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人父母
17753400000007

第7章 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

童蒙养正正宜此时

非常高兴来到我们祖国的四大名山普陀山,这次是我第三次来舟山。第一次很尴尬,下了飞机我一看写的是普陀山机场就往回跑,是不是下错了飞机。后来他们说舟山就是普陀山。我说我孤陋寡闻了,因为我是第一次来舟山,实际上首都机场很多服务人员都不知道舟山,都不知道在哪个登机口。看来舟山虽然是四大名山,好像对外的宣传还不够。将来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以及舟山市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传统道德教育这个纽带、桥梁,把我们舟山和全国拉得更近,和全世界拉得更近。让全国人民都熟悉舟山,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舟山。我到国外去还要介绍舟山,2005年8月份我在国外讲学期间已经把舟山介绍出去了,我相信舟山将来会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此之前,我熟悉了舟山的一些离退休干部、一些老师、一些学生家长。他们在2004年就看到过我在河南省作报告的一些光盘,就是关于重建青少年道德与教育的,这个光盘流传得比较多,在舟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见到过。也因为这个机缘,我和舟山有了不解之缘。我在舟山前后做过十几场报告,目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这个资源从哪里提取呢?就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当中。

这个舟山读本我看到以后很欢喜,实际上就是白话《弟子规》。《弟子规》三字一句,365句,1080个字,琅琅上口,三岁小孩都能背,简单易行。我们这个文明礼仪读本和《弟子规》这本书是不谋而合的。过去有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

河南漯河是我们中国第一个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示范市。这次创造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在2005年的5月25日下午4点半,全市36万8千人,在同一时间诵读《弟子规》。漯河市自己也编了本小册子,里面有《文明礼仪六十个要做到》,《孝敬父母十个要做到》,图文并茂,一句话一张画,非常好。这次我正是从河南过来的,也把这本小册子带到了舟山。希望你们能够共勉,互相借鉴。

因为小读本叫文明礼仪读本,标题应该叫《文明礼仪与道德教育》。9月下旬,我到某个城市去讲学,那一天我讲课确实把桌子拍得啪啪地响,真是拍案而起,因为不经意间,在大学里面打扫卫生的一位女士,她跟我说了这所大学的领导、老师、学生的一些情况。我说这个学校应该把那个牌子拿掉,改成流氓大学,你知道这个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吗?

先从校长说起:副校长,据说是这所学校第一个博士,四十岁上下的年龄,在清洁工的眼睛里,这个校长简直是个流氓。她因为扫卫生,和电梯离得非常近。那个校长在那里等电梯,他是要六楼。他按完了电钮,可六楼没停就下去了。他就用脚踢那个电梯的门,手里还夹着烟。另一部电梯在这儿停了,他叼着烟上去了,这个服务人员也跟着上了电梯。电梯门在八楼开了,这个校长手里的烟就这么一扔,扔到电梯外面。这个收拾卫生的女士弯腰给捡起来了。扔烟头这个位子和烟灰缸的位子一步都不到。

第二是老师。有的老师中午吃饭,有用电饭锅煮面条的,煮得不好吃了,一锅面条全部扔掉,再去买别的。打扫卫生的女士说:“有时候这一锅面条倒在桶里我都提不动。老师倒,学生也倒,一桶一桶地往外倒新鲜的饭菜,这是从老师那儿开始的。”这是个大四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在男厕所里小便。打扫卫生的人一般没有小女孩儿,都是五十岁左右的老太太。这个女士进门的时候喊了一声:“有人吗?我进来扫男厕所了。”没有人应声,这个清洁女工就进了男厕所,没想到里面有个男生就张口骂人,把世界上所有难听的污言秽语骂了一个遍。最后把这个服务生骂得背过气去了,躺在地上了。于是有人来掐她的人中,给她掐醒了。然后这个清洁工拼命地从他的书包里抢到一个笔记本,好知道他是哪个班哪个系的。那个男生一边走一边还骂呢。这个女清洁工就不让了,去找校领导、找老师。老师来批评他,他不服气,跟老师顶撞。后来老师说,你大四毕业,你要背着个处分离开学校吗?!他这才很敷衍地跟这位女士道了歉。根本就不深刻,是怕他自己背着处分离校。上课了,老师在阶梯教室讲课,下面接吻的、拥抱的,男生女生得有个十对八对的。因为都公开,这个阶梯教室成了什么?阶梯教室不是影剧院。影剧院是黑的,阶梯教室是亮的,老师都看着,就在下面又抱又啃。

所以我拍案而起,这个学校的牌子应该摘掉,挂出流氓大学的牌子,所有的错都是校长的错。管理不行,德育教育没有跟上。老师是干什么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昨天中午十二点半在外地讲课,他们领导请我吃饭,十一点半就在那儿坐着等,十二点五分才把第一道菜端上来,我们就开始吃。十二点十分菜上了两三个。十二点一刻我就起立,我说司机同志,对不起,你回来再吃。领导们都说没事,晚几分钟上课不要紧。我说我是老师,如果老师要没有信誉,以后就是狼来了,也没人会相信我。我吃饭不要紧,以后有机会慢慢吃,一定要去上课。司机同志辛苦你,司机跟我回去了。有些人习惯了,经常是一点开会两点到,三点开始做报告。你们这个地方有船,我经常讲“船开不等客,到点就得走”,不能让一船人等着一个人。

所以,一切的错都是老师的错。我们在座的有家长,说这个孩子真好,有家教,家庭教育好。比如我的学生到国外,跟外籍人交谈,或者到大使馆给他们送资料,他们说,刘教授,你的学生我们一看就知道,第一鞠躬90度,问好;第二,离开的时候眼睛看着你往后退,退到门口回身才开门,你的学生都是这个样子。老师教的嘛,为什么?不要给老师丢脸。《弟子规》里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你的身体有病,有伤,你的亲人为你担忧,但是你的品行有伤,你的亲人则为你蒙羞。

新学期开学了,有的家长给孩子带来一摞的袜子,不会洗袜子,穿一双扔一双。爸爸来了,妈妈来了,保姆来了,在学校门前租上房子了。还批评学校条件不好,三人一个房间。食堂也不行,饭菜的味道也不好。真说不上到学校来干什么来了。

后来校长说,刘教授给我们开导开导他们。我说那就先把家长请到阶梯教室。我对家长们说,你看我六十岁,也是做妈妈的,我的孩子都做妈妈了,有一句话我们常常听到,哪一个年轻人不懂事,没礼貌,人家会说“真他妈的少教育”。我说这句话不是骂人,真的少他妈的教育,所以他才没礼貌嘛。那个地方都听懂这句话了,说有这句话。我说孩子闹,孩子没有礼貌,实际上是家长带头在这儿闹,那你的孩子会怎么样呢!自己回家办所大学?现在全民学习《弟子规》。有人说那是小孩儿学的。小孩儿学,那谁教啊?是不是妈妈教啊?老师教啊?所以,老师不学,家长不学,孩子跟谁学啊。我经常对一些领导干部说,送给你们几本书,我们组委会的六本书送给你。可他们说:“这不是写给少儿的吗,小孩儿学的。”那好,大人给我讲两段吧,把《大学》之道给我讲讲。第二册《中庸》,咱们听听,你讲讲。不会。你大人不会,小孩儿会了,你这个大人脸往哪里放呀?

学习型社会从哪里开始呢?舟山做得最好了,从家长开始做起。听说普陀区成立了家长学校,有五千多名家长。我们组委会在河南成立了河南省经典诵读推广中心,河南省的推广中心颁牌还没有去,我就先到了舟山。因为舟山这个程序对,从家长、老师开始抓起。我说这叫真抓实干,否则小孩儿知道什么?是得先让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家长知道了才对。

文明礼仪大家都知道了,那是道德教育。什么叫道德呢?我们都知道,《老子》一共是八十一章,第一章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也就是说,道生万物,合乎自然规律;包养万物,万物皆具有道的属性。你要是能够遵照道,就是符合自然的规律去做,这个道就在,道在了便有了德,这就是道德,就是符合做人的规律。

最近有一位六十多岁的父亲,他的三十多岁的儿子死了。他跟一位老师说,我三年不能穿带颜色的衣服,三年不能进娱乐场所,谁请我喝酒我也不能去。这是哪里的事?《弟子规》里说的,是对父母“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那是指父亲、母亲过世了,已经死了多年了,一提起父母还常常流泪、难过,常常要哭泣,想念嘛。我还没有机会去回报父母生我养我的恩情,很内疚,要常常流泪,不能随随便便到娱乐场所,不能喝酒闹事。过去讲大孝,父母去世了,儿子百日之内都不能有房事,以示对父母的哀思。这位父亲要把这个事情用到他儿子身上,这就是伦理道德紊乱了,这是倒孝。他自己的亲生父母死了他也没这样做。可见,这个爱错位了。经常有人说我这个胳膊肘错位了,脖子错位了。人的思想道德错位了错在哪儿了?他的孝、他的敬全都用在他的儿子、女儿身上了,用在他的下一代人身上了。现在很多老人去世了,死在屋里臭了,邻居闻着这个味儿才去告诉派出所,把门打开。儿女出国了,儿女在忙着生意,谈判呢,好几处洋楼,好几个小姐伺候着,他的父母死了却没人管。

昨天在飞机上有个人告诉我,他的孩子考上了浙江大学。他的妻子上班好好工作,在家里是一个贤妻良母,孩子教育得好。孩子已经上大学一年了,今年就升大二了。没有给他买电脑,所以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现在舟山有一些人跟我诉苦,刘教授,你不知道啊,我的老婆整天去打麻将。他说相当一部分的家庭,妻子、母亲搓麻将;丈夫酗酒,在舞场里面搂着舞伴在那儿转;孩子在家里上网聊天,这个家庭多忙啊。有的人家,男的在外面交女朋友了,女的在外面有情人了,太痛苦了。比这更苦的苦是你死在屋里臭了,一个月没人来收尸,才是真正的苦。“我不可能的,我对我的孩子那么好,我老了他怎么能不管呢”?你想过吗?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养孩子,当个宠物来养。只想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没有教育他。所以,今天陆部长跟我说,普陀区要在小学里面提倡“孝”,教育的“教”就是孝的文化。孝不就是德吗?道德的根本就是做人,做人从孝亲尊师开始做起。那个“孝”子上面是个“老”字,底下是个“子”字,儿子要背着老子,儿子要承担老子。孔子的学生问他,老师,何为“孝”啊?孔子说,你对待你的老子就像对待你的儿子一样,你就是孝了。现在能做到吗?谁对待他的老子像对待他的儿子一样呢?

我来的头一天,赶走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大连的,二十三岁。她的家长希望女儿到我身边历练历练,打造打造,将来找个工作。这个学生一上火车就给我打电话,刘教授我已经上车了,我明天早上六点到北京。我说好,我来告诉你行车路线,出门坐地铁,我第一句话还没说完,“你不来接我呀?”我说:“我不是你妈,你随便吧。”我把电话就放了。听完这句话我心在颤,你二十多岁的人还让我六十多岁的人上车站去接你,这是史无前例的。在此之前,我哪个学生、哪个晚辈、我的孩子都没有接过的。

后来我让一个十五岁的学生给她发个信息,告诉她从北京站出来坐地铁到东直门地铁站,你在地铁站里面出口处接她。第二天这个学生去接她,她晚到了一个小时。我说为什么这么久啊?火车没有晚点,因为地铁是不堵车的,四站路程十分钟就到东直门了。她说我没坐地铁,是打车来的。我说:“你为什么不坐地铁呢?一出来最近的就是地铁呀。”她说:“我进去了不会坐。”“地铁门开了上去不就完了。”“那上面写了那么多地方,箭头画得我看不懂,我就没敢上。”我说:“那千千万万的人坐地铁,你问啊。”“我看他们拿着箱子都很忙,没好意思问”。你说你生不生气啊,她就硬是没坐上地铁。我说真是少你妈的教育,大学毕业了,上不去车。

来了以后,都得是别人伺候她,手指头十个最多就会用四个。只有她和我在场的时候,我问她:“就我们两个人吃饭,是我伺候你还是你伺候我,明确一下。”“我伺候您吧”。好,明确就行。我专门吃三丝,土豆丝、胡萝卜丝、青椒丝。我那个十五岁的学生就开始切三丝,不用教,他自己就会,这是一辈子的事。那个大学生就没事了,在屋子里扭来扭去的。我说你别扭,他不是保姆,跟你一样是来求学的,说清楚了。上厨房跟他一起去做饭。

后来我问她:“回答我一个问题,只回答是和不是。你在家妈妈说,哎呀,我的心肝;爸爸说,哎呀,我的宝贝儿,从小到大都是这个样子,对不对?”“对。”“从你家门出来,你走到大街上,千千万万的人,还有没有说心肝、宝贝,像爸爸妈妈对待你的态度对待你,有还是没有?”“没有。”“好,我现在告诉你,灾难临头了,只要你一离开你爹妈,你就活不了,因为只有他们把你当心肝宝贝,外面所有的人不会把你当成心肝宝贝,你苦死了,哪个地方也不缺姑奶奶,把你供上。到单位是做工,要伺候老板的。所以你找工作困难,你要先辛苦一段吧。用人的地方多的是,你不行,谁用你呀?找不到工作苦不苦呀?找对象,他们家什么条件?有车没有,房子好不好,能给我做饭不?是不是啊?对象难找啊。结婚了也得离婚。”

我一句好话都没说。她勉强在我那儿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跑了,给我发的信息,“我实在害怕再听到您的声音。”其实我是那样的人吗?特例。实际上这就是教育,我就在教育她。在此之前她没有遇到我这样的人,都是甜哥蜜姐,哄着她。所以,现在的人都是这样的水平,苦不苦呀?你父母花了那么多钱,摞起来都有人高了。最近有人统计,说一个人一辈子吃的饭有六头大象那么多,造粪也造了六头大象那么多,结果是个废物,没用的东西。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实际上,我们传统文化非常的具体。对小孩儿、对女人、对母亲、对妻子、对男人、对丈夫、对父亲都有一套系统的教育,分工也非常明确。现在有的人说,你看我怎么样,经人介绍,两个人来电了,就好上了。见面几次就在一起同居,流产流了好几个了。不要了,再换一个。全国都有。为什么?也就是他们把婚姻大事当成了儿戏。其实婚姻是大事,男女结婚如果就是交配,跟动物有什么区别?

网上有一个消息,说有一个牛郎店,就是那个女人嫌她丈夫太老实了,就上牛郎店配牛郎去了。摸着黑不用见人,反正又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无所谓了。好,我就要说了,你无所谓了,你去跟你的丈夫说;无所谓了,你去跟你的孩子说。随便的男女交配无所谓了,你能说吗?你不能说,充其量给自己找个台阶。如果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妻子是这个样子,这个家庭的道德何在?所以,她的孩子十二岁起就敢领着异性在家里瞎玩儿。十五岁就流产了,她妈妈还陪着去。用我的话说就是牛犊拉车乱套了。

在青岛我有个学生是个政府官员。他过去告诉我,美国中央情报局五十年代就对中国有策划,中国将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要叫他们只懂得情欲、性欲、食欲、物欲,而不懂得伦理,不懂得做人的根本原则,跟动物一样。

实际上,现在我们人类真的是越来越聪明,但却越来越没智慧。聪明和智慧不是一个概念,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现在是没有智慧,只有聪明。小孩儿不是你逗他玩儿,他能玩儿你。我身边有个学生的孩子三岁,可以背《弟子规》,你点哪一段他都能背,这么聪明。但是这个孩子能够算计你,能够玩儿你。学《弟子规》

了,知道孝敬他的父母。但是不懂得孝敬爷爷奶奶。我坐在一个凳子上休息,她说,“要是妈妈回来多累呀,奶奶,你起来吧,这个凳子要给妈妈坐。”把我给赶起来了。我什么也不能说,就站起来了。她妈妈回来,我说,你们俩夫妇要读《孟子》了。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子得先读书。

人啊,天天学习,天天进步,每天都能学点儿新的东西。9月份我在宁波讲课,我也是第一次去宁波。宁波管小女孩儿叫“小娘”,东北人叫“小姑娘”,山东人叫“小闺女”。顾名思义,女孩子一出生就是做娘的,小娘。小女孩儿学着给妈妈洗碗,学做女红,烹饪。长大嫁人了是新娘,新娘是实习的娘。她一进门,她丈夫的妈,也就是那个老娘把儿子交给了新娘,新娘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正式实习了。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母亲,换过来还说,男人是女人的父亲。为什么呢?你看男的,回来后,外头工作有不顺心的事,有的时候就要跟妻子发发脾气。他不敢在老板面前发脾气,在妻子面前就敢。

国庆节期间,我们家就有一幕。我的先生心烦,我一句话激怒他了,他冲着我发火,我就没说话。我这个人也是在学经典的过程中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过去我是当律师出身,做记者出身,寸土不让,寸地必夺,最后一句话一定得我说。我是凭三寸不烂之舌吃饭的,从来不言败。打官司,当律师没输过,好胜。后来研习经典了,自己也在修炼。《弟子规》里说,“言语忍,忿自泯”。这几句话你忍了。别说,他的愤怒自然就没了,所以我就没再说话。他转了一圈回来,没事了,我也没事了。我说,你要是心不顺,尽管向我开炮,尽管向我开火。为什么?马路上谁让你发火呀?你要敢骂人,人家就把你送派出所了。只有我才行,我是你的亲人。如果牺牲了我,成就了你,我也高兴。他感动得要掉眼泪了。什么叫夫妻呀?亲人嘛,才能拿你发发火。

我上次在青岛给专职太太讲课,就成了一场诉苦大会。专职太太都是家里比较有钱的,男人赚钱比较多,一个月放两万,你就不要去上班,把孩子带好就行了。但是丈夫跟她的话越来越少了,在家吃饭也越来越少了,没有共同语言了。甚至于连正眼看她的机会都少了,更忘了她穿多大号的鞋了,她们感到很苦恼。

我说,实际上女人做得不到位。有的女人早上不起床,日上三竿,睡够了就去打麻将,孩子雇个保姆来看。家里有钱,但就是修身做得不到位。错在哪儿呢?从她做小娘开始,她的老娘就没有培训她,培训就是教育,就没有教育她。过去孩子还有三天要结婚了,三天之内家里的灯是不灭的,妈妈唠唠叨叨叮瞩她。我那时候也是,我那个婆婆是我先生的继母,我的先生不叫妈,因为才比他大十岁。我的母亲特别担心我也不叫妈,所以我的妈妈教导我,哪个儿媳妇儿是婆婆生的?上门要管婆婆叫妈,显得我们有家教。早上要早点儿起来收拾房间,要给男人服务。我妈妈没有文化,都懂得最起码的家教。

过去大户人家,宰相女儿的奶娘是干什么的?不完全是喂她奶,还要教她女红针线。王熙凤不是搞管理吗?也没学酒店管理呀,这就是娘在身边教的。现在我们很多老年人不负责任,孩子都大了,我没事也去搓麻将,要不然就是串门子,东家长西家短。所以,大连搞了一个隔代教育工程,2002年我去参加启动仪式时做了首场报告。就是说,你已经有了隔代人,有了你的孙子或者是外孙,你的任务要比原来还加重一倍,两代人等着你去做模范。

女人应该有三太之德,就是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正妃)、太姒(周文王正妃,是周武王和周公的母亲),合称为三太。她们不是自己去当女强人,而是相夫教子,辅佐她自己的丈夫、儿子成才,成为国家栋梁。女人既然是娘,就应该具有“三太之德”。

有一些女人对我有看法,说刘教授,我们女人已经够苦了,为什么你还往身上背包袱啊。因为我说天下所有的错都是妈妈的错。男人坏,也是从小他的妈没有把他教好。要从我做起嘛。所以,我们做女人的先检讨自己。我是老师,我的学生不好,所有的错都是老师的错。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无能,学生才不行。

男人是夫,作为男人,要有扶持这个家庭的义务。《三字经》里说的,“养不教,父之过”。家庭的教育男人占主导地位。你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所有的恶德败行都和你这个老子有关。你说有《女儿经》,有没有《男儿经》呢?男人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你大人物治学的道理,最大的道理是要你做一个好人,然后告诉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切事是有头有尾的。你要知道什么在前,什么在后。男人就是家里掌握方向盘的人,必须走在前面。

古代要想统治天下的人,“先治其国”。先把你这个小国家治理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个家不是三口之家,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几百口人,甚至于上千口人。过去清朝有一个大案,这一个案子株连九族,就杀了九百多口人,就是一个家族。你要想治理好这个诸侯国,要先把你这个家族搞好。“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你要想把这个家族搞好的话,得先修身。妈妈去搓麻将了,谁来管这个家啊?所以,首先自己的品行得端正。你的心不正,想邪门歪道,你的身能修吗?“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你的意诚了,你的心正了,你的身修了,你这个家族管好了,才从你这个小单位里选一个人去做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才有资格将来参加市长竞选。选上市长了,把这个市管好了,就像薄熙来把大连管好了,去当省长了。省长当好了去商业部。你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人应不应该学《大学》呀?哪一个男人不求进步啊!现在不是想要官,就是想要钱,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9月份我从沈阳拿回一张《沈阳日报》,进行公务员考试,提供了上万岗位,年龄不限,并不苛求学历。公务员招考就借鉴了科举制。过去的学生十八岁考科举得功名,然后就当了官,几品大员。为什么?“学而优则仕”,读圣贤书嘛。从小读书,读书明理,明理才有大智慧。所以人家二十岁的人就能当钦差大臣。现在的年轻人,三十岁还没有“断奶”,还得吃他妈的退休金呢?年龄到了,他的思想、品德、意识、道德规范还没有到位。刚才我说的那个副校长不及我们三岁的孩子,我们现在学《弟子规》,三岁的孩子见着人鞠躬90度。不学礼,无以立。我就准备给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写封信,“师德教育势在必行”。老师德行不够,怎么能够培育出好的“产品”呢,他的学生怎么能有德行呢?

《论语》讲什么?告诉组织干部,你是搞组织的,选拔干部,要看他从小在家是否孝敬父母,如果他在家孝敬父母,就很少犯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个人从来都不顶撞领导,对人都很客气,知书达理,懂礼貌,孝亲尊师。要说有一天抢银行了有他一个,那是不可能的,没有的事。鞍山那个书记告诉我赶紧给组织干部讲讲。《论语》说人巧言令色,没事尽说漂亮话,献媚的人,很少是仁者。怎么衡量干部呢?哪个干部好,哪个干部不好,怎么衡量?看《为政第二》。

我们区委有一位同志今天下午跟我说,刘教授,千万别讲古文,一定讲白话。我说古文是原文,我现在用白话解释出来,不就是白话了吗?什么意思呢?你做校长的,你做部长的,做区长的,做班组长的,也就是说你是领导干部,应凭借你的德性。假如你做领导干部,你的德性高,就像北斗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你看北斗星哪一天上南边或者东边去了?它不动的,就在北边,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你。因为你有德性,我愿意为你服务。

你在家庭中做家长,在学校你是老师,你是不是要有德呀?否则你就不是北斗星,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向心力,学生或者你的子女就会离你而去。《论语》太重要了,所以古人才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们看了《末代皇帝》那个电视连续剧没有?我无意中看到一个情节,溥仪已经是政协委员了,我们的政协帮他选最后一个“妃子”,那个政协委员就问,她读没读过《论语》啊。我注意听了这句话,选末代皇妃只是一个花瓶而已,但是没有读过《论语》,都不能选。所以,《论语》是很重要的。二十章不多,都是教你做人的,教你管理企业的。

男人要学《弟子规》,否则就会用脚去踢门。你在孩子面前如此表演,你的孩子一定没有规矩。我8月份在马来西亚见到东北的父子俩,爸爸和儿子搂着脖,儿子跟他的爸爸几乎一般高,这叫勾肩搭背。过去儿子管父母叫“家严、家慈”。家严是家里的严父,家慈是家里的慈母。那个父亲和儿子勾肩搭背,哪有父亲的样子啊,是不是得学《弟子规》呀?你给孩子做表率,这是我给男人推荐的第三本书。

第四本书是《孝经》,这不仅男人要学,所有人都要学。辽宁一所大学,一个大学生把整个头发剃掉留下一个问号。那个学校的书记跟我说,气死我了,刘教授一定给我们大学生讲一讲。那个学生把满脑袋头发剃掉,就留一个问号,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书记告诉学生处处长,把那个小问号找来。那个小问号进校长室了,一进门说,“校长,我知道你找我干啥,不就为了问号吗”?

他还明白,为什么?什么也不为,大家说这个头型挺好看的,也没什么宗教信仰,也没什么政治目的,就是为了几句玩笑话。但是他如果学了《孝经》就不会这个样子了。因为《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的儿子有一年染了个黄色的头发,我说怎么搞的?他说妈妈,染错了,没办法,这你也管啊。怎么不管呀!《孝经》里说得好,头发是原装的,我给你带来的,我得管。你剃什么头得告诉我,我是你妈,这就是教育。他如果要学了,他就会问问他妈,没学经典,就不懂做人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啊。

其实,我们在教子这个问题上,就是要引用《孝经》里面的这三句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现在孩子已经不是你的孩子了。这就应了黎巴嫩的纪伯伦的一句话,他说,“你们的孩子不是你们的孩子,他只是凭借你们的身体而来。不是为你们而来,你们只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但是不可以庇护他们的思想。”教授呢,也不能把你的智慧借给你的学生,你只能把你的学生领到他自己心灵的门口。这是外国文学里面的一段话,选自纪伯伦写的《先知》。

有一个二十一岁的辽宁孩子,在网上和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女的联系,跑到北京的中关村见面,然后开房、吃饭,两天半花了三千多元。这个孩子回来整个变了一个人,面目皆非。那个孩子是你一个人的孩子吗?你一个人管得了吗?你家里六个人也管不了了。九岁的小孩童硬充老大,老大是干什么的?几个小朋友看媒体上演的黑社会老大,所以小孩也学会了,选出一个老大。这个老大家里的背景是,爸爸妈妈月工资加一块儿不到一千元,他妈妈在箱子里放有九百块钱,没存存折,太少了,不好跑银行,随时都得花的。妈妈发现九百块钱全丢了,第三天发现的。找她的儿子,他儿子说还有一百。一天花掉了八百元,干什么?老大嘛,得领着大家吃喝,然后上网,一个人发三十块钱上网费。你看看这个后果多么严重啊。

搞宣传的陆部长,不知道你们舟山对网络是怎么看待的?害处有多大?山东有个十四岁的孩子,爸爸是一个中学老师,跟我说,“刘教授,我的儿子沉迷网络几乎疯狂,动辄出逃,对孩子束手无策。”所以我才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现在教育孩子太不容易了,怎么办?在座的有家长,有老师,家长老师紧密配合;家庭的夫妻、父母紧密配合,打造这个孩子成才。因为家庭是成人的地方,学校是成材的地方。你成不成人看家庭的影响,成不成材看你有没有高明的老师、有德行的老师。因为老师的手里有两把利剑,一把利剑可以帮你打开知识的宝库,一把利剑可以斩断你的慧命。

全国组委会最近要和河南省经典推广中心、河南省妇联、漯河市委宣传部,共同搞一场全国的辅导员(家长)培训班。先培训老师,培训家长,才好教育孩子。你说我都把学费交给校长了,教育是校长的事,我交了钱了。你的孩子小学毕业要走,中学没念好还来找小学校长啊?将来老师退休了,你的孩子不孝顺,你还来找老师?教育孩子成人,你自己受益;教育学生成材,社会、国家都受益。所以,让学生成人成材,我们是有分工的。

父亲也好,男人也好,老师也好,都要学《弟子规》、《论语》、《大学》,还要学《老子》。《老子》共有八十一章。你说《老子》那太遥远了,以后再学吧。刘老师给你念一段,你就知道学《老子》是多么重要了。刚才我给你背了“道可道,非常道”,你不要走标新立异的道,要走自然之道,按照自然法则去办事,这是第一章的内容。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他告诉你,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一个明白人;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一个强人。知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很难办的事一定要办成的人是有志气的人。你是家长吗?不要离开做父亲这个岗位,出去做不正当的事情。去做不该做的事情,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样子,你就丢岗了,你就失其所了。你不离开你做父亲、做老师的岗位,你才能长久地配做父亲,配做母亲,才能长久。老子死了两千多年了,他们的寿命还存在,为什么?我们还在读他的书,他的思想还在,没有消亡,死而不亡,等于他的寿命还在延续。有人说,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态,好不好呢?好啊。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态,不好。有人说刘教授最近忙什么呢?我说忙两件大事,什么事?第一,等死;第二,看别人怎么活着,最近休息几天。就两件事,你不去做事就在等死。因为死亡说不定就来到了,是不是?你不去做事,不是自己要怎么活着,就是看别人,观景,看别人做事,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文明礼仪的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在的学习修养更重要。有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内在的内存扩充了。现在都用电脑了,内存要是够了,你的电脑就会运转很快。我的学生下车给老师鞠躬,装相?也有必要,长期地装来装去,就习惯了,习惯成自然,装也行。如果把内存扩充了,让你的内存条够了,你的表象就出来了,屏幕上就有了,你脸上、身上就带出来了,何必再去装模作样呢?

男人学,女人也学,老人呢?“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算晚吧?老子是有智慧的,他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我给河南人解读《弟子规》就讲“信”,讲完了给所有的老师留作业。有人说河南人在全国的形象不好,在国外也不好,其实就是个别人做了坏事,所有的河南人跟着倒霉了。一个班多少学生啊?有一个老师说五十五个学生,我说你告诉你的学生,每个人回家跟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说,一家人讲三个关于信誉的故事,如实地向老师汇报。还有你的亲戚朋友呢,我给你们留作业,每个老师找一百个讲信誉的故事。第二,所有的老师跟你的学生说,小朋友、同学们,从今天开始给老师找毛病,专门找老师不讲信誉的事。你每讲一次,老师给你一个拥抱,谢谢你,我爱你,或者给你贴小红旗、小红花。这是爱老师的表现,给老师纠正缺点、毛病,使老师更加完善。小孩儿一定会指出毛病的,童真。年龄大了不好办,小孩子好办。为了那个小红旗、为了老师的拥抱,他就给你提了。

将来我们要扬长避短,把我们河南讲信用的例子全部展示出来,河南会成为一个重诚信、讲信誉的文化大省,重教育、讲文明的大省。很简单,守信。老子告诉你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讲信用的人常常不说漂亮话,说漂亮话的人不一定讲信用。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如果我天天说,“陆部长,你知道刘老师是好人吗?我告诉你,我可是好人啊。”天天说自己是好人,那个人不一定是好人,好人不用说。我们有一些老干部、老党员,普陀区的,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方面,他们拿出自己的工资,甚至拿出自己这个月的全部工资印制《弟子规》,赠送给我们。他们还说,“刘教授,千万不要提我们的名字。”善者不辩啊,好人不要说嘛。有智慧的人不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的人不一定是有大智慧的人。

我刚刚当老师上讲台的时候,还很年轻。我三十多岁长得就像二十多岁,看上去年轻。听课的人有的比我年龄大,想考考这个小老师。给我提了六个问题,我能回答两个半。那个时候年轻,政治经济学、哲学、逻辑学都不会,作为老师不能说不会,说不会就是掉链子了。我把这六个题写在黑板上,一转过身说,“对不起,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斯丹达尔(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有关《红与黑》的讨论在我讲课之后进行。今天是来讲课的,不是来答记者问的,我只知道天下一件事,不知道天下所有事。”然后把黑板擦了,他们还不好意思,实际上是我不会。那个时候年轻好胜,会辩。但是这一场下来,赶紧找老师,赶紧查书查字典,把六道题的标准答案仔仔细细地写了六张卡片。下次上课,“同学们,谁提出来这六个问题。”“老师,您还提这个事?是我们不对,要难为老师,您别怪我们。”我说,“不是怪,跟你们说实话,上一次老师回答不上来,怕耽误时间,下课后请教了我的老师,才搞明白。当老师不能敷衍了事、不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我们当老师要有责任心。《老子》告诉我们,“天之道,利而不害”。最大的道理是你要做对社会有利的事。像市委宣传部、区委宣传部门今天搞的这个活动,就是对这个区的家长、老师有利。刘老师在全世界的行走,已累积行程十八万公里,见识多了一点儿,体会到最大的道理是有利而无害,做对社会、对大众有利的事。不要做有害的事。不要计较名闻利养。庄子的《逍遥游》有这样几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修养最高的人,是忘掉自我的人,神人还求什么功啊,人家都是神仙了,还讲谁的功劳高呀?都是圣人了,还要评劳模吗?所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做圣人的道理。如果你是老师,你就应该行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八十一章。里面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什么都有,因此在全世界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第二部经典。你不学《道德经》,怎么管理企业?海尔集团就是吸收借鉴《道德经》的精华来管理企业的。即使将来企业的创始人不在了,也是“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思想是不会消亡的,它是靠理论来指导这个企业的,不是靠人。人死了不就消亡了?所以很多企业,这个人没了,企业跟着就倒闭了。

我给你们介绍这几本书,第二册书我希望大家都要学,学习《中庸》之道。你说老师啊,中庸什么意思啊?我就给你介绍一段:

“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享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大舜是最孝顺的,就有最好的结局。

提到老师,想起那句老话: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四书五经”是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经典就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海。我们做老师的、做家长的,不仅要给孩子一桶水,而是要给孩子的眼前引来一条河。中华文化这条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我们一起饮用,生生世世也喝不完。我们老师跟着学生借光了,家长跟孩子一起来读经典,这才叫学习型社会。

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还是给自己拔高一点儿好。人家背《弟子规》,你就背《弟子规》呀?《弟子规》从哪儿来的?你是做爸爸的,做老子的,就得知道,《弟子规》从《论语》里来。《论语》里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恰恰是《弟子规》的总叙。儿子说,你看我爸真比我高,我爸知道《论语》。这个时候他服你才会听你的。讲到“信”,你就如此这般给他讲一段我们家祖上靠信誉而为人所尊敬的案例。给他讲一段《大学》,让孩子懂得修齐治平的次第。

刘老师强力推荐我们学习经典。经典是什么?是不朽的智慧。跟你们说实话,2005年时我六十岁,我的记忆能力,我的聪明劲超过三十岁、二十多岁。我三十岁的时候电话号背得也没有这么多。就是现在,也一样跟小孩子一起背经典。我这次带来了在青岛人民会堂演讲的光盘,《人民日报》还给我们登了一段,说刘教授的精彩背诵带动了全场的气氛,那是来真的,不是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我们家长学这种书,就是练“九阴真经”。你们看那动画片叫花拳绣腿。我们练点儿真功夫,才能一生立于不败之地。

家庭是成人的,学校是成材的。社会是个大熔炉,也是一个大染缸。网络就是一个染缸;媒体的错误导向就是在污染。我们舟山有一位家长,他的两个孩子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他的家里没有电视,更甭提电脑了,这就是成功的秘诀。所以,现在考上清华、北大那些名校的状元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家庭。社会能够把你打造成材,也能够把你拉下水。关键在于我们老师。

有一个人问我,刘老师,听你说的,看住自己的学生像盯贼一样。我说不是我说的,是老祖宗说的。看学生给谁打电话,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要慎交友。“里仁为美”,《论语》里说的,邻居相处要找仁义的人,不仁义的人不要和他打交道。家长也是这样,看着女儿就像看贼一样,怕她出事。他们都以为是我说的,来找我,我说不是我说的。有的说,刘教授,《弟子规》是你编的,你的书能送我一本吗?我说,目前本人还没有那个本领,那是老祖宗编的。送你一本,一看就会。内容非常的浅显易懂,可它却是我们做人做事成功与否的资粮。

现在有一种说法,因为用电脑,人们几乎不会写字了。因为网络语言的沟通,人们面对面交流的语言也显得缺失了。有一次我在火车上,快要下车的时候,因为有人到车站接我,我总要找个梳子梳梳头,把头发整理好。正好有个大学生梳头,我说:“请借我用一下梳子可以吗?”她挺有礼貌的递给我,“阿姨你用吧”,还把小镜子也递给了我。我就照着镜子梳了梳头,还给她的时候我说:“谢谢了。”她回答说:“没事。”我纠正她说:“我说‘谢谢了’,你应该说‘不客气、不用谢’。‘没事’,有什么事啊!这个‘谢谢’跟‘没事’有什么关系啊?”你说现在人的文化,大学生也说这个“没事、那个没事”,什么东西搞坏了,没事,不担责任。应该说对不起。不小心孩子摔在地上了,可就有事了,奶奶去打地;孩子磕着桌子了,爷爷去打桌子,这个桌子把我的孙子撞着了。从小就告诉孩子,不要承担责任。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地面、桌子都有错,就我是对的,我没事。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么引用经典里的一句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就是领导,说天下所有的错都是当头的没干好,我的错,这是经典里的话。现在呢?有些老师、有些家长不知道,比如老师在讲课,你在下面聊天,原因是你不知道,怪刘老师在这之前没有说。我们经典上还有一句,“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以语者,殊无怪也”。说他不善不懂得道德,在人家讲课的时候他打电话。为什么呢?“无以语者”,是刘老师没有来告诉大家。在没有告诉之前,大家犯了这个错,你不要怪他,因为不知者不怪。

现在有些单位开会,领导主持会场,说不要讲话,不要抽烟,要把手机调到振动,不要交头接耳,如此这般。我说大可不必,中国人的水准就这么低吗?过去有些地方是市政府规定三不准:第一不准随地吐痰,第二不准随地便溺,第三不许扔垃圾。

中国人的标准就这么低吗?现在小狗都不随便大小便了。小区物业要求业主按规定的时间出去遛狗,然后告诉主人狗要是拉了屎你得自己收拾干净。小区物业的墙上都有规定,我们人就能随地大小便吗?有人说舟山有之。我在大连一个地方讲课,院内有一个很大的烟囱,大概大小便都在烟囱下面,所以那里贴着禁止在此大小便的标语。我说要是有人看见了,觉得这个地方比较方便,都在这小便了,人会越来越多。我去那里讲课,就开车在那儿转,看哪里有公共厕所。这里有饭店、咖啡屋,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公共厕所。我就给那个社区领导讲了,你们这里人文这方面氛围不够。比如说我吧,外面来的人,我敲谁家门上厕所?人家能给你开门吗?外面走路的人没有地方上厕所,不就得找个大树或者电线杆子吗?他们说,我们天天生活在这里,居然不知道,刘教授来这一趟就发现了。我说我是研究事的,这么漂亮的小区就因为这个烟囱上写那个字太不好看了。所以我认真研究研究,原来是你没有给大家提供方便。现在陆部长您给研究研究,随地大小便多了,是不是公共厕所少了。大连一年有一百件好事,就是修一百个厕所,改变了城市的不文明。随地扔烟头,是不是装烟头的垃圾箱少了,提供这方面的方便不够,这个氛围不够。

实际上,你看看,小孩子在星海湾广场的沙滩上捡大人扔的酒瓶子盖、冰棍纸、易拉罐,为什么?老师说的,看谁捡得又多又好。小孩,童真,乃正也,小孩就是正,所以小孩儿觉得捡得越多越好。大人羞不羞啊?孩子给你擦屁股,等于你大小便完了,你的孩子给你擦屁股一样。如果我们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现在还随地大小便,还在公共场所打手机,在聚会的场所说话,就是我们宣传部门的失职,宣传力度不够。

再有,你们讲礼仪知识的时候,应该有演员上台表演。比如说,你们这个十四条分别是两个部分,礼仪常识部分和文明用语部分。文明用语读了《弟子规》,学了“四书五经”,不用教的,照着做,恰到好处。礼仪常识这部分为:个人、家庭、公共场所、学校、公务、政务、交际、涉外八个方面。我给每个方面加上四个字,分别如下:1.个人:孝悌忠信;2.家庭:存好心、说好话、干好事、做好人,四好家庭;3.学校:选四好学生,加上一个经典学得好;4.公务:礼义廉耻;5.政务:为政以德;6.交际: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这都是经典里的。7.交际:爱说好话。回到家里说:老婆,辛苦了,拍拍她的肩膀。媳妇儿高兴,更愿意干活;8.涉外:涉外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自爱。自爱就是爱国的体现,爱国的人在涉外交往中就会很得体。

家庭讲四德,这个四德主要是关于母亲。母亲不能一说话就骂人,说脏话,要说好话。我教三岁幼儿园的小朋友,“口说好话,好好说话,没有好话,不要说话”,念三遍小孩儿就背下来了。女人要注意举止行为。昨天搓了麻将,昨天不怪你,明天别去搓了,考虑考虑家庭建设吧。家庭怎么维系,靠一个德字才能维系。今天在座的家长、老师穿着打扮都非常得体,没有一个穿着露肚脐的,都很得体。像个父亲、母亲的样子,像个老师的样子,学生才尊重你呀。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到外面去吃饭。我这个人生活比较简单,我上我的学生家,小葱拌豆腐,弄一点儿青菜蘸着酱吃。总而言之,我不爱出去吃饭,吃小米粥就行。女人要会做饭。袜子破个洞就扔掉不好,应缝缝补补。你以为你当老师是干什么的?老师是保姆啊!你当班主任,能不能把学生扔掉的袜子洗得干干净净,晾好了叠上,放在他枕头边上?第二次再给他洗,一旦这个学生发现了,你说,“孩子,我也是爸爸。妈妈爸爸赚钱很不容易,要珍惜”。不用你打他,不用你骂他,也不用你背一段《论语》或者《大学》。教育就这么简单,君子施不言之教。

这次我不能详细地给你们解读《弟子规》,《弟子规》要分四次才能解读完。因为它要综合社会的、国际的、学校的、家庭的、我们身边看到的、听到的。《弟子规》是内在的,我们只有把内容和形式真正地结合起来,再把它放到实践当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生活的实践当中去落实。

舟山市文明礼仪读本,就是落实《弟子规》。作为家长、作为老师,真正地成为学习的模范,我们舟山才能真正地成为文明的城市,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进入学习型社会。

(按:以上内容根据刘冰先生2005年10月在浙江舟山市讲学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