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最应了解的生物奇谜
17753500000060

第60章 动物尾巴的妙用

动物大都长有一条大小不一的尾巴。这些尾巴都是做什么用的呢?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一旦动物们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带来许多麻烦甚至灾难。

尾巴是游泳器

鱼靠摆动身体对周围的水施加压力,促使自身向前游动。如果断其胸鳍,鱼就前沉;若把背鳍切除,鱼便后沉;假如尾巴(即尾鳍)被割去,鱼就会失去方向感,不能前进。这说明,尾巴是鱼前进、转向的主要器官。

鸭嘴兽因嘴巴形状很像鸭子而得名。它的尾巴扁平而宽阔,几乎为体宽的三分之二,游泳时当舵用。

鲸和海牛身体末端都有一个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是它们游动时的推进器和升降舵。

尾巴是飞行舵

鸟的尾巴上长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似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在飞行时能起到舵的作用。

在我国南海和东海有一种飞鱼,它们能跃出水面进行短暂的滑翔飞行,靠的就是尾部这个推进器。飞鱼在出水以前,先在海面下迅速游动,当快要接近海面时,就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强有力的尾部则急剧摆动,产生一股推力,使鱼体破水向上。一出水面,飞鱼立即张开胸鳍,在海面上滑翔飞行。

尾巴是平衡器

澳大利亚的大袋鼠与人差不多高,后肢极为强健,另有一条粗壮而有力的尾巴,长达3米。平时,它用后肢与尾巴支撑身体,以便休息。只有在吃草时,其前肢才落回地面。它平时用后肢发力跳跃行进,跳跃时尾巴起着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人们常见的马、牛等大型哺乳动物,也长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而且尾巴末端还长着丛生的毛,当它们奔跑时,尾巴高高竖起,也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

猫从高处跌落下来,总是四脚先着地,安然无恙。原来,当猫从空中往下跌落时,它的尾巴会伸得笔直,并且不断地扭动着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样它落到地上就正好是四脚着地。

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有一只毛茸茸的蓬松的大尾巴。在小松鼠从高处跳落下来时,它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能起到缓冲、减速、平衡的作用。

啄木鸟有”树木医生”之美称。它能攀在直立的树干上,用坚硬挺直的鸟喙凿穿树皮,啄食危害树木生存的害虫。这种鸟之所以能够攀在直立的树干上面,除了因为其趾端钩爪能紧紧抓住树干以外,还因为它们有刚硬而有弹性的尾巴撑在身体的下面作为支点,否则身体就会左右摇晃。

尾巴是武器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非洲鳄,体长5米,重约1吨,尾巴又长又粗。当非洲鳄见到猎物在河边饮水的时候,会突然将铁鞭似的尾巴向上一扫,把猎物打入河里,然后张开大嘴饱餐一顿。

“百兽之王”老虎的尾巴又粗又长,是老虎进攻、防守的有力武器。任何动物一旦被虎尾扫中,非死即伤,可见其厉害非常。

针鼹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珍贵哺乳动物,外貌很像刺猬,浑身长满了长短不一、中空的针刺。如果有敌人侵犯它,针鼹便会用尾巴击打对方,尾巴上的针刺则会刺入来犯动物的体内。

尾巴是音响器和警报器

在南、北美洲的一些地区生活的响尾蛇,其尾巴会发出声响。刚孵化出来的响尾蛇,必须蜕皮才能生长。每蜕一层皮,响尾蛇尾部就会留下一条角质环。成年响尾蛇尾部末端有一串角质环,是多次蜕皮后残留下来的角质化表皮。这种角质化表皮围成一个空腔,空腔内又由角质化表皮隔成两个环状空泡,它们构成了两个空气振动器。响尾蛇的尾部一摆动,在空泡内便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地往返振动,空泡就会发出声响。响尾蛇尾部摆动发出的声音有点儿像溪水流动声,可用来引诱口渴的小动物——很多小动物都会上响尾蛇的当,并因此而丧生。

海獭和臭鼬的尾巴都是警报器。海獭的尾巴还是在水中划行和筑堤的工具。海獭十分机敏,当其遭受袭击时,就会用扁平的尾巴猛击水面,打得水面噼啪作响。听到响声,它的伙伴就会立即潜逃得无影无踪。臭鼬同样也会用它的尾巴当警报器,但它所警告的是敌方而不是同类。如果有人见到臭鼬的尾巴往背部卷曲成弓状,就该识相一点赶快避开。否则,它分泌出的散发着恶臭的气体会令你昏倒。

尾巴是捕食工具

蝙蝠白天栖身在较暗的地方,有的用后肢的爪将身体倒挂,有的匍匐着,只在黄昏和黎明捕食昆虫时出动两次。有些蝙蝠可以自由蜷缩尾巴和后肢之间的翼膜,使其呈吊篮状。蝙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它们凭借这个”隐身秘法”,可以捕捉到周围较大的昆虫。有些猴子长有一条长尾巴,在树上活动时可起到”第五肢”的作用,还能够帮助捕食。以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森林中的卷尾猴为例,其体长约48厘米,而尾长却有50厘米,这种猴子常常用后肢和尾巴抓住树枝倒挂着,腾出前肢来采食果子。

尾巴表达一种无声的“语言”

对某些动物来说,尾巴的动作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狗在兴奋或高兴地见到主人时,就会摇头摆尾——尾巴不仅左右摇摆,还会不断旋动。除此之外,狗的尾部动作还有很多,含义也各不相同:尾巴翘起,表示喜悦;尾巴下垂,意味着有危险;尾巴不动,显示其非常不安;尾巴夹起,说明其非常害怕;迅速水平地摇动尾巴,象征着友好。另外,尾巴摆动的频率,反映了狗的健康状况与兴奋程度。尾巴摆动得越快,表示身体越健康、精神越兴奋;尾巴摆动得慢,表示虽有兴奋感,但健康状况却不佳。而经过训练的猎狗、警犬和军犬,它们尾巴摆动的含义就更丰富了。

猫也能通过尾巴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猫遇到新情况或极度兴奋时,比如在发情期遇到异性,尾尖常会剧烈地抽动;当发现老鼠或其他动物、准备出击时,尾巴就与身体成一条直线,随着身体的下伏与地面平行,只有尾尖在微微摇动;当与对手搏斗或非常生气时,会用整条尾巴猛烈地抽打地面,发出”啪啪”的声响;当受到惊吓而感到恐惧时,尾巴会发抖似的颤动;当其端坐着沉思时,尾巴前端会稍微摆动;在向主人乞食时,尾巴又会向上笔直翘立,与身体成90°角;而在睡眠时,尾巴常围绕在自己身旁。有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宠物猫,其尾巴”表情达意”的功能更为丰富。

动物尾巴除了上述这些功能以外,还具有其他一些作用,如食蚁兽等尾巴粗大、尾毛浓密的动物,在卧地休息或睡觉时,常常将自己的大尾巴盖在头部和躯体上,起遮阳或保暖作用。动物尾巴的不同功能,体现了动物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