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戏剧中也就自然形成了悲剧、喜剧、正剧之分。
中国戏剧中的喜剧,有人说从上古时期就出现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上古时期,人们在欢庆胜利或逐鬼驱疫时,由一人身披熊皮,头戴面具,一手持盾,一手舞戈,其余众人或扮十一兽神,或扮逐鬼英雄。这种欢呼跳跃、大唱祭歌的仪式,被称之为傩祭。这傩祭也被视为中国喜剧的开端。
有人则认为,喜剧是从公元前8世纪的俳优演变而来的。
所谓俳优,是指那些专门为取悦国王贵族,进行滑稽表演的演员。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优孟衣冠”就是中国喜剧的初始阶段。
而一些专业学者,对我国喜剧最早出现的时间,倾向于12世纪到14世纪的宋元时期。
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是,公元前的俳优与上古时期的傩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算不上是喜剧,而只有到了宋元时期,以戏剧形式表现生活中的喜剧现象,在形式上寓庄于谐的表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喜剧。
宋元时期的喜剧较多,其中不乏优秀剧目。像《幽闺记》、《玉簪记》、《救风尘》等,就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无情地嘲讽、鞭挞卑劣之徒,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赞美和歌颂正面人物。
许多喜剧甚至还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表演模式,这或许就是喜剧的一个特征吧。
那么,喜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迄今为止,还没有谁作出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