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艺术故事与趣味
17744100000018

第18章 敦煌石窟之谜

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居于要塞地位的一座重镇。它是当时中西文化、贸易交流的中心,那里的居民无论在思想、行为方面,都走在当时时代的前端。更为重要的是敦煌是一个各种宗教交汇的场所。从印度流传来的佛教,便在敦煌扎下了根,也因此形成了著名敦煌石窟。但随着交通的进步,海路代替了陆路,丝绸之路也慢慢没落、荒芜,并被淡忘了。这其中就包括那些丰富的文化宝藏。

1900年,一位名叫王元禄的虔诚的道士在敦煌的石窟中,发现堆满了关于佛学问题的经书、抄本、佛画像、图像等等。

这个石窟位于鸣沙山附近,一个大石窟中有许多小石窟,每个小石窟中都有一尊惟妙惟肖的佛像,而且在石壁上精绘着壁画。更加奇特的是有的石窟中的壁画是多层的。也就是说,除去表面一层壁画所在的墙皮,下面是另一幅壁画。而且,多数壁画还不止两层。

莫高窟的造像艺术工程,始于公元三世纪左右。当时的目的,主要是塑造佛像,宣扬佛法。后来,在一千多年中,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等朝代,共开凿了近五百个洞窟,塑造了两千多尊佛像,绘制了四千五百多平方米的壁画。如果将这些壁画以一米的高度展开,足可以连接四十五公里长。壁画中那些身披彩色飘带,向人间撒下五彩缤纷的花瓣,象征着自由快乐的飞天女神,更是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