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价值投资的中国式守望
17659600000039

第39章 我的几次成功大预言(1)

我是专事趋势研究分析的,尤其是对中国经济进行大趋势研究分析的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我出版了第一本争议性专著《走出山坳的中国》(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以来至今,我的趋势预测分析成果累累。除了上述《走出山坳的中国》以外,代表作《亚洲怎么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全景透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世纪之争——中国: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中国经济:崩溃还是成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起点上》(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大财五年:抓住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以及《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都是中国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图书,它们的出版为我对过去发生或正在发生,并还将发生的中外一系列经济大事件的正确预测作了有力的佐证:——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有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经济学术讨论中,《河殇》、《山坳里的中国》曾经因为它们的悲观论点而在国内外洛阳纸贵。几乎就在同时,我写下了那本著名的《走出山坳的中国》的书,驳斥悲观派对中国经济“盛世危言”式的描述。就在这本在国内有着影响的代表作里,我成功预言中国经济还将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这艘航空母舰非但不会像国内外那些悲观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要下沉、要崩溃,而且还会全速前进。我在书中指出:“本书的作者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地提出:21世纪将最终形成‘中国世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以平均9%以上速度发展,按照对中国和目前经济总量世界排名前九位的未来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预测,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12年超过德国,21世纪20年代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本世纪50年代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跃上世界之最,‘一览众山小’。”

自1995年《走出山坳的中国》出版以来中国经济十多年的走势,有力验证了我当时孤独却非常前卫的观点。我在书中预测的中国经济总量的“赶超“进程甚至在年份上都和现实非常吻合。事实是: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12年、21世纪的20年代和50年代虽然还没有到,但时间将进一步证实我在书中描述的观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危机是在该年7月最先在泰国发生的,然后迅速向周遍国家及地区蔓延,危机波及之广、危害之惨烈,令全球震惊。由于是世界大题材,我很快就关注起亚洲金融危机来。1998年年初,我的《亚洲怎么了:亚洲金融风暴全景透视》一书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就在这本开全国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先河的书中,我放言美国经济行将猛烈下挫。同年年中,我因为本书出版的缘故,应邀在上海东方电视台财经频道作客,表达了同样观点。就在我上述图书出版不久,从2000年起美国经济危机便成为21世纪初世界最大的新闻主题之一。美国著名硅谷热引发的21世纪初美国经济危机和倒退是其中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从这场危机开始,国际上开始流行起“美国打一个喷嚏,全球就伤风感冒”的说法来。这一次美国经济和股市金融危机一直影响了21世纪最初前5年的全球经济。

2004年,就在中国股市处在最低迷的时候,我的《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新起点上》一书在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我在书中写道:“本书的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内生性变量不断增加,要素生产率和全民发展指标稳步提高,重大经济结构性转型日间突出。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的成长周期。我们已经感到:中国经济正运行在增长性长波轨迹上,一轮气势磅礴的股市反转大行情正向我们悄然逼近。”

“中国正在兴起新一轮的经济景气周期,如果你不知道中国已经,或正在兴起的大事,那你就等于坐失一次长期参与分享中国经济上升时期发展大红利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本次扑面而来的大牛市概念不仅是过去14年里发生的局部牛市,行情不超过3年,而且是更大级别,却又不同于过去的大牛市概念,它的时间超过5年,甚至可能超过10年,达到一代人时间。”

“大牛市的到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牛市初期甚至非常折磨人,股市即使具备了所有牛市条件,也仍需要若干契机,这里面也有很多偶然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大盘在反复走高的过程将伴随着市场主力的不断高位宽幅震荡,但每一次主力意图明显的高位洗盘都意味着诱空,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获取更多长期锁定的战略筹码。只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趋势不变,大盘振荡攀升的趋势将一直不会改变。因此,前进中的股指回抽所造成的短期背离在中长期走势中必将得到不断充分修复。中国股市在未来历程中也将发生各种大小波折,但这些波折将成为进一步推高中国股市健康规范发展的动力源泉。”

“如果投资者从现在起就进行前瞻性的、周密的战略布署,买入指数基金并长期耐心持有,不拘泥于股指短期的涨涨跌跌,那么,到2015年,当中国股市攀升到历史颠峰的时候像美国、日本和香港股指一样,中国股指攀升到万点大关不是梦,你会惊异地发现,你手中的所有股票早已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届时,‘倍乘效应’将造就像你这样的大富豪。”

呐喊是需要勇气的。可在2004年股市还万马齐喑的当时,我却感到太势单力薄了,呐喊也至此被淹没在一片“中国股市崩溃”的嘈杂声浪中。连我的许多经济学同仁在当时也对我“股市大拐点”观点大不以为然,说我是“痴人说梦话”。其实,《大拐点》书稿在2004年5月已经完稿,在征求出版时因为被出版社普遍不看好而几经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