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
17736000000003

第3章 吃饱了就会撑

关键字:效用;边际效用

食物用来填饱肚子,衣服用来遮体避寒,房子用来遮风挡雨,汽车用来拉货代步,书籍用来提供知识、满足精神追求……每种物品都有其一定的功用。

在经济学中,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被称为效用。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有了衡量标准,而且也可以对不同的好处进行比较。经济学家用效用来解释理性的消费者如何把他们有限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商品上。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从定义可知,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天有个人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急需要吃东西,正好路边有一个卖包子的店铺,于是就走进去买包子吃,接下来吃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第1个包子几乎是一口吞下去的,这时感觉真好;再吃第2个,肚子感觉不太空了;继续来第3个,可以细嚼慢咽感觉到吃饱了;第4个呢,肚子满意地打了一个饱嗝;还要来第5个吗,吃得有点艰难;第6个呢,吃下去后,肚子发出了难受的“抗议”;第7个吃下去后,天哪!我以后再也不想吃包子了,不,连看也不想看了。

吃包子获得的满足就是包子的效用。将每个包子的效用加起来就是包子的总效用。另外可以看出,从第1个包子到第7个包子,每个包子吃下去的满足程度不同,也就是边际效用不同。

我们知道,第1个包子对这个人来说简直是人间的美味,因此,效用是最大的,假设边际效用为3,这时的总效用为3;第2个包子的感觉较第一个就差了点,假设边际效用为2,于是总效用为3+2=5;吃到第3个包子已经恰到好处吃饱了,假设边际效用为1,总效用为3+2+1=6;第4个其实吃不吃都可以,因此,第4个包子的效用就是0,总效用为3+2+1+0=6;第5个有点撑了,所以,这时候吃包子已经不是享受,而是开始难受了,所以,效用为负,假设边际效用为-1,总效用为3+2+1+0+(-1)=5;第6个吃得更难受了,假设边际效用为-2,总效用则为3+2+1+0+(-1)+(-2)=3;到了第7个,简直是难以下咽了,假设边际效用为-3,总效用为3+2+1+0+(-1)+(-2)+(-3)=0。

从这些数字中间我们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并且边际效用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当你拥有的某样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那得到的满足越来越小,最后一个效用最低。这种规律在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需求定理就是以此为依据。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因此,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情况,如某收藏爱好者收藏一套书籍,那么这一套书籍中最后收集到的那本书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

边际效用还用于分析在不同消费之间进行合理选择。比如,某人既想去看电影,又想吃美味的冰激凌,此时会做出什么选择呢?那就看什么消费给他能带来比较大的效用。假设这个人是影迷,有着强烈的看电影的欲望,觉得看电影能带给他美妙的享受,于是选择了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他意犹未尽仍然觉得看电影要比吃冰激凌带来的幸福感多,于是第二天他又选择了看同样一部电影,但这次看完后,他觉得看电影和吃冰激凌对他具有相同的吸引力,于是同时选择了视觉享受与满足口腹之欲。这表明,在物品有限的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边际效用相等定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个人从某种产品中获得的效用,不能跟另外一个人从同一件产品中获得的效用进行科学客观的比较,因为效用是主观的东西。一个流浪汉可能不喜欢钱,甚至可能讨厌钱,他宁愿享用一些他认为更“值钱”的东西,如自由。而一个富翁可能最大的嗜好就是聚敛更多的钱财。所以,同样的物品效用在不同的人之间无法做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