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91

第91章 不要给思维设限

妨碍人们进步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拉罗什富科(法国文学家)

北大是广博的,她包容着师生们鲜明的个性,更允许学术上的“百家争鸣”。邹衡学生时代第一次参加学术讨论会,看到老师们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对于看惯了千篇一律、万事一致的邹衡来说,这无疑点燃了他脑海中久被禁锢的思想火花。他深深地记得,不止一位老师说过:“考试的时候,你们把我讲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最多也只能得‘良’,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思想。”这种学术上的创新不仅开拓了他的思维,影响了他的学生时代,而且对他今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是一个启迪、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在北京大学,无论是祖师爷辈的老师,还是师爷、师父辈的老师,就是刚刚转为老师的师兄师姐辈的老师,都特别喜欢和鼓动学生“反对”自己的观点。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对同学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要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去分析问题,要学会发现新的材料、新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提出新的观点或看法。”

北大这种鼓励创新和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和事业是很有帮助的。

工作中,很多人抱怨思维受阻、灵感枯竭,拿不出好的创意,其实,思维没有界限,界限都是人在心里给自己设的。

多年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

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工程师瞥了清洁工一眼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我看,动工时最好把酒店关闭些日子。”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闭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呢。

再说,那也影响收益呀。”

“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智慧感言

经验和常识,可以帮助人们缩短探索的过程,让事业少走很多弯路,但有时候也会把人们带进“习惯”的盲区。故事里的专家,就是因为有着过于丰富的经验,于是掉进了“电梯只能装在楼内”的陷阱。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循规蹈矩,缺少创新,通常都是自己给自己设限。所谓“思维一转天地宽”,当思路受阻时,不妨丢弃经验,像一个“清洁工”一样,用一个门外汉的眼光重新看问题。

电梯装在楼内与楼外的区别,正是思维方式在“圈内”与在“圈外”的区别。当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时,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这么简单,简单到只需做一个动作,那就是跳出来。

智慧拓展

一、青少年自主学习法

1.质疑。

先是自己去解决问题。

2.合作质疑。

与别的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出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立即解决,较重要和较难点的问题,经过认真筛选,让大家一起讨论。

3.归纳释疑。

创新学习提倡学生要对知识本身作深入探讨,了解来龙去脉,悟出它们之间深层的联系。除此之外,还应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改进,提出独特的见解。

4.巩固拓展。

巩固是对学习知识的尝试记忆,尝试不仅有练习这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运用,在反思中调整,查漏、补缺,并能结合现实情况,才能深化发展。

二、青少年问题学习法

问题学习,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不断寻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

1.酝酿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某些内容产生疑问,经过准备,可提出问题。

2.发现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太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个为什么。

3.明确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界定问题所在,自主地分析问题根源,自主地构建解题思路和策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

4.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寻找和接受信息、回忆知识和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定向活动。

三、创新思维训练

1.禄东赞求亲

从公元634年始,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松赞干布两次派机智善辩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太宗求亲。禄东赞在长安求亲时,各国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几个难题,哪一国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应跟哪国和亲。

第一道题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

第二道题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上下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

最终,聪明的禄东赞破解了这些难题,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的文成公主。

你知道他是如何解决的吗?

答案:

第一题: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题: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第三题:禄东赞将木棒放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2.赛马比慢

古时候,阿拉伯有一位大财主,两个儿子为了多分到财产,争斗不休。

一天,财主对他们说:“你们赛马跑到沙漠里的绿洲去吧,谁的马胜了,我就把全部财产给谁,但是这场比赛不同以往,不是比快而是比慢。”

兄弟俩听清楚父亲的话,骑着各自的马开始慢吞吞地赛跑了。可是干燥炎热的沙漠里,太阳烘烤着大地,人怎么受得了啊?

两人正痛苦难熬时,前边走来了一个学者。学者听了他俩的难处,稍加思索,就告诉他们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兄弟俩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快马加鞭,飞驰而去。

请问学者想出了什么锦囊妙计?

答案:学者让兄弟俩互换赛马。

当两个人把赛马换过来以后,想让“自己的马迟到”就相当于让对手的马早到。

而对手的马早到,就要求对手的马跑得快。以前是自己骑自己的马,无法鞭策对方的马,互换乘马后,变慢为快,两个人都会拼命狂奔,这样一来,不就一下子变成了真正的赛马了吗?

3.巧画观音

清朝末年,竹禅和尚云游北京时,被召到宫里去作画。那时,宫里画家很多,各有所长。

一天,一名宦官向画家们宣布:“这里有一张5尺宣纸,慈禧太后要画一幅9尺高的观音菩萨像,谁来接旨?”画家中无一人敢应命,因为,5尺宣纸怎么能画出9尺高的观音像呢?这时,竹禅想了想,说:“我来接。”说完,他磨墨展纸,一挥而就。

大家一看,无不惊奇叹绝,心悦诚服。此画传到慈禧太后手中,她也连连称奇。

猜猜看,竹禅是怎么把9尺高的观音菩萨画在5尺的宣纸上的呢?

答案:竹禅画的观音和大家画的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把观音画成弯腰拾净水瓶中柳枝的模样,如果观音直起腰来正好9尺。其他人头脑中总想着画直腰的观音,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