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17736700000033

第33章 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有一群青蛙参加了一个比赛,这个比赛很简单,谁先到达一座高塔的顶端,谁就是胜利者。除了这些参加比赛的青蛙外,还有许多围观的青蛙。

当比赛开始的时候,围观的青蛙就开始说了:“塔这么高,你们是不可能跳上去的,还是别费这份力气了。”有一些青蛙听了之后,真的宣布退出,不再往上跳了,只有少部分青蛙,不理会那些泄气的言论,继续往上跳。

跳了一段时间后,围观的青蛙又说:“现在离塔顶还有那么高,不管你们怎么跳,都是不可能达到顶点的。”听完这些话后,参加比赛的青蛙陆续地退出了。最后,只看见一只青蛙,不理会任何言论,不受任何影响,一直坚持着往上跳,并且,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的跳跃,这只青蛙终于跳到了塔顶——所有的青蛙都惊呆了。

围观的青蛙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青蛙都退出了,只有它一直坚持着,不顾一切地往前跳。后来,青蛙们终于发现了所谓的“秘诀”——这是一只聋青蛙。

人应该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你的意见是对的时候,就不能被他人所改变,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自己的希望和信念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应该学会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听过之后不可无主见。我们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一个人能否做成、做好一件事,首先看他是否有一个好的心态,以及是否能认真、持续地坚持下去。信心大,心态好,办法才多。所以,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投入才能收获,付出才能杰出。当然,成功卓越的人只有少数,失败平庸的人却很多。成功的人在遭受挫折和危机的时候,仍然是顽强、乐观和充满自信,而失败者往往是退却,甚至是甘于退却。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自信,成功的程度取决于对信念的执著程度。就像巴普洛夫指出的一样:“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炮也不能打倒我!”

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例子教育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起程赴赵都邯郸。但是庞恭知道魏王的身边有一堆小人,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这些小人在魏王面前挑拨是非。于是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如果3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3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3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魏王知道庞恭的忠诚,当时觉得他多事,自己那么相信庞恭,怎么会相信别人的胡说八道呢。可事实并不是魏王想的那样,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后,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妖言惑众,流言飞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自己坚信的事情就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他人的意见不要全面否定或者全面接受,否则你就得不到真正的信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要好好分析调查别人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究竟对不对,然后再作决定要不要改变自己的计划。

1992年,一位刚拿到律师资格证的湖北大学生在北京进修。他听说司法部正在举办中国首期证券资格律师培训班,就想去,可是同学和老师都告诉他不行,他的资历还不够。于是他直接找到主管培训班的处长,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参加培训的都是资深律师,每个省只有一两个名额。你没有审批手续,不可能参加这期培训班!”大学生早就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是他不想放弃,不想被这样的政策影响,于是问道:“我想交钱旁听,可以吗?”处长还是表示绝不可能。

大学生自己去打听到了培训班的举办地址,第二天转乘了3辆公交车,早早出现在培训楼门口。因为没有听课证,门卫不让他进去。快8点时,他发现工作人员在搬培训资料,就趁门卫不注意,连忙赶上去帮忙。大家以为他是学员,没在意,那位处长一眼认出了他:“要不我让你去听课,但即使考试通过了,你没有报批手续,也得不到资格证,那时你别再来找我!”

3个月的培训,他很刻苦,考试得了全班第三名,而前50名可以拿到资格证。

拿到成绩单后,他硬着头皮找到那位处长,处长不禁苦笑:“你呀!怎么考了第三名呢!叫我帮你不是,不帮你也不是!”大学生说:“那你就帮我吧!”

处长终于感动了,向部领导详细汇报了情况,大学生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资格证。10年之后,那个大学生连续两届当选为“湖北省十佳律师”,又当选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

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别人恶意的中伤还是好意的劝诫,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可能都是一种阻碍,一不小心就把我们的生活导向了别的方向。

当下次再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是谁,也不管有多少人觉得不妥要劝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坚定信心对他说谢谢,并且做好实际的调查,坚定自己正确的信念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