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菜根谭(第五卷)
17746600000003

第3章 快意时须早回头(1)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天机的发用实在巧妙,不用说,将来的事情难以测知,就是目前的事情也一样不得而知。有时先使人陷入窘境,然后又让人春风得意,有时让人先得意一番之后,又让人遭受挫折,这些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自命为英雄豪杰的人。因此,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当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横逆磨难应能忍耐,在平安无事时要想到危难的来临。假如确实能够做到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捉弄人的伎俩了。——明·洪应明《菜根谭》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身处顺境被当政者恩宠征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在名利、权位上志得意满时,应该见好就收,要有急流勇退的保身态度,尽早觉悟。——明·洪应明《菜根谭》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菜根谭》中写道:“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此场中矣。”意思是说:人生本来就像演一场木偶戏,只要你能把控制木偶活动的线掌握好,那么你的一生就会进退自如,去留随便,丝毫不受他人或外物的操纵。能做到这些,你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烦嚣的尘世之外。

这就是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应该随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错,心情愉快地准备回泉州等待放榜。途经扬州借宿在一间天公庙里,晚上睡觉时就梦到福禄寿三仙在唱词作乐,词意优雅,清晰可闻。第二天,梁炳麟起床自以为得了吉兆,就到大殿去抽签,结果他抽中的签是上上签:

三篇文章入朝廷,

中得三顶甲文魁。

功名威赫归掌上,

荣华富贵在眼前。

他当下以为一定可以高中状元,就兴致勃勃回到泉州等待佳音。不料放榜时竟然名落孙山,梁炳麟心灰意冷,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神明要作弄他。

后来他借刻木偶演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自创戏文,演给乡亲娱乐,没想到大受欢迎,在泉州一带造成轰动,常有人不远千里来看他演戏。梁炳麟心里找到寄托,从此无意仕途。

有一天,他正在演出一出文状元的戏时,突然想起从前抽签的签诗:“功名威赫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才知道签诗中有深远的含义。

梁炳麟自此更潜心创发布袋戏,成为布袋戏的一代宗师。他的徒子徒孙更进一步发扬他的技艺,使布袋戏成为明朝以来闽南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梁炳麟也因此名传青史。

古来多少状元,如今大多烟消云散,他们一世功名瞬间无踪,还不如梁生的“功名归掌上”呢!

功名威赫固然在掌上,潦倒一生又何尝逃出了掌心呢?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肯于努力,敢于与命运抗争,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再争也争不过命,人算不如天算。”就连诸葛亮也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是一切事在人为,如果成事在天,那么一定需要人来谋事,如果人不谋事,天如何能成事?

有这样一个古代故事:

一个算命的先生给两个同一天出生的孩子算命,说一个孩子出生的时辰好,将来可以做国王;而另一个孩子出生的时辰很差,将来会当乞丐。被算能做国王的孩子全家都非常高兴,被算做乞丐命的孩子很灰心。但是,那个被算做乞丐命孩子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其实你才是那个好时辰生的,将来能做国王,是妈妈怕你骄傲,故意说错了时辰。”于是,这个孩子学习非常刻苦,多年以后,真的做了国王。而那个被算做国王命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国王,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多年后却沦落为乞丐。让人感慨的是,这时那个已经成为国王的孩子的母亲,却告诉自己的儿子:“其实你并不是那个好时辰生的。”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具有国王命的孩子成了乞丐,而具有乞丐命的孩子却成了国王。

人算与天算,关键还要人算。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进取,就会走向成功。我们无须无端地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结果,需要牢记的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断耕耘,必有收获!”如果我们暂时还没有取得值得自己和家人骄傲的成绩,那么我们不妨平心静气地问自己:“你努力得够吗?你竭尽全力了吗?”如果自己不去努力,上天如何成全你?

对顺境和逆境一视同仁

《菜根谭》中写道:“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瘐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意思是说:在困苦的环境中能坚持原则,把握方向,不断奋斗,常常可以感受得到内心奋斗的喜悦。只有这种喜悦,才是人生中真正的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有过分狂妄的言行,往往会因此种下日后祸患的根苗,导致痛苦的悲哀。生孩子固然是喜,而对母亲是一种危险;积蓄金钱却又容易引起盗匪的窥视。可见,任何一种值得高兴的事情,都附带有危险。贫穷虽然可悲,但可以逼使人勤俭,疾病虽然很痛苦,但可使人学会保养身体的方法。可见,任何值得忧虑的事也都伴随着欢乐。所以,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总能把顺境和逆境一视同仁,因此也就自然忘掉高兴和忧伤了。

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客观事物的规律难道不正是这样吗?福中潜藏着祸,祸中萌生着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来。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很好地阐述了这一哲学思想。

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

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也许是福啊!”

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也许是祸啊!”

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摔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也许是福啊!”

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惟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

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发展出这样的格言:“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它频频出现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口语中,或用来说明世事变幻无常,或比喻因祸可以得福,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由此可见,福与祸是有很密切的联系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受一些灾祸,从整个人生着眼未尝不是好事。人一遭受灾祸,就内心畏惧,跌了几次跤后,处世就谨慎。畏惧恐慌,就不敢胡作非为,行为就会正派端庄;谨慎就不至于轻率马虎,行动之前就会深思熟虑了,三思而行、按事理办事,就容易成功。

人生开始的事太平坦了,很早就在事业上大红大紫,处处受到人们的羡慕和捧场,这容易使人骄傲放纵和忘乎所以。一骄纵,就容易走上邪路,行为淫恶放荡,举措违背常情,于是,就可能由成功的顶峰滑向惨败的深渊,由幸运儿一变而成为倒霉鬼,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在这种情况下,福也就是祸了。

所以,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总能对顺境和逆境一视同仁,因此也就自然把暂时的成败得失看得很淡,达到了“欣戚两忘”的境界。

过犹不及拿要把握好分寸

《菜根谭》中写道:“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缄,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意思是说:用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品德,但是过于认真而使心力交瘁,使精神得不到调剂就会失去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过分的清心寡欲,对社会大众就不会做出什么贡献了。一个人的气质要宽宏广阔高瞻远瞩,却不可流于粗野狂放;思想要细致周详,却不可繁杂纷乱;生活情趣要清淡,但不可以过于枯燥单调;言行志向要光明磊落,但不可流于偏激刚烈。节俭朴素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过分节俭就是小气,就会变成为富不仁的守财奴,这样反而会伤害到一些正常的交往。谦让本来也是一种美德,可是如果太过分,就会变成是卑躬屈膝处处讨好人,这样能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上述言论,强调的都是“过犹不及”,为人处世要把握分寸的中庸思想。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境界。为人处世,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分与不及,都是偏离目标,不能达到目的的。

从前,有一个庄稼汉,一生没有看过盐巴,更没吃过盐巴。有一天,有一个机会到显贵人家去做客,他第一次看到人家把盐巴加进饭菜里一起煮,觉得很好奇,就问他们说:“为什么要在饭菜里面加这种东西呢?”

“因为加了盐巴才会好吃,就像天上的佳肴美馔一样呀!”显贵人家说。

庄稼汉听了心里头便想:“这种白盐巴,加一点点在饭菜里面,就这么好吃,如果单独只吃盐巴,吃得愈多,味道一定愈美味。”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大把的盐巴就往嘴里塞。哎呀!没想到又咸又苦,实在是难以下咽。

他气不过去,马上跑去问这位主人:“你不是说盐巴很好吃吗?”

主人说道:“你怎么这么笨呢,盐巴不是这样吃的,应该要适量使用,才能增加食物的美味。哪像你只是吃盐巴的!”

金钱就像做菜的食盐,生活中少不了它;但是,如果贪得无厌,就品尝不到应有的美味。什么事情都讲究适度的原则。“富贵于我如浮云”,不贪得无厌,心境也就自然平静清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获。什么是最大的收获呢?你不满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狱;假如你满足,地狱也如天堂,所以满足是最大的收获。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孔子也始终坚持中庸的原则。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喜欢一个人时恨不得叫他长命百岁,一旦厌恶他又恨不得叫他马上就死。既想要他长寿,又想要他短命,这就是迷惑了。在这里,孔子认识到人的感情是容易冲动的。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需要抑制感情,掌握分寸,不可意气用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人问孔子:如果有人仇恨我,我“以德报怨”可以吗?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用恩德去报答怨恨,那么你又用什么去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去报答怨恨,用恩德去报答恩德。“以德报怨”和“以怨报怨”,这是回报怨恨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不合中庸之理。所以,孔子认为,正确的应是“以直报怨”,这才合中道。

为人处世,行动取舍都不可失度,失度便会乱套,便会坏事,便会受到惩罚;饮食无度,便会伤身;贪婪无度,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玩笑无度,会伤感情,有时无意中一句笑话就与人结怨。我们喜欢自由的生活,其实,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方式看,这自由,归根结底,还是度中的自由,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我们才能享受自由。

中庸是一种平常之道,它的实现并非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手段,然而真正实现它,将它贯穿到人生实践的一切方面,则并非易事。因为现实中存在着许多缺乏应有道德修养的小人,这些人的行为完全为生理欲望、自然本能所驱使,以致使他们失去了道德的节守。而社会现实又给人们布下了种种陷阱,诱惑与压迫,使许多人无法抗拒对富贵利禄的追逐,从而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中庸这种平常之德,这种人人可实践、人人应当实践的生活准则,在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双重诱惑下,成为一种“唯圣者能之”的品德。这也告诉人们,中庸的实现绝非易事,它需要有一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

富贵不长在

《菜根谭》中写道:“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华,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华,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华,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意思是说:一个人荣华富贵的显名,假如是从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好比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野花,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如果是从建功立业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花园中的盆景一般,只要稍微移植或搬动,花木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假如是靠特权甚至恶势力而得来,那就好像插在瓶中的花朵,由于根部并没有栽植在土中,所以,花的凋谢枯萎指日可待。

这里,深刻地阐释了“富贵不会持久”的道理。道教始祖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荣华富贵的确是一道炫目的光环,羡慕他人的荣耀时,且不要产生嫉妒,拭目看看光环掩映下的“庐山真面目”,会使自己首先冷静下来。

有一对表兄弟感情很好,表兄叫临济,表弟叫元安,两人年龄只相差1岁,是很要好的朋友。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临济遇事冷静,不爱虚夸张扬,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性格外向、轻率。

这一天,元安到临济家做客,临济设酒席款待他。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兴致很高。不知不觉,酒至半酣,元安十分得意地对临济说:“表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一定会替小弟高兴的。”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说来愚兄听听。”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就要被提升了。”看着元安那副高兴的样子,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也没有一句表示祝贺或恭维的话。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赞赏,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这才想起应该回家了。他起身告辞时,临济却一把拉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弟,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吧。有一条赤尾鲤鱼,样子十分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这一天,鲤鱼摇着头,摆着红色的尾鳍,向着南方游去了。可是它这一去,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如果游到宽阔的河里,那还算幸运;如果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吗?”

临济一番话,元安立刻深感惭愧,自觉不如临济。

人生的福祸是难以预料的。在顺利的时候,交好运的时候,如果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就可能招致灾祸。因此,要时刻保持警醒,谨慎处世。

战胜名利的引诱拿远离宦海的危机《菜根谭》中写道:“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禁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意思是说:我如果不希望荣华富贵,又何必担心他人用名利作饵来引诱我呢?我如果不和人争夺高低,又何必畏惧在官场中所潜伏的危机呢?

睿智的古人劝诫世人:捉鱼捕兽必须用香饵作诱引。人欲图高官显爵,也需要以利禄来贿送才能达成心愿。但是,一旦做了官之后,又得去应付非常的苦恼,这时候再想脱身已来不及了。所以,利禄是捕捉人才的香饵,居官的人不可不小心啊!

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平日里与朋友们一起或作诗写字,或品评国事,总表现出不凡的思想与见地,很受朋友们尊重。

魏王听说了戴晋生的非凡才干,很渴望见到戴晋生,于是吩咐下属将戴晋生请来。戴晋生来到魏王宫中,魏王一看,此人虽衣着寒酸却相貌不凡,在魏王面前站着,神态自若,毫无谦卑之态。魏王笑着请戴晋生坐,和他亲切交谈。谈话间,魏王觉得戴晋生果然满腹经纶,是经国济世之才,于是产生了要留戴晋生在宫中做官的想法。

魏王说:“请先生留在宫中,我封你为上大夫,怎么样?”

戴晋生一听,笑了笑说:“实在对不起,我对做官不感兴趣。”

魏王说:“你出来做官,身为上大夫,出入有气派,家人生活富裕,不比你现在的境况好得多吗?”

戴晋生依然笑笑,摆摆手,起身告辞了魏王。

回家后,朋友们知道了这件事,很不理解:戴晋生为什么放着这好的事不干?他的妻子也埋怨他不该拒绝魏王。面对朋友们和家人的劝说,戴晋生还是一笑了之。

过了几天,戴晋生去见魏王,依然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

魏王见他那副模样,对他说:“前几天,我那样诚恳地赐你上大夫的优裕地位和俸禄你都不肯留下来,今天怎么又来拜访我呢?”

戴晋生笑了笑,不无遗憾地说:“看起来,真是不值得和您往来呀,原本我还打算把您作为朋友交往的,可是您对我太不了解。您见过那沼泽荒地中的野鸡吗?它没有人用现成的食物喂养,全靠自己辛勤觅食,总要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却长得十分丰满,光泽闪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奋翅飞翔,引吭长鸣,那叫声弥漫在整个荒野和山陵。您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野鸡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动,无拘无束地来往在广阔的天地之中。现在如果把它捉回家,喂养在粮仓里,使它不费力气就能吃得饱饱的,它必然会失去原来的朝气与活力,羽毛会失去原有的光润,精神衰退,垂头丧气,叫声也不雄壮了。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喂给它的食物不好呢?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锢了它的志趣,它怎么会有生气呢!”

其实,自由是比任何物质的享受还要珍贵得多的。野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对于真正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更注重的是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相对于过分贪婪和追逐名利的人而言,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态度。

古人以不贪为宝

《菜根谭》中写道:“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心中刹那间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就容易把原本刚直的性格变得很懦弱,原本聪明的性格被蒙蔽得很昏庸,原本慈悲的心肠就会变得很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就会变得很污浊,结果是毁灭了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贤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越他人,战胜物欲,度过一生。

一只已经装满水的杯子,肯定不能再往里面加水了。因为再加水,就会溢出来;一根完全拉展的皮筋,绝对不可以再继续拉了。再拉,就会崩断。这种满盈紧绷的道理,其实所有的人都明白。但是,我们一旦将这种现象与克制我们的欲望联系起来,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楚,想明白,做得到的了。

俗话说:“欲海难填。”为什么?因为人心贪得无厌。

我们都见到过赌徒在赌场中的情景,赢的人固然开怀大笑,输的人却是顿足捶胸。但是,不管是输是赢,总之是没有谁愿意轻易地离开。因为赢的人想赢得更多,输的人想翻回本钱。最后,赢的仍会输光,输的只会输得更惨。

早在秦朝,宰相李斯可以说是声名赫赫、不可一世。直到后来,他成了阶下囚,临行刑的时候,他对他的小儿子说:“我跟你还能够牵着咱们那条卷尾巴的黄狗,穿过上蔡县城的东门,到山上去追猎野兔吗?”这正是一个为物欲所累者,对于平静恬淡的生活重新渴望的真实写照。然而,此时才想到返璞归真,为时晚矣!

“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江山,天下财富皆归于他,如果按照老子的观点,他应当“功成名遂身退”了。然而,这位始皇帝却偏偏没有满足。为了满足自己的奢欲,他在首都附近大兴土木,制造阿房宫,修造骊山墓,所耗民夫竟达70万人以上。据记载,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达700多米,南北差不多115米。殿门用磁石砌成,目的是防止来人带兵器行刺秦始皇。除此以外,秦始皇单在咸阳周围就建宫殿270多座,在关外的行宫竟有400多座,关内有300多座。

修建这样庞大的工程,当然需要大量的劳力、物力、财力。据估算,当时服兵役的人数远远超过200万,占当时壮年男子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庞大的工程开支加上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饱,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悲惨局面,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过着“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的痛苦生活。最终,他的万世皇帝梦只维持了短短15年。

从古至今,人莫不爱财慕富、贪爱荣华,可是有谁能够把金银珠宝永久地保存在自己手中呢?无论是权倾天下的王公贵族,还是君临天下的帝王,都没有能够做到。他们把自己与珠宝埋葬在一起,并设计了各种机关,以为可以永久享受。其结果却是珍宝被偷盗一空,甚至尸骨也被弃之荒野。钱财权势永远是流转的,它不会是某个人的私属品,没有谁能够长久独占。如果我们的品行道德能够与财富与权势相得益彰的话,才算是拥有天大的财富。

面对利与害,我们该怎么做呢?《劝忍白箴》中讲到的利害时认为:“利是人们喜爱的,害是人们都畏惧的。利就像害的影子,形影不离,怎可以不躲避。贪求小利而忘了大害,如同染上绝症难以治愈。毒酒装满酒杯,好饮酒的人喝下去,会立刻丧命。这是因为只知道喝酒的痛快,而不知其对肠胃的毒害。遗失在路上的金钱自有失主,爱钱的人夺取而被抓进监牢,这是因为只知道看重金钱的取得,而不知将受到关进监牢的羞辱。用羊引诱老虎,老虎贪求羊而落进猎人设下的陷阱;把诱饵扔给鱼,鱼贪饵食而忘了性命。”

人们大都喜欢名利,成名使人有成就感,精神振奋。得利能够使人有满足感,心情愉悦。一般的情况下,人们也惧怕灾难,灾难令人感情痛苦,心智受到损害。所谓趋利避害,是人的共同心理,无论是君子或是小人,在这一点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追求名利、逃避灾害的方式不同罢了。愚蠢不知事理的人,总是被眼前微小的利益所迷惑而忘记了其中可能隐藏的大灾祸,只见利而不见害,最后导致“坏了一生人品”,毁了美好的前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千万不可贪图小利

《菜根谭》中写道:“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意思是说:不是自己分内所应享受的幸福,无缘无故得到意外之财,即使不是上天故意来诱惑你的钓饵,也必然是人间歹徒用来诈骗你的机关陷阱。为人处世如果不在这些地方睁大眼睛,就很少有人能逃过歹徒诈术圈套的。

为人处世应有些固定的原则,表现出自己的道德水准。非分之想不可有,不义之财不可要,非我之物不动心。能坚持这三条,在财与钱这一关是足以把持住自己的。如果做不到,就可能给自身招致麻烦,甚至是灾祸。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来说,同样是如此。

从前,四川的西部有个叫做蜀国的国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是富庶。离它不远的秦国早就对这块富饶的土地垂涎三尺,想要把它划归自己所有。可是通往蜀国的道路非常险峻,有陡峭的悬崖绝壁和万丈深谷隔,一跌下去就会摔个粉身碎骨,进军的路线无法畅通,任凭秦国虎视眈眈,可一时也无可奈何。

蜀国的国君生性贪婪,总是大肆搜刮民间财富来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贪欲,有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秦国的国王秦惠王从派去探听消息的人口中得知了蜀王的性情,觉得有机可乘。苦苦思索了很久以后,秦惠王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

秦惠王命令工匠打造雕刻了一头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放了好多金银绸缎,放出消息说这头石牛会屙金子。

蜀国的探子把关于这头屙金子的名牛的奇闻告诉了蜀王,蜀王听了羡慕得不得了,暗道:要是我有这么一头石牛,天天给我屙金子,那该有多好啊!正在这时候,秦国的使者来了,他向蜀王说,秦惠王为了表示秦蜀友好的诚意,决定把会屙金子的石牛送给蜀王。

蜀王大喜过望,他听使者说石牛的身形巨大,要从秦国运到蜀国来恐怕很不方便,急忙保证说:“这个不成问题,贵国国君既然肯把石牛送给我,我哪里有不想办法把它运到我国来的道理呢,就请你们的国君放心好了。”

蜀王不顾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在国内征调了大量民工,把悬崖挖开了,把深谷也填平了,为了能让石牛顺利到达,把通向蜀国的险径都修成了平坦大道。然后他派了五个大力士到秦国去迎接石牛。

贪心的蜀王哪里料得到,秦惠王早已派遣军队悄悄跟在石牛后面,随着石牛蜂拥而入,一举灭掉了蜀国。

古人说:“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饵不见钩。”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和冷静,仔细权衡利弊,千万不可贪图小利,因小失大。

节俭而不吝啬

《菜根谭》中写道:“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厚;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意思是说: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丰足,而且对待别人也要讲究丰足,以至他凡事都要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念淡薄的人,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对待别人就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所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生活的爱好,既不过分讲究气派太奢侈豪华,也不能过分吝啬刻薄。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节俭是必要的,但是要把握住尺度,尽量做到节俭而不吝啬。

何谓吝啬?简单地说,就是小气,是一些人对待金钱、对待财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因为它特殊,所以就有与一般人不同的特征。

凡吝啬的人都是金钱的奴隶,而不是主人。对这类人来说,惟有金钱、财物才是最为重要的。为钱而钱,为财而财,敛钱、敛财是这类人的最大嗜好,也是他们人生的最大目的。他们的生活公式是:挣钱、存钱、再挣钱、再存钱……他们的最大乐趣是“数钱”:今天比昨天多了多少,明天比今天还会多多少。他们的哲学是:多了还要多,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

凡吝啬的人一般都不懂人与人的感情。他们不懂得亲情,不懂得友谊,不懂得同事间的感情——若是有的话,也要以金钱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一般的处世原则是,认钱不认人。即使是家人和朋友,也始终毫不含糊,“账”总是算得清清的,为了金钱有的甚至达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

凡吝啬的人一般都是自私的、贪婪的。这类人只是嫌自己发财速度太慢,总嫌发财“效率”太低,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因而挖空心思地、不择手段地算计他人、算计社会。一般的情况是:在吝啬者口袋里的金钱或多或少地带有不洁的成分,廉耻、天良、真理,都会沉溺在吝啬者的吝啬之中。

人不光需要财富,人更离不开亲情和爱。人是感情的动物,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养育子女,夫妻恩爱都是人之常情,吝啬会失掉许多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过于贪婪习性的另一种表现是,与人交往只索取不奉献。生活中一类人被称作“自私自利的朋友”。这种朋友以我为中心,朋友为我所利用,用人时朝前,不用人时退后。别人是他友谊的附庸,他是居高临下的感情施舍。

吝啬贪婪者金钱、财富都不缺,然而其灵魂、其精神却是在日趋贫穷。

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不能。其实,吝啬者的生活是最不安宁的,他们整天忙着的是挣钱,最担心的是丢钱,惟恐盗贼将他的金钱全部偷走,惟恐一场大火将其财产全部吞噬掉,惟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是永远不会愉快的。

吝啬者果真能给人带来幸福?不能。因为“小气”,因为狭窄,所以在这类人身上很少体现亲情二字,所以其内心世界是极其孤独的。尤其是当他们有难的时候(比如在病中),他们才会感到缺少感情支持的悲怆,才会感到因为吝啬而失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才会充分感觉到金钱的真正无能。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做到节俭而不吝啬。

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

《菜根谭》中写道:“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意思是说: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者的上帝也不嫉妒我,神鬼也不会伤害我。假如对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希望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为这些而招致外来的忌恨或攻击。

为人处世应处处讲究恰当的分寸。常言道:“物极必反”,“水满则溢”。这里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一根铁丝做成的弹簧是有弹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顾及弹簧弹性的最大承受力,过于用力拉拽它,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弹簧的弹性会削弱消失。所以,我们做事情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所及,尽量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留有余地。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调查,作为其研究工作效果、如何赢得别人的支持和维护情绪健康的一个环节。他向150名每年收入1~15万美元的推销员提出一系列问题,结果发现,他们之中约有40%是属于追求完美的人。可以预料的是,这40%的人所受的压力,比其余那些不追求完美的人要大得多。但他们的成就是否更大呢?说来奇怪,答案却是否定的。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显然较常感到焦虑和沮丧,可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们的收入较其余的人为高。

实际上,追求完美的人由于经常遭遇到挫折和压力,因此可能降低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工作效果。

以上所说的“追求完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以争取高水准为乐,他们要求的是合理的卓越表现,这种健康的追求,并非以上所说的“追求完美”。当然,不重视素质的人根本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但“追求完美的人”却强迫自己勉力达到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便变得极度害怕失败。他们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同时又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事实证明,强逼自己追求完美不但有碍健康,会引起像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安的症状,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亦会自招失败。

我们必须研究一下,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容易情绪不安,为什么他们的工作效果会受到损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以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看人生。

追求完美的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比如说,一个每科成绩取得甲等的学生,由于在一次考试中有一科拿了乙等成绩,因而大感沮丧,认为那就是失败。这类想法引致追求完美的人害怕犯错,而且一旦犯错后又做出过分的反应。

他们的另一个误解是相信错误会一再重复,认为“我永远都不能把这件事做对”。追求完美的人,不会自问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而只是自怨自艾地说:“我真不该犯这样的错,我绝不能再犯了!”这种自责态度导致产生一种受挫和内疚的感觉,反而会使他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假如做到了“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放弃追求完美的想法和做法,生活就会轻松很多,自如很多。

退一步拿让三分

《菜根谭》中写道:“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是说: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若要将其合上,得先将其张开;若要使其弱,得先使其强;若要将其废掉,得先将其兴起;若要夺取,得先给予。)老子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辩证思想。它告诉我们,为了捉住敌人,事先要放纵敌人。这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计谋。历史上,孙膑和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这一思想的灵活运用。

齐国的将军田忌经常同齐威王赛马。他们赛马的规矩是:双方各下赌注,比赛共设3局,两胜以上为赢家。然而每次比赛,田忌总是输家。

这一天,田忌赛马又输给了齐威王。回家后,田忌把赛马的事告诉了自己的高参孙膑。孙膑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代,饱读兵书,深谙兵法,足智多谋,被庞涓谋害残了双腿。来到齐国后,很受田忌器重,被田忌尊为上宾。

孙膑听了田忌谈他赛马总是失利的情况后,说:“下次赛马你让我前去观战。”田忌非常高兴。

又一次赛马开始了。孙膑坐在赛马场边上,很有兴趣地看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局,齐威王牵出自己的上马,田忌也牵出了自己的上马,结果跑下来,田忌的马稍逊一筹。第二局,齐威王牵出了中马,田忌也以自己的中马与之相对。第二局跑完,田忌的中马也慢了几步而落后。第三局,两边都以下马参赛,田忌的下马又未能跑赢齐威王的马。看完比赛回到家里,孙膑对田忌说:“我看你们双方的马,若以上、中、下三等对等比赛,你的马都相应差一点,但悬殊并不太大。下次赛马你按我的意见办,我保证你必胜无疑,你只管多下赌注就是了。”

这一天到了,田忌与齐威王的赛马又开始了。第一局,齐威王出那头健步如飞的上马,孙膑却让田忌出下马,一局比完,自然是田忌的马落在后面。

可是到第二局形势就变了,齐威王出以中马,田忌这边对以上马,结果田忌的马跑在前面,赢了第二局。最后,齐威王剩下了最后一匹下马,当然被田忌的中马甩在了后面。这一次,田忌以两胜一负而取得赛马胜利。

由于田忌按孙膑的吩咐下了很大的赌注,一次就把以前输给齐威王的都赚回来了不说,还略有盈余。

田忌以前赛马的办法总是一味硬拼,希望一局也不要输,结果因自己总体实力差那么一点,总是赛输了。孙膑则巧妙运用自己的优势,先让掉一局,然后保存实力去确保后两局的胜利,这样便保证了整体的胜利。

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一般来说,一时纵敌,百日之患。但是,在特殊情形之下,纵敌不仅无害,反而有益。在敌人被打败但尚有一定实力时,不要急于进攻,防止敌人垂死挣扎,拼命反扑,给我方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就是兵法上常说的“穷寇勿追”。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放纵敌人虚留生路,让敌人看到一线希望,思想麻痹,然后伺机歼灭。

人生之路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的人,这样才可以为你自己消除很多祸患。知退一步之法,明让三分之功,不仅是一种谦让的美德,更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必备方法。

应罢手时且罢手

《菜根谭》中写道:“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意思是说:当事业顺利进展时,就应该早有一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当刚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罢手,不至于以后像骑在老虎身上一般,无法控制形成的危险局面。刚一踏上竹筏,就能想到过河后竹筏就没用了,这才是懂得事理、不为外物所牵挂的道人;假如骑着驴还在另外找驴,那就变成典型的既不能悟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了。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

走啊走,这农夫穿过一大片森林后发现,要到达另一村子,还必须经过一条河流,不然的话,就得爬过一座高山。

怎么办呢?是渡过这条湍急的河流呢,还是辛苦地“爬过高山”?

正当这农夫陷入两难时,突然看到附近有一棵大树,于是就用随身携带的斧头把大树砍下,将树干慢慢地砍凿成一个简易的独木舟。这个农夫很高兴,也很佩服自己的聪明,他很轻松地坐着自造的独木舟就到达了对岸。

上岸后,农人又得继续往前走;可是他觉得,这个独木舟实在很管用,如果丢弃在岸旁,实在很可惜!而且,万一前面再遇到河流的话,他又必须再砍树,辛苦地凿成独木舟,很累人。

所以,这农夫就决定,把独木舟背在身上走,以备不时之需。

走啊走,这农夫背着独木舟,背得满头大汗,步伐也愈走愈慢,因这独木舟实在是太重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农夫边走边休息,有时真是好想把独木舟丢弃。可是,他却舍不得,心想,既然已经背了好一阵子,就继续吧!万一真的遇到河流,就很管用了,就可以派上用场!

然而,这农夫一直汗流浃背地走,走到天黑,发现一路上都很平坦;在抵达另一个村庄前,都没有再遇到河流!

可是,他却比不背独木舟,多花了三倍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追求或过分看中那些多余的东西。实际上,摆脱名利的束缚,追求简单的生活才是更明智的。

有这样一首小诗:“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不舍弃黑夜的温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艳。”和自然界一样,人生也是在舍弃和获得的交替中得到升华,从而到达高层次的大境界。不懂得舍弃的人,最终往往一无所获。

《菜根谭》中还这样劝诫我们:“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意思是说:人不论做什么事,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假如犹疑不决想找个好时机,那就像男女结婚,虽然完成了终身大事,以后家务和夫妻儿女之间的问题还很多。人们别以为和尚道士好当,其实他们的七情六欲也未必全除。古人说得好:“现在能罢休就赶紧罢休,如果说找个机会罢休,恐怕就永远没了罢休的机会。”这真是一句极高明的见解。

为而不恃拿功成而不处

《菜根谭》中写道:“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思是说:要退隐应在事业正兴盛的时候放下,处身应处在众人的后面。谨言慎行必须从最小的地方做起,一个人想要帮助别人,应该帮助那些无法回报你的人。赏花以含苞待放时为最美,喝酒以喝到略带醉意为适宜。这种花半开和酒半醉的状态,实际上是极高妙的境界。反之,花已盛开而酒已烂醉,那不但大煞风景,而且也活受罪。所以,事业达到巅峰阶段的人,最好能深思一下这两句话的真义。

这里,《菜根谭》形象地阐释了道教“功成身退”的处世哲学。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告诫我们,要“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不管我们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都要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

中国共产党也是历来强调这一主张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就曾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在我国人民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之后,或多或少地滋长着一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甚至于贪图个人享乐,走向腐化堕落的道路。”其来源“是由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只计较个人的享受,变成目光短小的庸俗小人了”。庸俗小人——不但自己会掉队,而且会妨碍革命!我们“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甚至失败的革命斗争中受得起考验,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斗争中受得起考验。决不可因胜利而冲昏头脑……”

然而,生活中偏偏有个别人,做出一点贡献、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不可一世,他们也因此而跌跤,受到严重的惩罚。下面这个故事就生动地诠释了这一道理:有一次,很多老百姓聚集在一个悬崖上面,要架一座独木桥到对岸的悬崖上。那两个悬崖之间是一道很深的、水又流得很急的河沟。大家运来了一条又大又坚固的梁木。于是,他们用很粗的绳索捆住梁木的两端,拉着一端的绳索把梁木下放到河沟里去,让一部分人攀着岩石爬下河沟,以便涉水过去,再爬上那边的悬崖。然后,两边的人同时拉着绳索,把梁木拉上去,就可以把桥架好了。

但是,那河沟里的水实在太急了,那些涉水的人有好几个被水冲走了,有一两个就在仓猝之间殉了难,其余的人都退缩了回来。再也不敢向前,而那梁木也快要被水冲走了。看起来,这独木桥一时是架不起来了。可是,在这些老百姓当中却有一个人,胆子和力气都比别人大,他在危急之中特别奋力,在急流中挣扎,拉住梁木,而且终于渡到对面,爬上悬崖,把桥架起来了。这个人立下了大功,大家都很感激,把他尊崇为英雄。他们拿大坛的酒和整只的羊来公宴他,还叫石匠把他的名字刻在河沟旁边的石壁上。大家做这些事情,都是实心实意的,因为他们诚心感激他、尊敬他,而且热爱他。

不料,这个人竟因此逐渐变得万分地傲慢,俨然以一个酋长自居了,终于在村庄中横行霸道起来。大家最初还忍耐着。但有一天,他竟当众宣言道:“没有我,你们连一条独木桥都架不起来!现在,你们看,我就要把它丢进河里去,看你们怎么办!”大家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呢,而他却真的提起桥木的一端,“嘭”地一下丢进河沟里去了。老百姓们真的不能再忍耐了,一齐跑了过去,提起他的两脚,把他摔进河沟里去了,而且当天就把刻在石壁上的他的名字也刨掉,重新架起了独木桥。

对人民立了功,人民自然崇敬你;但如果你就因此蔑视人民,甚至想骑在人民身上而做些损害人民的事情,那么,人民是不会纵容你的。“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才是明智的选择。

喜好虚荣、好大喜功,这是人类天性的弱点,也是招致灾祸的常见原因;保持冷静的态度,谦虚处世、低调做人,就会增大生活中的安全系数,减少别人忌恨和打击你的可能。

智巧不足恃

《菜根谭》中写道:“渔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意思是说:本来是一张为捕鱼而设的网,不料鸿雁竟落在网中;贪婪的螳螂一心想吃眼前的蝉,不料身后却有一只黄雀想要吃它。可见,天地之间万物的道理太奥妙,玄机中还藏有另外的玄机,变幻中又会发生另外的变幻。人的智慧计谋又有什么可仗恃的呢?

孔子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对于人来讲,不可知的东西太多了,许多事往往用尽心思仍一无所得。而在生活中,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太多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一环套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物欲的贪求,有时偏偏“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的时候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最终一无所得。

中国人向来对“智”与“愚”持辩证的观点,《列子,汤问》里愚公与智叟的故事,就是我们理解智愚的范本。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成,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足够了。

有的人外表似乎固执守拙而内心却世事通达,才高八斗;有的人外表道貌岸然而内心却空虚惶恐,底气不足。

人生是个万花筒,一个人在复杂莫测的变幻之中要以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防失手于人。但是,人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世的艺术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后天的聪明,人贵在能集聪明与愚钝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随机应变。

在古代上层社会的政治倾轧中,糊涂是官场权力杂耍的基本功。仅以三国时期为例,就有两场充满睿智精彩的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司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

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曾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为官可以愚,但为政须清明,对此不可混淆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