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乘风御波
17742600000028

第28章 南极大陆的发现

早在公元前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希帕库就提出,已知的大陆极其广袤,且都在北半球,南半球绝大部分是海洋。因此,他推断南半球也应该有块大陆,否则,地球无法保持平衡(地球其实并无这种平衡的必要)。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地理学家庞蓬尼·麦拉赞成关于南大陆存在的设想,指出南大陆地区与北极地区一样,因严寒而无人居住。公元二世纪时,埃及的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革老丢·托勒密把这块大陆绘入了地图,注出的拉丁文地名为Terra Australisloeognita,意为“未知的南方大陆”。托勒密认为,南方大陆非常大,几乎填满了南半球。

文艺复兴开始后,托勒密的地球学著作被重新“发现”,译成各种文字,激起了人们寻找南大陆的热情。

这是探讨南大陆的早期阶段。

地理大发现开始并取得最重大的成就后,法国地图学家让·斐纳在1531年绘制出版的世界地图中重新画出了南方大陆,并把“未知的”一词删去。此后,许多航海探险家不断去寻找这块南大陆。17世纪初,欧洲人逐步抵达和发现了澳洲。不过,最初人们都以为它就是近两千年来一直推测的南方大陆,并以为南方大陆一直延伸到南极。在澳洲的发现过程中,荷兰航海家塔斯曼的贡献最大。他在1642~1644年的航行和探险中,基本上环绕澳洲大陆进行探险航行,查明澳洲不是南极大陆的一部分,也不靠近南极大陆,而是一块独立存在的新大陆。

此前人们在这一海域发现的海岛和陆地,都是这块新大陆的组成部分。

由于荷兰人在发现澳洲过程中的作用和在这一带的殖民扩张,荷兰人所取的“新荷兰”一名与“南方大陆”一名并存了很久。1802~1803年间,英国海军军官弗林德斯完成了环绕澳洲航行,进一步证明了新荷兰是一块完整的独立的大陆,他于1814年建议,把这块新大陆定名为“澳大利亚”,将表示大陆的“特拉”也简化掉。他的建议被英国驻澳总督采纳。于是,原来表示南大陆的“南方”称谓作为地名——“澳大利亚”,这是当时人们发现的最南面的陆地,现代人依然在不断地探索南极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是一个误称。

因为南极洲尚未被发现。以上近三个世纪的航海探险考察构成探索和寻找南大陆的第二阶段。

澳洲被发现后,欧洲的地理学家认为,澳洲最南端才达到南纬38°,距南极极顶还有52个纬度,在如此浩瀚的水域里,应该还有新大陆。于是学者们在“北极”,即arctic的面前加上反意前缀anti,写成Antiarctica,表示这块未知的大陆,意为“北极的对面”,即南极洲。

当时还有人传说,南极洲地下蕴藏着许多金银宝藏。于是,探险的精神,求知的欲望,猎捕鲸、海豹、海象等南极海洋动物的经济利益和开发南大陆的理想,推动着各国航海探险家不断向南大洋——南冰洋(实际上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汇合后的大洋)挺进。从而开始了探寻和发现南大陆的第三个阶段。

1821年1月,俄国航海家别林斯高晋和拉札列夫率领的两艘探险船首次在南纬66°半的南极圈内发现了面积为250平方千米的彼得一世岛。接着,他们又在南纬、西经约70°地带发现了大片陆地。他们以当世沙皇的名字命名,称为“亚历山大一世之地”。但是,美国人却认为,美国捕鲸船船长巴梅尔先于俄国人50天发现了该地。俄国和前苏联学者对此说法断然否认。而大多数学者,包括《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15版“南极洲”词条的作者均认为,别氏等人很可能最先在南极地区实实在在地看见和发现了这块陆地。最初,人们都以为“亚历山大一世之地”是南极大陆的一部分,125年后的1946年经美国人考察,才弄清楚它是南极洲的一个大岛,面积约4.37平方千米,它与南极大陆边缘还隔着一条好几十千米宽的海峡。

不管怎样,在南极圈内发现大片陆地的喜讯激励着航海家探险家们冒着严寒,不避艰险,继续向南进军。1840年,英国探险家罗斯第一次看见、发现了南极大陆,1898年,挪威探险家鲍尔赫格列文第一次登上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至次年一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相继到达南极极点。至此,绵延了两千年的重大地理疑案终于完全了结。南大陆——南极洲水落石出,“冰化”地现,显露出庞大的身躯,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块大陆(亚洲、非洲、北美、南美、澳洲、南极)和第七个大洲(亚、欧、非、北美、南美、澳、南极)。人们两千年来对南大陆的探讨和寻觅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