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宝藏在哪里
17732700000026

第26章 克里姆林宫地下藏书

在莫斯科的红场的周围,有一处红色的建筑,克里姆林宫。

12世纪初的时候,基辅大公国的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一处低丘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克里姆林宫。一开始的时候是木墙,1367年改为石墙。

让山姆教授吃惊的是,克里姆林宫所在地起初的时候还很荒凉,建好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建好后,这里逐渐发展为城市。

克里姆林宫的西面是亚历山大花园和无名烈士墓。现在又修建了马涅什地下商场和广场,与花园浑然一体。

在这里,喷泉,雕塑随处可见。

无名烈士墓则显得庄严肃穆,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人们。新婚伴侣都要来这里献花。墓碑上的长明火,自点燃一直燃烧到今天。墓碑上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外国领导人来,都要到这里来献花。

在二战时期,这是一个希特勒天天做梦都想摧毁的地方。有一次,德军只在莫斯科上空胡乱扔下了一些炸弹,便草草收兵。而克里姆林宫几乎毫发未损,安然无恙。据当年参与那次轰炸的纳粹飞行员后来回忆说,他们根本找不到要轰炸的目标,克里姆林宫完全失踪了。

克里姆林宫如何“人间蒸发”呢?原来,苏联军事决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伪装方案。首先,他们改变了克里姆林宫醒目的颜色。因为从空中鸟瞰时,莫斯科市内建筑顶部呈现出的颜色主调是红色和褐栗色。而克里姆林宫正面建筑的亮黄色以及内部建筑顶部的绿色让它非常抢眼。于是,这些建筑被漆成了与莫斯科整体风格一致的红色调。围墙上的塔楼和教堂圆顶都被漆成黑色。同时,还用颜料和粉末消除了教堂金顶上的闪光。

他们又把克里姆林宫围墙内的大部分建筑伪装成各式剧院,部分建筑被蒙上了布,宫殿塔楼上的红星和教堂上的十字架等明显的标志物也被蒙上了护套。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另一个地方,一个假克里姆林宫一夜之间竣工完成了。假克里姆林宫的周围还仿制了红场和马涅日广场的部分轮廓,以混淆敌人视听。

就这样,克里姆林宫从德国人的视线中“消失”了。

克里姆林宫不仅是现在俄罗斯的标志之一,而且有着很多的传奇故事。

赫赫有名的伊凡雷帝,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藏有大量的珍贵书籍和重要文件,这一说法既流传于民间,也记载在书本上。但遗憾的是,亲眼见过的人却很少。虽然从16世纪起就开始有人进行探索,然而时至今日,所谓伊凡雷帝“书库”仍是欲穷底蕴而不能的一个谜。

伊凡雷帝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可能是真实的。这主要是从有关弗恩修道院的修道士马克西姆·克里柯的传说而得知的。据说这是一大批非常宝贵的古代抄本,其数量之多,足以抵得上一个图书馆。

克里姆林宫广场上的斯巴斯克塔楼。克里姆林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旅游者必到之处。现在的红场是1485年至1495年兴建的。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墙的一侧。

这批书籍从何而来呢?

据说,是伊凡雷帝从他的祖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和祖母索菲姬·帕妮奥洛克丝那里继承来的。索菲娅是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康士坦丁鲁斯十一世的侄女。她来到莫斯科时,曾从帝国的皇家图书馆里带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古代抄本。无疑,这些都是稀世的珍本。

那么,这些稀世的珍宝藏于哪里呢?没有人能够回答。

对书库的命运,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克里姆林宫发生火灾的时候,这批藏书可能被烧毁了”,有人说“这些书全移放到莫斯科大主教的图书馆,后来好像都散失了”,还有人认为,“伊凡雷帝的藏书确实存在,有必要对克里姆林宫进一步探索”。

后来,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对克姆林宫地下做了两次调查,但并没有发现秘密场所。

但科学家索伯列夫斯基院士却认为,虽然搜寻失败了,但不能断言伊凡雷帝书库就不存在。他深信,这个谜总有一天会解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