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故事与趣味
17728200000041

第41章 “功罪石”的来历

广东新会崖门艮州湖,有一块从水中挺拔而起的巨石,这就是有名的“功罪石”。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兵穷追宋帝至新会崖山,年幼的宋帝走投无路,由丞相陆秀夫背负蹈海,殉难于这块巨石附近。当时率元兵的主帅是宋朝降将张弘范,他不知羞耻,竟在巨石上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历史功罪总是有人评说的,后来在这块巨石上出现了这样一首诗:“沧海有幸留忠骨,顽石无辜记汉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终究在人间!”此后,许多爱国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来此游览,题写爱国诗章。明代有一位不知名的文人在张弘范的石刻前头加了一个“宋”字,这样,原来张弘范的石刻便变成“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位一字之师只用一字,便把张弘范背主卖国的卑鄙嘴脸勾勒出来了。

近代著名文学家苏曼殊,曾在新会住过些时日,作过一幅《崖山奇石图》,章太炎在画上题了陈恭尹的一首诗,诗曰:“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云雨至今悲。一声杜宇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愧向苍苔读旧碑。”这幅字画被后人称为“崖山三绝”。1962年,田汉也来崖门游览,并挥书了“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可见,这块巨石成了历代文化人借以评述历史、赋诗明志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