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62

第62章 你还没有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极主动、永远奋力向前的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不计报酬、不畏艰险、不找任何借口、倾其全力去完成任务的态度。

——奥里森·马登(美国成功学大师)

下面先做个小测验,测验一下你是不是对自己满意。你觉得你的功课有你想象的那么优秀么?你与同学交往是不是得心应手?你是不是已经可以自立?其实只要随便一问,我们很多人都会摇起小脑袋。那我们为什么做得不成功的呢?不妨听听这个北大某老师常说的一个故事:

在一家公司里,一位部门主管询问他的下属:“你会在周末的时间思考工作中的问题吗?”职员摇头说不会。主管再问:“那会在平常下班后的时间思考吗?”他也说不会。

这段对话起因于这位员工对他的上司说,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他无法突破工作上的瓶颈。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希望能调转职务,因为他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主管进一步询问职员想调转的真正原因,职员说,他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没有达到公司给他的工作目标,虽然这期间他已经绞尽脑汁,尝试过各种努力,但仍然无法突破现状,因此才想换一个新环境。

主管对这所谓的“已经绞尽脑汁”的境界很感兴趣,也好奇那“尝试过各种努力”到底是到什么样的程度,因为从员工的语气听来,他好像已经鞠躬尽瘁,所以不禁好奇,他都是用什么时间去思考工作上的问题。因为假设他已毫无保留地付出,但仍然无法突破,那么经营阶层就要介入了。

但从上述简单的对话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这位员工所谓的“绞尽所有脑汁”与“尝试过各种努力”都只发生在上班时间。

在了解到他对于“完全付出”的定义之后,主管请他玩一个“停止呼吸”的游戏,请他试试看,如果要暂时屏住呼吸的话,最长可以忍耐多久。这位员工十分纳闷地照上司的意思做,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闭气,但是到了57秒的时候,他就受不了了。

主管告诉他,根据医学统计,人的脑子如果缺氧超过2分钟,就有可能变成植物人,换句话说,2分钟应该是人体的极限了,但是全世界屏住呼吸最长的纪录是7分45秒。

员工摇摇头说不可能:“因为如果人缺氧2分钟就会成为植物人,那么要屏气7分45秒,怎么可能?”主管向他说明,不是只有他认为不可能,事实上,连科学家也不相信,因此有一组科学家还特别对这位纪录保持人进行医学检验,试图证明他的心肺构造天生异常,但是令科学家惊讶的是,他的心肺构造和常人完全一样!

这位员工半信半疑,主管告诉他,那人能创下纪录的秘诀,纯粹只是因为他在工作上的不服输。

这位纪录保持者其实是一个40岁的法国人,他的工作是在地中海教游客浮潜。在过去的20年中,每一次在他带游客从海里浮出水面时,这位教练都会要求自己,要比上次多待在水中1秒钟,就是这样,经过20年的练习,他从原本在水中待不了超过1分钟,竟然呆到长达7分45秒的世界纪录。

主管说:“你跟这位法国人相同的地方是,都想超越自己,但你跟他不一样的是,当你面临无法突破的痛苦时,却可以在下班后将痛苦完全抛开,似乎你的痛苦还没痛到让你必须全力以赴才足以应付!”

最后主管得出结论:你若真心想突破自己,请把自己与痛苦紧紧绑在一起,任它折磨你,直到找出答案为止。因为付出才是痛苦的解药。

智慧感言

付出是痛苦的解药,言外之意,辛勤工作是缓解工作压力的良方。有时候工作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毫无保留,所以勤奋也可以说是一种以痛苦对抗痛苦的方法。它的结果是,一旦全力以赴突破瓶颈,两种痛苦将同时消失,让你感到双倍的轻松与愉悦。

学习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做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要是遇到难题,你可能就觉得更烦。不过你体验过全力以赴解决一个问题的快乐么?其实只要你全力以赴,再努力一点,前方就是胜利的彼岸,也就是所谓“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智慧拓展

一、青少年节省时间的20个方法

1.对目标、任务、会议等事件分别按优先级进行排序。

2.从优先级最高的事物着手。

3.和拖延作斗争,如果事情重要,从现在开始做。

4.把大的、艰难的任务细分为小的、容易的部分。

5.为自己创造1小时的宁静,哪怕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或者有时不起作用。

6.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如图书馆或空闲的办公室。

7.当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时,学会对别人说“不”。

8.学会委派别人做事。

9.归纳相似的事情,把它们放在一起处理。

10.减少例行事务,它们不值得花费过多时间。缩短低价值的事件。抛开没有价值的信件和文书工作。委派别人完成、减少或推迟优先级很低的任务。

11.避免完美主义。记住80/20定律。

12.避免作出过多承诺。对你在有限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持现实态度。

13.不要把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为自己留下一定的机动时间应付突发事件。

14.设置时间限制。例如,作某些决定时,不应超过3分钟。

15.聚精会神地做手头的事情。

16.处理重要事情时,使用大块的时间。

17.迅速处理困难的事情,等待和拖延不会使它们变容易。

18.文书工作争取只处理一次。

19.在行动以前,彻底地考虑整件工作。

20.第一次就做好。

二、纠正学习中懒惰行为的方法

1.合理安排时间。

懒惰常常与生活散漫分不开。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是矫治懒惰习性的第一步。

日常生活井然有序的人,做事就不会拖拖拉拉。

2.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勤奋的动力,一个人对某项事物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消除懒惰。

3.独立解决问题。

依赖性是懒惰的附庸,而要克服依赖性,就得在多种场合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独立地解一道数学题,独立准备一段演讲词,独立地与别人打交道等。

4.培养勤奋作风。

学习懒惰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对学习的一种态度和观念,所以,同学们要认识到勤奋是人不可缺少的美德。勤奋可以改进自己的学业,勤奋可以使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勤奋的人比懒惰的人有更多的人生乐趣。

5.加强体育锻炼。

有些同学因身体虚弱或疾病容易疲乏,学习难以持久。多参加体育活动,改善营养或积极治疗以增强体质。

6.要保持乐观的情绪。

不要动不动就生气。遇到挫折时,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冷静地查找问题出在哪里,或是自我解脱,或是与别人商量,哪怕争论一番,对扫除障碍都有益处,这个过程带来的喜悦能使你更加好学。

7.学会肯定自己。

勇敢地把不足变为勤奋的动力。学习、劳动时都要全身心投入争取最满意的结果。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面。如果改变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说明技术不熟,或是还需完善其中某方面的学习。

三、记忆技巧

人脑最大的功用,在于其可记忆,但我们都知道记忆有某些特征:比如当你记单词的时候,往往是前一两个和后几个记得最牢,中间的较模糊,所以推荐几种记忆方法,勤加利用,脑子会越来越好用。

1.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和结尾记。

2.大篇幅的材料,分段记。

3.一次记忆很多词语可轮换开头记。

4.合理组织记忆材料,减少脑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