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区是区域经济的具体组织形式,也是经济区划的结果,经济区划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主观划分。每个经济区都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并在全国经济中承担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不同社会生产发展阶段,划分经济区的原则有所不同。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对一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实践证明:若没有系统的、科学的经济区划,势必助长人们单纯地用行政区划来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按行政区范围去组织、管理经济,而不能自觉地按照各经济区的特点及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产力布局。因此,针对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一个省相当于西欧一个国家的国情,及我国经济区划尚未普遍进行,经济区划工作尚薄弱的实际情况,开展经济区的相关研究,科学地划分经济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区的内涵及性质
对经济区的内涵,当今学术界的认识颇不一致。经济区是指经济上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某一地域空间,在这一地域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连续性和同类性。经济区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可以被认识的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们可以利用被认识的规律来干预经济区的运行和发展方向,并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经济区,既不同于自然区,也不同于行政区。
自然区是指自然特征基本相似的自然地理单元(如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黄土高原),经济区是指以城市为核心地域经济综合体(如沪宁杭地区、京津塘地区等)。一个大的自然带可以包括几个经济区,同时一个大的经济区亦可跨越几个自然带。一个是自然综合体,一个是经济综合体。因而自然区与经济区完全属于不同性质的地域单元。
自然区与经济区之间也存在一定关系。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开发利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为前提。没有自然界,就谈不上开发利用,更谈不上劳动地域分工与经济联系。而要开发用,就得治理保护,只有把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生产发展,保持生态平衡,才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而在经济区划的过程中,除社会经济因素外,亦要考虑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相关性。例如将一个流域(太湖流域)划分在同一个经济区之中,有利于统一开发利用与综合治理,将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区(如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划分在同一个经济区之中,有利于统筹规划与区域环境的全面治理。将沿海地区与大陆架岛屿(如上海与舟山)划分在同一个经济区之中,有利于对港湾和港口的综合开发与建设。将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与加工工业区(如安徽与上海)划分在同一个经济区之中,有利于分工协作与横向联系。
由此可见,虽然自然区与经济区属性不同,划分的依据各异,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与经济区的界线并非一致,但是有些局部地区有相互吻合的地方(如东北地区)。
所谓“区划经济”就是指“行政区划经济”。行政区,是国家为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区域,也就是相应的地方政府所辖的区域,又称行政区域,简称行政区。我国现实中的行政区是一种行政管理区域与经济管理区域相统一的行政——经济区。一方面它是一级行政区,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级经济区。这就是形成了所谓的行政区划经济。它强调了边界的刚性约束,限制了各个行政区划之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自由流动,致使各个行政区划经济单位出现“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型布局模式。
行政区划经济是以区域内经济的分割为根据,经济区与行政区的性质和任务不同。行政区实质上是属于上层建筑,是国家地方政权管理下辖的地区划分。经济区则不同,他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行政区划的着眼点是以经济为主,兼顾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经济和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区划的着眼点是以经济为主,主要从事经济联系合理性出发,而兼顾社会历史及自然因素。各级行政区为了行政管理方便起见,特别强调纵向联系,而且要求有明确的区域范围。经济区划则不然,为了实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特别强调横向的经济联系,而且由于大、中、小经济中心在地区分布上星罗棋布,在经济联系上纵横交错,因而各级经济区的区域范围必然是相互交织或部分重叠的。
行政区与经济区虽然存在上述许多差别,然而也有其一致性。因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发展不能截然分开,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机构,不仅掌管政权,并有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何况1949年以后根据经济建设和民族区域自治的需要,政府对原有行政区划不断进行调整,因而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适当结合亦有可能。如目前在一部分省份实行“以市代县”的做法,就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做到逐步结合的一种形式,不论在发挥城市的核心作用,或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已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果加以适当调整,即可为基层经济区的基础。凡此种种都说明在我国经济区划过程中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可能地结合起来,不但必要也有可能。当然,我们强调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仅具有相对意义,并非一概迁就原有行政区划,而要从实际出发。
行政区和经济区分别是区划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最终表现形式。区划经济和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转变为市场,行政区划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政府主导型的区划经济向由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力。所以,在我国经济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区的类型
由于经济区划分的目的、任务不同,经济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经济类型区
以某一经济现象的客观分布为对象的经济区划,所划的区域即为经济类型区。这类经济区强调内部一致性和区级差异性原则,根据一定的指标,将特征相同的地区划成一个区。如资源分布区、加工区、经济发达区、贫困落后地区、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经济类型区的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可以连成一片,也可以互不衔接,交错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类型区覆盖全部国土,如我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也有的类型区只分布在局部地区,如我国的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少数地方。
(二)部门经济区
对国民经济某一产业部门经济活动的地域划分,形成部门经济区。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某个地区来讲,可能有利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发展,而不利于另一些经济部门的发展。通过部门经济区的划分,揭示各地区发展条件与发展要求间的矛盾,使每个经济部门都尽可能地在对它有利的地区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部门经济区的划分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分类标准不同,因而部门经济区具有不同的种类。通常分为综合部门经济区和单项部门经济区两大类。前者如工业区、农业区、运输区、商业区等,后者如农业区中的畜牧区、林业区、粮食区、棉花区,以及工业区中的冶金工业区、机械工业区、轻工业区等。
(三)综合经济区
对国民经济全部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地域划分,形成的区域为综合经济区,即通常所说的经济区。它是相对完整的地域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综合经济区与部门经济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划分,后者则是对国民经济某一产业部门的划分。综合经济区和部门经济区的主要差别在于,经济类型区以区内一致性为特征,而综合经济区则以区内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前提,以经济联系为纽带,以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和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一定任务为主要特征。
综合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综合体,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不同,在综合经济范围内,又曾出现经济协作区、经济行政区、城市经济区几种类型。
(四)其他类型经济区划
其他类型的经济区主要包括经济协作区、整治区、开放区等。这些经济区虽然一般也是多功能的,但是与综合经济区以及流域经济区相比,又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它们的功能各异,且又比较特殊。如经济协作区是以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为目的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开放区的功能主要是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市场,促进开放区的经济发展并进一步通过吸引和辐射功能带动周围地区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其次,这些类型的经济区都是属于非覆盖或重叠性的经济区。非覆盖是指它们只覆盖了全部国土的一部分,如各种开放区、开发区等。重叠性是指同级经济区在地域上可以相互重叠,并不是非此即彼,如各种形式的经济协作区就是如此。这两种情况都与一般经济区划的一般原则要求相悖。第三,这类经济区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层次的划分。
1.经济协作区。
经济协作区是横向经济联合的一种形式,是在各区域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在国家的统一计划指导下,由各级政府组建、自愿参加、地区分工协作而形成的区域,它以发挥各区域的经济优势为基础,以价值规律为指导,既平等互利,又相互竞争,从而促进商品流通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技术进步和人才、信息的交流,促进资源的开发和资金合理投放,促进地区分工协作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
建立经济协作区的指导思想是:平等互利;扬长补短;依托城市;为企业服务。开展区域经济协作,既要自愿互利,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和计划指导。
2.整治区。
整治区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类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的区域。划分整治区的目的在于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加以解决。
如果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严重问题,就可以说这个区域的经济有机体是病态的,它们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如经济增长缓慢、长期高失业率、人口外迁等等。但是不同区域存在的问题往往又是不相同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表象的不同,可以分成四种类型的区域,即贫困区、萧条区、拥挤区和边界区等。①贫困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绝对落后的地区。这类地区存在着经济结构落后,区内失业率(包括显性失业、潜在失业等)高,人均收入水平低,科技教育文化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公用事业设施残缺,人口大量外迁,资金大量外流等一系列问题。②萧条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过去曾经发达甚至高度发达,而今相对落后的地区。这类地区大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开放,存在着产业结构老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失业率高,地区经济与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口外流等一系列问题。③拥挤区,是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发达的地区。这类地区历史上长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从表面上看,地区经济高度繁荣,就业率高,人均收入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潜在的问题是,由于产业、人口过度集中,地区规模急剧膨胀,致使出现各种外部不经济现象。④边界区,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这类地区,区域经济问题往往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国防问题、文化问题相联系。各国政府除针对非经济问题采取非经济方式解决的措施外,通常还对非经济问题采取经济方式解决。
3.开放区。
开放区是为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国家有重点有步骤地选择某些地区实行有利于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而形成的区域。我国的开放区从对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的优惠政策以及涉及经营管理自主权等方面来衡量开放度,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①一般开放城市与沿边、沿海经济开放区。②经国家批准的在开放城市设立的若干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某些与经济特区相似的政策,只是地域范围较小,自主权也不及特区大。③经济特区,享有较多的特殊优惠政策,并拥有相当独立的行政权。④保税区,是在国境内划出一块易于管理的边境区域,让货物进出免领进出口许可证,免征关税,但尚需接受海关的监督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境内关外”。
4.开发区。
开发区是为了加速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政府划出一片土地,集中开发建设,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和较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前来开发土地、产业或当地的优势资源。按其不同的开发目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与开放区密切结合的开发区,如经济特区的开发区和开放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均具有开放区和开发区的二重性,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开发目标。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选择在智力密集区周围交通方便的地域,主要以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科技人员,把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其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③资源开发区,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前来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包括矿产、能源和农业资源等。④一般开发区,由地方政府提供土地使用权低价转让等优惠条件吸引投资,开发房地产或其他产业,有的无明显的开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