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将来我们会怎样
17733500000027

第27章 海上城市

十多年前,国际海洋博览会在日本冲绳开幕了,谁能想到,中心会场不是设在陆地,而是在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大型海洋建筑物里。日本民众和来自五大洲的海洋专家以及旅游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前往参观,在6个月的时间里,观众达200万人之多。

这个展览馆长104米,宽100米,高32米,位于离岸400米的冲绳海滨,通过海桥与陆地相连。展览馆是一座半潜式海洋建筑物,有水下和水上两大部分,中间用大型立柱联接,排水量高达28100吨。水下船体能提供巨大的浮力,支撑着庞大的水上船体。展览馆还设有水中观察窗,配上明亮的海中照明,观众可以观赏美丽的水下世界。

展览馆内十分宽敞,能同时接待2000多人,冷暖空调设备齐全,馆内气候如春,舒适宜人。另外还有发电、供水、污水处理以及其它生活服务设施。观众无不赞叹:这是当前举世无双的海洋建筑,简直是一座独立的海上小城市!

随着海洋开发的扩大,人们不仅要在深海建设矿山、开采石油,大型核电站和海水淡化联合企业也将建在海底。但是这些厂矿企业的工作人员,如果每天上下班时需要往返于陆地和近海,甚至远洋深海之间,那该多么麻烦和浪费时间啊!

再说,海洋企业开采的原料、生产的货物,也应有个中转站,然后源源不断地运往陆地。于是科学家们就产生了建立海上城市的设想。

第一种设想是在水下矿山附近建一个城市,它的直径约1000米。每座楼房中的一部分建筑建在水上,另一部分建在水下。整个城市能居住5000~10000人。城市中央,除了绿树成行、花草吐芳的绿化区以外,还有港口码头供运输船舶停靠,远处的平台可供直升飞机起降。

海上城市的另一种设想,是建在离海岸较远的公海上。它是直径约800米的圆形建筑物,周围有坚固的混凝土防波堤,以阻挡海浪冲击。水上部分除道路、花园、电影院、体育场之外,还有商店和工厂。深海开发出来的矿物、海上收获的水产品,就在这里加工或装船外运。但居住区很特别,是圆形的多层建筑,在水面以下,直到30米深处,每幢“楼房”的中央都有电梯和楼梯通往城市的水上部分。

目前,美国正在离夏威夷群岛不远的太平洋上修建一座海上城市,它将建在高70米、直径27米的钢筋混凝土“浮船”上。“浮船”内计划设立发电站和淡水装置,上面有一个平台是直升飞机停机坪。这座“海上城市”竣工以后,将有10多万居民乔迁“新居”。

日本也准备建造海上住宅,并提出了“云霄都市2001”的海上城市计划。建造地点计划在千叶县的东京湾。内,这是一栋地上500层、高2001米,可以容纳30万人的海上城市。它的总建筑面积为1100万平方米。由于这座海上城市与内陆隔离,那里的水电、下水道以及其它公共设施,都将自给自足,其中自来水将以海水淡化等方式供给。与外界的联络将通过海底的隧道铁路、公路以及航行于海面的高速轮渡解决。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学家和海洋专家,正在制定许多宏伟、新奇的海上城市规划。有人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有1/10住在海上建筑物之中。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有着许多离奇动人的神话和传说,而海上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将使“海底龙宫”的幻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