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虚心多学,才能提升自我
“虚心学习”虽然说的是一件事,但其中包含了两个状态。首先是虚心,然后才能学习。虚心其实是一种心态,如果心里面装得满满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那么再多的知识也装不进去,再好的学问也接受不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杯心态”。
如果想不断的提升自我,接受更多的知识,首先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使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也要当作自己尚有诸多不懂,甚至抱着归零的心态,做到虚怀若谷。只有心态上“虚”了,身体上才能“弯”,思想上才能允许我们接受更多的知识,行动上才能做到不耻下问,使我们不断进步。
曾经有一位医术非常高明的老医生,收了一个年轻的医生做徒弟,并且留在诊所内帮忙看诊,年轻的医生聪明能干,逐渐成为老医生的得力助手,老医生理所当然地是年轻医生的导师。
师徒二人合作的很愉快,来诊所的病患者也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单凭老医生一个人已经应付不过来了。为了避免病患等候时间太久,师徒二人决定分开问诊,年轻医生诊断病情比较轻的患者,病情较重的由师父出马。
就这样实行了一段时间,医生徒弟的挂号数量明显增加,师父的挂号数量开始减少。老医生也高兴地认为:“小病都医好了,看大病的自然就少了”。直到有一天,老医生发现,有几位病患的病情很严重,但是挂号的时候并没有挂自己的号,而是挂了徒弟的号,这让老医生感到有些蹊跷。
好在师徒二人的感情很好,彼此十分信赖,所以老医生并没多想,更不至于怀疑徒弟从中搞鬼。但是这种现象一致持续着,而且越来越严重,徒弟的房间门庭若市,而老医生的房间却是门可罗雀,这下师父真的坐不住了。
老医生向一位心理医生请教:“为什么大家不找我看诊?难道他们认为我的医术不高明吗?我可是远近闻名的名医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心理医生没有马上回答老医生的问题,为了解开他心中的疑团,心理医生决定实地考察一下。
心理医生装作一个普通的病人去挂号,挂号的护士对待患者很公平,并没有偏向师父或者徒弟。于是进入了问诊的环节,这时心理医生发现,在问诊的过程中,医生徒弟的经验虽然不丰富,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所以问诊时非常仔细,虚心地问这问那,慢慢地研究推敲,跟病患的互动沟通比较多。而且态度非常亲切,让患者很容易接受。
而老医生这边,情况正好相反。由于师父的经验丰富,看诊速度很快,往往无须病患开口多说,他就知道问题在哪里。在态度方面明显没有徒弟亲切,由于资深加上专业,使得他的表情显得有些冷酷,仿佛对病患的苦痛渐渐麻痹,缺少同情心。看到这里,心理医生基本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了。
是医生师父的医术不够高明吗?不是的,问题就出在做事的态度上。医生徒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时,都能保持一个虚心好学的态度。这个心态让他能够放下架子去面对患者,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就诊机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多了,他的医术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大家,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
朱棣文是美国华裔物理学家,他是一个典型的学者,既有美国人外向大方的性格,又有着中国人谦虚随和的优点。正是因为他的虚心好学的态度,还有孜孜不倦的研究,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他得奖的那天上午,斯坦福大学为他的获奖举办了一场临时记者招待会,校长盛赞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朱棣文却特意更正说:“不,我只是一位普通的物理学教授。”当记者希望他发表一下获奖的感受时,朱棣文说:“对于这次获奖,我深感高兴和荣耀,因为我的研究得到了肯定。我能得到这个奖,只能说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当我想到还有这么多比我杰出的科学家都没有得奖时,我心里就会觉得十分惭愧。”
当天下午,学校的师生们为朱棣文举行了一场庆祝会,朱棣文感谢人们的祝贺,他说道:“斯坦福大学有着出色的学术研究环境,培育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我只是其中较为幸运的一个”。当有学生问道,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朱棣文说:“我的成功离不开我的父母和家庭,我生活在一个人才辈出的家庭,在整个家族中至少有12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大学教授职位,生活在一个人才众多的家庭中,我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笨蛋。”
朱棣文的成功多少要得益于父母的成功教育,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在那样一个不一般的家族里,周围优秀的人总是能够给他做出榜样,让他及时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虚心并且好学逐渐成了他的求学作风。这种虚心以求的态度加上勤奋的工作,让他成为家族里最出色的一员。
我们都是从无知到有知,而学习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事情。无论我们学到了什么程度,虚心的态度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虚心才能让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如此,才会容纳更多未知的事物。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倚仗着自己的权势、贤能、年长、功劳、交情来发问,都是孟子所不回答的。求教于师门之下,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切磋学问,教学相长,因此,一旦掺杂了贵、贤、长、勋劳、故旧等外在的因素,就会心有不专,求学不诚,又怎么能有所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