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人生三境
17735600000072

第72章 “成功就是看你跟谁在一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功就是看你跟谁在一起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要想快乐,就要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你要想积极,就要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要想优秀,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要想成功,就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

在现实生活中,你周围的人会影响你,他们可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多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就可以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助别人的智慧,成就自己的未来,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当你和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时,你就有前进的目标。在你犯错失败的时候,他会帮你检查总结教训;当你的努力成功的时候,他会提示你重新给自己定位。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他总是在有形无形当中,帮你修正前进的方向,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克林顿在没有见到肯尼迪总统之前,读的是音乐系,吹萨克斯管。后来,他17岁时碰到肯尼迪总统,从此,他就决定将来要当选总统。如果假设他当时碰到的是猫王,他可能永远也当不了总统。

正如“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取决于他所处的人际环境。

一个叫马克·汗森的人,他写了一本书非常畅销,这本书在全世界畅销5500万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你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马克·汉森先生回答:“啊,成功就是看你跟谁在一起。我七年前在美国碰到一个人,我跟他一起同台演讲,演讲完之后,我在私下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

马克·汉森继续说:“有一次我跟安东尼·罗宾同台演讲之后,我问安东尼·罗宾:“‘安东尼·罗宾先生,我们都在教别人成功,为什么我年收入才100万美金,你却赚5000万美金?你能不能告诉我成功的秘诀,’”

安东尼·罗宾只问他一句话:“马克·汉森先生,你每天都跟谁混在一起?”马克·汉森很自豪地答复:“我天天都跟百万富翁在一起。”安东尼·罗宾笑了一下说:“问题就在这里,我天天都跟亿万富翁在一起。”

原来,这些成功的秘诀被一次一次的传诵着,成功对于成功的人来说似乎是件轻松的事。关键就在于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有时候还需要一些勇气。

要和成功者在一起,同时要阔别那些没出息的人。在你成功之前,你身边可能有80%的人都是不甚积极,不太成功之辈。要想告别这些人,就需要一种“百金买房,千金买邻”的远见和勇气。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孟母搬家的目的就是要和有德行的人在一起,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大卫·马克特兰博士做了多年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选择的“参考团体”是决定这个人未来的最大因素。

每个人的参考团体就是这个人认同的,并与之不断来往的,和自己同性质的团体。

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个参考团体,它对一个人评估自己及环境的态度有着重大的影响力。那些积极而支撑孩子的父母,会激励自己的孩子重视自己的才能。

大卫·马克特兰博士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做事方式总是被周围的人影响着。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找并且吸引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由于和他们有很多共同点而认同他们,他们就是我们的参考团体。

当我们进入学校,学校和同学就成了我们参考团体的成员。当我们走向社会时,我们的校友与工作伙伴就成了参考集团的成员,随着时间的不断累积,我们会在心里塑造出自己的形象,我们会采用和这些人雷同的价值,态度,行动,思想,意识形态及信仰。

由于参考团体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必须要和消极的人保持间隔,并且有意地避开那些我们不尊重,不爱慕,不想和他们一样的人。对于我们愿意花时间来往的朋友,我们一定要严谨的进行选择,因为这些人会对我们的思想,人格以及将来的成功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想成功就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核心的原因就是参考团体的作用。博恩·崔西就曾经说过:不论你在现实中还是在想象中,你习惯相处的那些人,会对你的目标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果你想“与鹰共飞翔”,你就应该和你所知道的最好的人为伍。

“和你所知道的最好的人为伍”,5年以后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要成功就必需和成功的人在一起,这一亘不变的定律至今仍然在起作用。

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所谓“共振”是指: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会在心里塑造出自己与自己相似的人的形象,会采取和这些人相同的价值、态度、行为、思想、意识形态及信仰。因此,善于发现并转化他人的长处,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如此,在静观中获得远见,借人之智,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