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17751900000089

第89章 一生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成就

我们行医要立志,行医也要立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没有立定志向的人,每天都是悠悠放任,走一步算一步,那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糟蹋自己的生命也是在糟蹋父母,糟蹋一切爱护你的人的那一颗善心,所以人生一定要立定好志向。那诸位同学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志向要立高远一点,“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

呢?什么都没有。所以假如现在我们说我大学毕业有个工作就不错了,那你一定会是什么下场?志向要高远,你才能够感来众人的相助。因为真正有善心,想要在医学方面去利益大众的人太多太多了,你这一份善心发出来了,就会跟这些人结上缘哪。所以缘最重要的是用心感召来,能感是你这一颗心,所感是你遇到的一切人、事、物,这个很重要。

《易经》告诉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今天所感来的朋友根源在哪儿?在我们自己的人生态度。喜欢喝酒的人感来的是什么朋友?喜欢打麻将的呢?所以,我们时时念着要提升自己的医术来救死扶伤,就一定会感来很多志同道合,甚至感来很多要把一生的学问、一生的医术传承给你的好老师。

我们看古代的读书人懂多少东西呀?不只懂四书五经这些圣贤教诲,医理懂不懂?命理懂不懂?地理懂不懂?都懂啊,而这些道德学问从哪里出来的?根源在哪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他们一生为什么能够在这么多领域当中都有这么高深的见地?根源于他的孝心,仁慈之心。

许浚一生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成就?根源在他对病人有仁爱心,他对他的老师有至诚恭敬的心,有了这两颗心,他成长的速度就相当相当地快。

他在进京赶考的途中为一个村落的人治病,本来是几位要去赶考的人一起治疗这些病人,但后来因为来就医的人太多了,其他人担心赶不上考试,都纷纷离开了,只有他坚持在那里治疗病人四天四夜。他的行为感动了当地的人民、官员,派马送他去,结果还是没有赶上。

诸位同学,遗不遗憾?不遗憾。人生不要在一件事情上患得患失,人生该你的福分跑都跑不掉啊。假如我们时时在很多情境当中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福分会耗损掉。许浚没有考上,其实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因为当时他的医术还不是很高,还没得到他老师的真传。结果因为他照顾了这么多的病人,他的老师非常感动,原谅了他以前的过失,又让他跟在身边,才真正成就了他的医术。假如他进京赶考了,没有真实的医术,他的人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贡献。

所以诸位同学,当你起的是至诚为人的善心的时候,你的人生没有一件事是坏事,都是好事。这个道理大家要透过人生慢慢去感悟。我的语文程度曾经很不好,后来在当小学老师的过程中,感受到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快速在下堕,我就开始教他们读中国的经典。我自己也在学习,因为教学生自己都不懂,这样也说不过去。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我就辞掉工作。诸位同学,有舍才会有得。假如我继续抱着这一个饭碗,我的人生就不可能走到这一条路上来。

所以舍得舍得,要能舍才能得。我把一个终身有保障的工作辞了,到澳洲去学习,希望能够遇到好的国学老师来教导我。确实这一份心真切了,好的老师就到你的面前。我在澳洲学习的时候,杨淑芬老师就坐在台上讲解《德育故事》。《德育故事》是中国几千年来七百多个圣贤人用他们的德行演出来的历史。这些故事分成八个纲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只杨老师指导我,我的身旁也有一位长者非常提携我,他姓卢,我叫他卢叔叔。他曾经担任雅马哈的总裁,底下的员工八万人。诸位同学,希不希望这样的长辈指导你?那怎么办?是不是赶快花点儿钱去攀攀关系?花钱攀的都不是真正好的因缘。

人生的规划,首先从我们这一念心开始修正起。当我们这一念心出来的时候,人生的因缘,所遇到的朋友、老师变化都会非常快。经由这几位长辈的指导,我省去了很多摸索和冤枉路。

我在澳洲待了半年,之后又回台湾半年。而我在台湾的那一段时间,有机会去台中。台中是中国文化讲学最兴盛的地方,从1949年就开始讲,已经讲了五十多年。在讲学的老师当中,有一位老师叫徐醒民,他已经将近八十岁了,老人家非常慈祥。我有心要学中国文化,这位老人家很高兴,他说:一个三十来岁的人要学中国文化,很少见。隔天我去拜见这位长者,去的时候他刚吃完饭,我一进去,这位老师就一直盯着我看,然后很关心地问我:多大年纪啦?家在哪儿?就一直问。言语之间流露出他们这些人时时都想着要把好的中国文化承传下去,但现在受教的人太少了。

所以相同的,体会到中国医术精髓的长者也一定时刻想着:我有责任把这么好的东西传下去,但是就怕没有肯学的晚辈。所以今天我们走在弘扬中国文化的路上,能够印证自己的善心可以感来善人的指导。诸位同学在中医的领域里,一定也能透过自己的愿心,感来很多的好老师跟同学来指导、来协助我们。所以今天一定要有这个志向,我们往后的人生才能够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