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故事与趣味
17728200000122

第122章 “兵谏亭”是怎么得名的

在西安游览骊山名胜时,可以见到在骊山半腰西绣岭“虎斑石”处的“兵谏亭”。这“兵谏亭”是怎么得名的呢?

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张学良所部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十七路军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杨曾先后在西安、洛阳、临潼多次向蒋介石痛切陈词,都遭到蒋的断然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包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华清池附近的宪兵和蒋介石卫队的武装,蒋介石闻枪声由住处五间厅仓皇出走,匿藏于虎斑石隙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捉住,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0年后,1946年3月,胡宗南等人发起,在这里修建起高4米、宽2.5米的钢筋水泥亭子,美其名曰“正气亭”。这显然是对蒋介石的吹捧,是对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亵渎。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这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人民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了。1986年12月7日,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又易名为“兵谏亭”,并用蓝田美玉制成“兵谏亭”匾额悬于其上。这既尊重了历史,又考虑到统一祖国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