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17740800000008

第8章 开宗立派(5)

4.判教立宗

判教,也叫教判、教相、教摄,全称教相判释,是对佛陀一生所说教相的判别解释。它是依据教说的形式、内容、方法、顺序、意义等而分类教说的体系。目的在于阐明佛陀的真实意趣。唯识宗的奠基者玄奘大师,继承了弥勒与无著、世亲、护法、戒贤的教判思想,窥基根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三时说”而创立了三时教判,又作有、空、中三时。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和《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之说,第一时教为佛陀于初时为发趋声闻乘者宣说四谛之理,称为第一时有教。它指的是《阿含经》等所说“我空法有”之旨,谓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所生灭,故无实体,然实有构成存在之要素,故称有教。这是指的小乘。第二时教是佛陀为发趋大乘者讲说“诸法皆空”之理,如《般若经》等之说,即万法皆空,故称空教。第三时教是佛陀为发趋一切乘者讲说中道之义,如《华严经》、《解深密经》等,以三性三无性之说,谈空真义,肯定非有非无之中道,故称中道教,指唯识宗等。又,此三时教中,前二时教又称为方便未了义教,第三时教中道教又称为真实了义教。

在此教判的基础上,窥基法师创立了唐代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唯识宗。

唯识宗,是以识外无境为宗旨的佛教宗派。此名源于《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之“万法唯识”之意。它又名法相宗。法相宗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假相,故名。此名取自《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之名。又以所诠之理空有二边能应理而圆满真实,故更名应理圆实宗。此名来自《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四名普为乘教宗,因本宗是佛第三时之教,普被五乘之机,故名。此名取自《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意。五名慈恩宗,这是因为慈恩寺高僧窥基法师大成此宗,故有此名。上述五名中的前二名是约法相之称,第三名是约于观心之称,第四名是约于教相之称,第五名是约于窥基法师所住之地——该宗祖庭之称。

唯识宗的师承,若上溯到印度的话:就是无著——世亲——陈那(约公元440—约520)——护法(约公元6世纪中叶)——戒贤——玄奘(600-664)——窥基(632-692)——慧绍(650-714)——智周(668-723)。

无著,音译为“阿僧伽”,大约公元四五世纪人。据《婆薮槃豆法师传》和《大唐西域记》载,为犍陀罗国富娄沙富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西北)人。其著作很多,汉文译本主要有《摄大乘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金刚般若经论》和《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等。

世亲,亦译作天亲,音译为“婆薮槃豆”、“伐苏畔度”,为无著之弟。初出家于一切有部,博学多闻,遍通典籍,后至阿逾闍国师事佛陀蜜多罗法师。以其师在辩论中败于数论外道僧佉,世亲为之著《七十真实论》,破《僧佉论》。尤精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还受到阿逾闍国王室的皈依和优遇。为古印度瑜伽行派的创始人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十地经论》、《二十唯识论》、《唯识三十论颂》、《摄大乘论释》、《大乘百法明门论》等。

陈那,意译为“域龙”、“童授”等,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属婆罗门种姓。先出家于小乘犊子部,后改学大乘,为世亲弟子。能说善辩,与很多外道辩论获胜。曾在那烂陀寺讲《俱舍论》和唯识、因明学说。在认识论方面,立见分、相分、自证分,被称为“三分家”;还定义所缘“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和“能缘识带彼相起”,故被称作“有相唯识”说,是中国唯识宗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其因明学与古代正理派的因明学相对,被称为“新因明”,也是中国唯识宗所传因明的重要依据。其主要著作有《观所缘缘论》、《掌中论》、《取因假设论》、《因明正理门论》和《集量论》等。

护法,音译作“达磨波罗”,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志补罗城人,是印度瑜伽行派的论师之一。他出家后从陈那受学,曾为那烂陀住持,其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戒贤、最胜子、智月等等。他继承了陈那的“三分说”,又立见分、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被称为“四分家”。他提倡“无漏种子”既是本有,亦有新熏,但认为“种姓”不变;他推崇《密严经》,信仰“密严净土”。上述四点对中国唯识宗有较大影响。

戒贤,音译作“尸罗跋陀螺”,出身于古印度东北三摩吒国的王族,属婆罗门种姓。当他游学至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时,便投护法出家,学习唯识、因明等佛教理论。大约贞观五年(631),玄奘至那烂陀寺时,从其学法。他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把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称为“三时说”。他也主张“五种姓说”,并传给了玄奘法师。这对我国唯识宗影响颇大。

唐代高僧玄奘自贞观三年(629)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5万里,所闻所履138国,于贞观十九年(645),带着大小乘经论520箧657部回到长安。同年,受太宗之诏,于长安弘福寺、玉华宫、大慈恩寺等处,翻译经论。20年间,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他边译边讲,将佛法要义,尤其是唯识宗旨传授给了窥基等门徒。这样,经过玄奘的传授点拨和窥基等的艰辛撰述、不懈努力,创立了唐代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唯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