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故事与趣味
17728200000132

第132章 年号和庙号是怎么回事

古代封建帝王在位时有年号,死后有的帝王有庙号,这年号和庙号是怎么回事呢?

年号是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自古以来,一直到辛亥革命为止,我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纪年方式,而是根据皇帝在位时所取的年号来纪年。例如:清朝爱新觉罗·福临在位时就取“顺治”作为年号,在位的第一年叫“顺治元年”,在位的第二年叫“顺治二年”……

古代封建帝王中,最早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刘彻当上皇帝,取年号“建元”,这一年便是“建元元年”。刘彻在位的50多年中,共取了11个年号。

古代帝王中,大多数皇帝在位时只用一个年号,也有的皇帝用几个或十几个年号,这些皇帝常常根据自己在位时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遇上祥瑞喜庆就更改年号。

历史上在位时用年号最多的皇帝是唐朝的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唐高宗李治在位的34年中,用了14个年号,而女皇武则天在位的15年中就用了13个年号。武则天更换年号是随心所欲,如公元692年是她七十寿辰,这一天,武则天心血来潮,就将“如意”年号改为“长寿”年号。

从汉武帝刘彻开始,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先后共用过700多个年号。有时,前后几个君主用过同一年号,比如“太和”年号先后有五个君主用过。由于年号的重复使用,给后人在推算历史事件中带来一定的麻烦。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才取消了用年号纪年,改用民国纪年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用公元纪年。

庙号是封建帝王死后,在祖庙里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如明朝皇帝朱元璋死后,庙号叫明太祖;崇祯皇帝死后,庙号叫明思宗;清朝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死后,庙号叫清世祖。

古代封建帝王在位时都有年号,但死后不一定都有庙号。如三国时魏国皇帝曹髦,在位时年号是“正元”、“甘露”,因曹髦反对做司马氏的傀儡,率兵攻打司马昭,被司马昭所杀,死后就没有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