.84米。但这种蟹螯虽长却很细,而它的头胸骨(即甲壳)只有40厘米宽,体重只有6.5公斤。因此它并没有多大力气,也没有攻击人的能力。日本渔民对高脚蟹很熟悉,他们说杀人蟹绝不是这种蟹。另一种是产在大洋洲的巴勒海峡巨蟹,这种蟹重达13.6公斤,比较粗壮,但体长不过1米左右,也和杀人蟹形状不同。据日本生物学家们调查分析,杀人蟹似乎是一种蜘蛛蟹,但蜘蛛蟹一般个头并不大,体长不过0.5米,通常生活在3600米以下的深海里。它们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庞大凶恶了呢?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感到深海中核废料的刺激,体态发生急剧变异,才变得如此巨大。但这只是猜测而已。在真正捕捉到一个杀人蟹的实体之前,这种可怕的蟹对人们仍然是个谜。

哈纳斯湖怪鱼

早在1931年,就有位牧民看到有十几条硕大的鱼形怪物在湖面上翻腾。19世纪末,还有个俄罗斯人在湖中捕获到一条巨鱼,有几吨重,十几米长……哈纳斯湖位于雄伟壮观的阿尔泰山主峰南坡。阿尔泰主峰友谊峰终年冰雪覆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北起友谊峰,南至卧龙湾,面积约25万公顷。阿尔泰山最具自然特色的景观区,就是哈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哈纳斯湖起源于友谊峰冰川,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积水形成了哈纳斯湖,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湖群。哈纳斯湖呈弯月状,南北延伸,长24公里,最宽处2.6公里,最深处188.5米,有六道向湖心突出的山峰,湖区四周群山环抱,东西两岸陡峭处是浩瀚的原始泰加林海,北端大湖三角地带是沼泽草甸。天鹅、大雁、黑颈鹤等珍禽游乐于此。哈纳斯湖水一天中随光线角度不同,颜色不断变化,一年中随季节不同也会出现水质变化引起变色现象因此又被称为“变色湖”。然而它之所以令世人瞩目,并非因变化莫测,更主要是因为湖中的“湖怪”。哈纳斯湖的“湖怪”传说由来已久。

阿尔泰山系大多是哈萨克牧民,而在湖区生活的却是数十户与世隔绝的蒙古族牧民。这些当地的蒙古族牧民世代在湖边长大,却从不敢到湖中捕鱼、游泳和划船。因为,他们的父辈或祖辈从小就告诫说,湖里有“湖怪”,而他们自己也会感觉到,在漆黑的夜晚,远处的湖面上常会发出隆隆的巨大声响,即使白天在湖边吃草的牛和羊群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失踪。据说,早在1931年,就有位牧民看到有十几条硕大的鱼形怪物在湖面上翻腾。19世纪末,还有个俄罗斯人在湖中捕获到一条巨鱼,有几吨重,十几米长。1981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考察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并将哈纳斯湖怪问题列入关注范畴。从此,“湖怪”引起了我国科研部门的注意。

1987年7月,新疆环保科研所派出了考察队来到哈纳斯湖。在此之前新疆大学的一支考察队也已来到此地,据新疆大学考察队一些队员说,他们在湖里发现了一条有“北京212吉普车”那样大的巨鱼。7月24日,新疆环保所考察队员登上了湖边的骆驼峰,从峰顶上的一个八角亭向湖面上望去,湖面突然像是有一团的红褐色水藻团漂浮着。一个拿着望远镜的队员喊到:“那是大鱼!”在惊喊中,队长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原来,那些看似红褐色的水藻团的东西其实就是大鱼,在望远镜中,鱼头上巨大的眼睛清晰可见。到了中午,这些巨鱼竟达到了60余条。那么,这些鱼到底有多大呢?据他们估算,鱼头宽度大约有1~1.5米,鱼体长10米以上,最大的鱼有15米长,重量约在两到三吨。这些巨鱼的发现,极大地振奋了考察队员们的情绪,为了捕捉巨鱼,他们专门做了两个巨型鱼钩,放上羊腿和活鸭,企图垂钓巨鱼,但是并没有成功。

哈纳斯湖发现巨鱼的消息很快轰动了世界,不少国外科研机构和观光者纷纷涌来,想要一睹“湖怪”的真面目。同时,人们也不禁要问这样巨大的鱼是什么鱼呢?

新疆环保所和新疆大学曾目击巨鱼的考察队员们认为,被称为“湖怪”的巨鱼就是巨型的哲罗鲑,它属于鲑形目鲑鱼科,是一种产于北方冷水型食肉鱼类。它在繁殖季节鱼体呈红褐色,因此当地人又叫它“大红鱼”。

但是,人们都知道哲罗鲑一般身体不过两米,据记载最大的体长也不过3.73米,体重最多为506千克。如今考察队员看到的湖中巨鱼比这种鱼的正常体积大了好多倍,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异与困惑。人们不禁要问“湖怪”真是哲罗鲑吗?如果是,它们在哈纳斯湖中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大?如果不是,那它又是什么动物呢?

珍禽异兽

法国人培植出了4翼、6腿的新种鸡

他几天之内接到的订单就要一年多才能交货。美国有一间卖炸鸡的快餐店还出数百万美元要得到繁殖法的专利……

现在,人们对鸡最多需求的就是鸡翅和鸡腿,法国一个农人培植出了一种新种的鸡,有4翼和6腿。对即使只喜吃鸡胸者也是好消息,由于腿、翼多了,这种鸡的胸肉特别发达。这神奇之鸡乃是退休的法国遗传因子科学家皮尔,马丹,经过多年的私人研究之后培植出来的。他在诺曼底开设一所规模很大的鸡繁殖农场。这位71岁的科学家说,“我这超级鸡对世界各地的快餐店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美国。美国人喜食鸡翅和鸡腿。”他已与美国几个批发鸡的集团接触过,反应极佳。

“我每接触一位批发商,他们就先来订单。我几天之内接到的订单就要一年多才能交货。美国有一间卖炸鸡的快餐店还出数百万美元要得到繁殖法的专利。”他说,“如象征性地给我价值2500万美元的黄金,我就会把我的秘密送给他。”

有奇特功能的鸟

笑鸟能发出似人非人的笑声;“犬西亚”对植树造林大有贡献;产奶鸟的雌鸟腹部长着一个丰满的“乳房”,并能分泌出清凉的奶汁来……

(1)会笑的鸟

在澳大利亚的灌木林中,有一种会笑的鸟,每当黎明来临,和煦的晨曦映入居室时,庭园中就会传来一阵阵“咯咯”或“哈哈”的笑声。这笑声仿佛像人遇到了喜事,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欢乐;人们听到这悦耳的笑声便习惯地从床上爬起来,迎来了新的一天。原来这似人非人的笑声是来自野外的小鸟。因为这种鸟会发笑,所以人们叫它“笑鸟”。

“笑鸟”非常喜欢吃蛇,它捉蛇的办法是别具一格的,它先将捕到的蛇衔到树顶上,从空中把蛇一次次地摔下去,直到把蛇摔死为止。然后再细嚼慢咽,品尝其美味。

(2)会种树的鸟

在秘鲁的首都利马北部有一种鸟,白头,黑身体,长嘴巴,叫声悦耳动听,当地人们叫它“犬西亚”。这种鸟喜欢吃当地的一种“甜柳树”的叶子。奇怪的是“犬西亚”在食前,总是先把甜柳树的嫩枝咬断,衔到地上,用它那长嘴在地上挖个洞,然后,把嫩树枝插在洞里,再吃树枝上的叶子。由于甜柳树的嫩枝很容易成活,3到4天后,“犬西亚”种的嫩树枝就能生根、发芽。因为“犬西亚”对植树造林大有贡献,受到了国家的保护,并称“犬西亚”为“植树鸟”。

(3)产奶鸟

在美丽的南美洲的玻利维亚森林里,有一种奇特的鸟,这种鸟的雌鸟腹部长着一个丰满的“乳房”,并能分泌出清凉的奶汁来。由于鸟类不属于哺乳动物,它的后代也不需要用乳汁来喂养。因此,当它的“乳房”涨满了奶汁时,它就飞到院子里鸣叫起来,招呼人们替它把奶挤出来,然后再飞回森林中去。每次挤奶半茶杯左右。这种奶汁经过化验,结果与人的奶汁相似,可供人食用,也可以用来涂擦皮肤,以起到防暑降温,防蚊虫叮咬的作用。

(4)灭火鸟

南美洲的森林里,有一种叫“沙利特”的鸟,它全身乌黑,肚子像个瓶子,里面装满了含有一种灭火的液体,就像人用的灭火器一样,一旦发现哪儿起火,它就展翅疾飞,赶到现场。用嘴里喷出的粘液将火扑灭。

(5)报时鸟

生活在危地马拉的热带密林中有一种鸟叫“啼呐鸟”,它的鸣声十分有规律,每隔三十分钟就发出几声悦耳的叫声。人们可根据鸟有规律的叫声,判断时间,安排工作。

(6)发光鸟

非洲的基尔森林里,生活着一种能发出光的鸟,即“萤鸟”。它的身体呈椭圆形,全身上下杏黄色,长相很特别,除了头部和翅膀上长有羽毛外,其它部分都长着一层光光的硬壳。一到晚上,这层硬壳就会闪闪发光,亮度相当于2瓦的灯泡。当地居民把它们捉来养在笼子里,晚上用它当灯照明,十分方便。

(7)会变花的鸟

在非洲詹姆斯敦的树园里,有一种非常灵巧的小鸟,人们叫它“花鸟”。当它落在树枝上时,张开的翅膀同五个美丽的花瓣极为相似。头部就像花蕊一般。既能骗过巨鹰的袭击,又能轻取前来吃花蜜的昆虫。

(8)礼貌鸟

非洲多哥的拉拉斯山上,有一种奇特的小鸟,它的头很小,身体是圆圆的,尾巴却是长长的。一身漂亮翠绿的羽毛,非常惹人喜爱。它常常飞到人们跟前或房屋附近把野花或鲜果投到人们身上或窗口,所以人们都叫它“礼貌鸟”。当地的人们只要看到礼貌鸟飞来,就高兴地唤它。

(9)褪色鸟

生活在西非洲的“杜兰克”鸟,外貌和鹁鸪相似,它的羽毛是由绿、青黄、绯红等颜色组成,看上去十分艳丽。可是,每当雨水淋湿“杜兰克”鸟的羽毛时,羽毛便明显褪色,特别是红色最快。天晴以后逐渐恢复本色。在雨季或黄梅天时,此鸟整天黯然失色。

真正鸟类的祖先——中华龙鸟

几年前,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的一块珍稀鸟类化石,已被证明是鸟类的真正始祖,这一研究成果奠定了鸟类是由小型恐龙演化而来的学说的基础。

1996年9月2日,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博士向新闻界宣布:最近,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的一块珍稀鸟类化石,已被证明是鸟类的真正始祖,这一研究成果奠定了鸟类是由小型恐龙演化而来的学说的基础。消息立即震动了世界。

鸟类起源的命题困扰了科学家近130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的始祖鸟被认为是鸟类的始祖。始祖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只鸟化石,它被用来当作“鸟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实证”。但是,鸟类究竟是在何时由哪种爬行动物进化而来,却一直存在争议。世界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奥斯特鲁姆教授曾将小型的兽脚类恐龙与始祖鸟从形态上作了详尽的比较,在列举了它们之间10多个相似特征后指出,始祖鸟是一只带羽毛的恐龙。鸟类与恐龙之间有着不解之缘。

科学家在进一步探寻鸟类起源时发现,在德国发酰脲类化石的索伦堆芬灰岩下,是一套海相沉积地层。鸟类是不会由鱼类直接进化而来的,因此可以断定,德国的始祖鸟是“一只带羽毛的恐龙”,从别处迁徙而来的。这意味着可能有比始祖鸟更原始的鸟类,它的形态如何?索伦堆芬没有答案。

1996年8月,在辽宁北票市上园乡四河村的一个中生代盆地中,当地农民发现了一块古代鸟类的化石。这一带不少农民靠采挖化石“致富”,并与科研部门建立了联系。一个叫李玉民的农民,带着这块鸟类标本,坐火车来到北京,找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青年地质学家季强。季强一眼就看出这块保存完整的原始鸟类化石的价值巨大。他在德国从事过多年古生物研究,曾亲自分析过德国始祖鸟化石。博物馆留下这块鸟化石后,奖给了李玉民6000元钱。不久,季强就和博物馆其他研究人员赶到辽西,考察了化石发现的地层,分析其地质年代后,他们认为,这是一块极其珍贵的鸟类化石,在一种十分特殊的条件下才得以保存下来:在距今1亿多年前,这里是一个面积不小的淡水湖泊。湖泊及周围的沼泽地上,生活和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生物,各种爬行动物甚至恐龙都在湖边出没。这个湖泊的附近,耸立着几座活火山。有一天,火山突然爆发。伴随着巨大的响声,火山灰遮天蔽日,有毒气体到处弥漫。生活在湖泊周围沼泽丛林中的动物来不及迁徙,就在这巨大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形成鸟化石的必要条件是:鸟儿突然死去后,必须落入湖中,然后又被飘落的大量火山灰所覆盖;接着,火红的岩浆涌流过来,给它包上一层玄武岩的硬壳。

李玉民说,还有一块鸟化石,与这块成正负形,但已被一个外地贩子以高价收购了。季强知道,一旦它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偷运出境,其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必须加快研究速度,尽快取得对手中这块化石的命名权。

经过深入研究,在辽西发现原始鸟类的奥秘被进一步揭开了。季强断定,这个“中华龙鸟”化石是真正鸟类的祖先,它比始祖鸟更原始。

距今1.4亿年前的这种鸟类还不会飞翔。它后肢强劲,善奔跑,个体很小,只比现在的鸽子大一些。前翅较小,有粗壮的爪子——它还没有完全演化成翅膀。它的尾椎达50余节——因化石的尾梢缺损,专家估计为52~53节,远远超过德国始祖鸟的30来节。它的嘴里长有坚硬的牙齿,而德国始祖鸟的牙齿已很退化。中华龙鸟已成为鸟类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它有羽毛,这是一种原始的羽毛,上面没有羽轴,和驼鸟身上的毛相似。

研究成果令我国科学界振奋。早在1991年,我国学者先后在辽西的好几个地方发现了中生代原始鸟类的化石——“圣贤孔子鸟”,它打破了德国始祖鸟一统天下的局面。今天又是在辽西,这片拥有丰富古生物化石的土地,找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又一有力证据。

奇怪的猫头鹰

对于这种夜间猛禽,人们既怀有恐惧心理又有美好企盼,但猫头鹰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悄然无声、幽灵般飞翔的猫头鹰常使人、小动物和飞鸟胆战心惊……

近50年来,猫头鹰成了西欧时髦的象征物。它不仅作为主角出现在儿童读物和民间传说中。它的形象也在邮票、珠宝、纺织品、雕塑、陶瓷绘画等各种工艺美术中随处可见。在工艺美术品商店中、有猫头鹰形象的作品常常摆满橱窗,收藏者们的购买热情很高,其中有些人甚至收集成千上万的猫头鹰物品。是什么使得猫头鹰这样走红?为什么猫头鹰如此使人引发奇想?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猫头鹰形象是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旧石器时期狩猎部落刻在石壁上的。但是,传统概念中也有许多矛盾之处:对于这种夜间猛禽,人们既怀有恐惧心理又有美好的企盼,但猫头鹰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多数人把蟾蜍、蝙蝠之类的夜间动物看作凶险和可疑的象征,悄然无声、幽灵般飞翔的猫头鹰常使人、小动物和飞鸟胆战心惊。

(1)代表好运和胜利

在伊索寓言中,猫头鹰非常聪明、能认识事物的因果关系。它劝说其它的鸟把橡树连根拔掉,因为有朝一日橡树根上能生长毒性粘鸟胶的槲寄生。它还知道捉鸟网是用亚麻编织的,并怂恿其它鸟去吃亚麻籽。鸟们取笑聪明的猫头鹰,但它们的短见最终使自己付出了生命。

古希腊猫头鹰的形象突出其“聪明的”大眼睛,一些硬币正面是智慧和科学之神帕拉斯,雅典娜,反面则是筑巢于卫城的猫头鹰。猫头鹰作为雅典娜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和胜利。在硬币和花瓶上,猫头鹰手执橄榄枝或橄榄枝环,喻示胜利。据说,猫头鹰曾落在雅典城邦船只的帆缆上并对水手们欢呼,因而给在萨拉米斯战役中的雅典人带来了好运气。所以,自古希腊时期始,猫头鹰就象征着智慧、洞察力和学问,并被视为一种好兆头。这些古代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复活了。

公元初,猫头鹰的形象变得更模糊了。公元200年前后,一本名为《生理学》的书收集了古典动物学和东方故事。这本拉丁文的书被译成多种语言并增补发行了多次。在该书中,早期基督教的解释是与道德思想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就像猫头鹰喜爱夜晚而不喜爱白天一样,耶稣更爱异教徒而不爱犹太教徒。”神学家康拉德,冯.麦根博格在其《自然卷》(公元1350年)中认为,猫头鹰是邪恶的、不纯洁的:“它痛恨光明,像不称职的教士一样偷喝教堂油灯里的油。”13世纪的一首英格兰中世纪诗《猫头鹰和夜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该诗在德国很著名。诗中的猫头鹰与快乐的夜莺相比代表了清醒、禁欲和虔诚。它身份神秘,遭其它鸟的憎恨,象征耶稣本人,被那些他想拯救的人迫害致死。该诗的寓意是,智者(猫头鹰和耶稣)会顺从、耐心地接受不公正对待,并完全遵从上帝的意志。

15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所提高,人对生命的理解摆脱了对罪恶和恶魔的恐惧,这反映在我们所用的形象和象征中。人们所感兴趣的已不再是猫头鹰的喜欢黑暗、夜间出没、神秘等特性,而是其滑稽、逗人之处。15世纪莱茵河上游的一位著名画家画了一只站在游乐园的篱笆上看年轻人娱乐的猫头鹰。在16世纪,猫头鹰成了色欲、诱惑和酗酒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