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城三老翰墨展上,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开幕式上,应众人之求,三老联袂挥毫献艺。赵老不假思索泼墨画出水上水下几许荷叶,中有荷花含苞待放,煞是喜人;钱老成竹在胸,只寥寥几笔,三两游鱼跃然纸上,一条条栩栩如生;孙老略一凝神,一株岸边杨柳迎风摇曳,婀娜多姿。
孙老画罢,回头对赵老、钱老的高足说:“来,添一笔,助助兴。”
不知是不敢在班门前弄斧,还是中国文人固有的君子之风,几位门生都互相谦让着,谁也不肯轻易落墨。这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后生毛遂自荐说:“我来献丑!”不待应允,他从从容容拿起斗笔,饱蘸浓墨,跃跃欲试。
三老都不认识这位不速之客,但对他的勇敢精神倒颇嘉许。市美协头头想阻止,三老见之,摇摇手,何必扫年轻人兴呢,且拭目以待吧。
或许众目睽睽之下,或许画面上已有荷有鱼有树,不好落笔,这位年轻人手执斗笔迟迟落笔不下。场上的气氛一时如凝住一般。突然,那饱蘸的浓墨滴了一滴下来,无情地落在画面上。“呀!”年轻人一声惊呼脱口而出。这轻轻的一声如冷水滴入沸油锅。
坏了坏了!一幅好好的画眼看就此毁了。且场面上,大煞风景!好几个人用愠怒的眼神瞅着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
不期年轻人反倒镇定了,他审视误墨片刻,不慌不忙地在误墨上略作加工,好呵,那误墨竟化作一只半空振翅的翠鸟,简直补得天衣无缝,堪称大手笔。
画罢,年轻人轻轻地说:“惭愧,惭愧!贻笑大方。”
赞叹声啧啧四起。三老也对年轻人刮目相看,谓之“后生可畏!”
翌日,市报上赫然登出这位年轻人的照片,有篇报道对他大加赞扬,似乎他是翰墨展主角。
市美协头头很欣喜也很自责,欣喜的是发现了这样一位新秀,自责的是对这位新秀一无所知。他决定去登门拜访这位新秀。不巧,唯有一位耄耋老人在家,老人不言不语,进屋捧出一大叠满纸涂鸦的毛边纸、宣纸来。
市美协头头翻着翻着,怀疑是否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他简直不能相信,所有的这一叠纸,几乎都画着翠鸟——从误墨中化出的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