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17573500000007

第7章 小心谨慎,得意而不忘形(2)

曾国藩是文章高手,他以理学为积淀,宗法桐城派文风,风格雄健刚劲,自成一家。他对于政治的敏感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奕,发动宫廷政变,囚禁了肃顺、端华等顾命八大臣。不久,端华等被处死,曾国藩闻讯大惊,在日记中写道:“骇悉赞襄政务怡亲王等俱已正法,不知是何日事,又不知犯何罪戾,罹此大戮也!”其心中惊惧之情由此可见。

肃顺是满清中较为开明的大臣,就是他鼎力推荐曾国藩,营救左宗棠的,他幕中的王苎运、郭嵩焘都与湘军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肃顺一党被灭,曾国藩一则为慈禧的狠辣震慑住,另外也预感到事情不妙。此际,胡林翼、左宗棠等心腹建议他自立,以免受人所制。

但慈禧也不傻,她知道如果对曾国藩不好,肯定会激起事变,此时清廷内忧外患,无法顶住太平军、湘军的双重打击,亡国是指日可待的事。为笼络曾国藩,她下令嘉奖,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统领四省军政,全权指挥平定太平天国大计,并加授协办大学士。曾国藩成为清代封疆大吏兼大学士衔之第一人。在此厚待之下,曾国藩明白慈禧还是明白人,自己不会有性命之忧,这才心安。但他由此也知此人不易对付。当接到任命封赏谕旨时,他不喜反忧。他在日记中写道:“余近浪得虚名,亦不知其所以然,便获美誉。古之得虚名而值时限者,往往不克保其终。见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

针对如何上奏,他与幕僚们计议多日。后来奏请撤销总领四省军政的权力,朝廷不允,曾国藩也只好从命。曾国藩不久再次上奏朝廷称颂慈禧“英断”,为“自古帝王所仅见”,其实也只是为了保住慈禧对自己的信任。曾国藩在仕途上总是谨小慎微,但仕途风波总是伴随着他。攻破天京后,太平天国灭亡,又到了兔死狗烹的时候,此时有几位御史开始制造舆论,攻击曾国荃纵兵抢掠,谎报战功,甚至牵涉到曾国藩。一时朝野鼎沸。曾国藩知道这是慈禧的手腕,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以退为进,劝曾国荃退隐,裁撤湘军,这才使形势稳定下来。

曾国藩还善于从历史上的经验中学习处世之道,在总结历代权臣结果时他发现,权位往往是致祸之源,尤其是兵权。秦朝的白起,西汉的韩信、彭越,明代的蓝玉,都是因兵权过重、声望过高而被杀的。曾国藩手握十几万重兵,足以推翻满清,更为朝廷所忌。

所以灭太平军后,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裁湘军,但同时却保留了淮军,仍据有实力。这就是所谓的曾僵李代之计。

不能太有权,但亦不可无权。无权则任意受人宰割,悔则晚矣。有人劝曾国藩激流勇退,曾国藩不听,也是同样的考虑。也正亏了他这种谨慎态度,才得以善终。倘若追寻其居高位奥秘所在,不过一“慎”字而已。但道理人人能知,真正做到的,古今又有几人?

4.藏锋圆通,含而不露

俗语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无非是表明人们对名声的重视。大多数人都有功名之心,也正是因为功名之心,人们才会拼搏奋斗,为取得功名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失去了生命。

但是,在求功名的过程中,人们的表现方式各异。有人认为要想取得功名,就得向外人证明自己有才。于是,他们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标榜自己的实力。没有赏识者的时候,他们仍然会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类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庸才,便选择了炫耀自己。结果为此遭到的反感、忌恨远远超过了自己需要的赏识。

曾国藩遍读古书,深谙锋芒毕露招祸患的道理。他常以古人为鉴,检点自身,生怕自己因为露出锋芒而遭忌受挫。

所以,有人说,曾国藩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其深谙藏锋的道理。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一个人的成就有大小,小者或可从困勉铢积寸累得来,若成就大业,只靠辛苦强学还是不行,尤必有超人的领悟天才,才能相济为用。曾国藩说:“器有洪纤,因材而就,次者学成,大者天授。”

关于才德,曾国藩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司马温公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揖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以此为衡可矣。”

曾国藩的见解颇为独到,洞察了德与才的相互关系。他认为,有才无德,便会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最终会自食恶果。

曾国藩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解,正是吃了很多苦头后才体味出来的。

曾国藩的前半生,处处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忌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但三个月后曾国藩伸手要权,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同时各方面的舆论认为此次曾国藩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对他发出种种指责与非议。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及至复出,为人处世不再锋芒毕露,日益变得圆融、通达。

平定太平军之后,曾国荃在攻陷天京后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此外,清政府对曾国藩也最为担心,惟恐他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所以既想让他早离军营而又不让其赴浙江巡抚任。无奈,曾国藩称曾国荃病情严重,开浙江巡抚缺,回乡调理。很快清政府便批准了曾国藩所奏,并赏给曾国荃人参六两,以示慰藉。而曾国荃却大惑不解,愤愤不平溢于言表,甚而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以发泄其不平,致使曾国藩十分难堪。曾国藩回忆说:

“三年秋,吾进此城行署之日,会弟甫解浙抚任,不平见于辞色。时会者盈庭,吾直无地置面目。”

所以,曾国藩只好劝慰他,以开其心窍:

“弟何必郁郁!从古有大劳者,不过本身一爵耳,吾弟于国事家事,可谓有志必成,有谋必就,何郁郁之有?”

“隐”是为了在暗处出击,或者保身护体,等待时机。急于求成的人最难以克服的弱点就是不管时间、地点、场合的表现自我、自高自大,不懂得龙蛇曲伸之道。

曾国藩藏锋的典型事例很多。同治三年(1864)天京攻破,红旗报捷,他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即有谦让之意,尤其是裁撤湘军,留存准军,意义极为明显。不裁湘军,恐权高震主,危及身家。如裁淮军,手中不操锋刃,则任人宰割,因此他叫李鸿章按淮军不动,从自己处开刀。

曾国藩藏锋的“龙蛇伸屈之道”,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锋芒引伸为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地。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分很高,但切记要含而不露,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有了这把保护伞,何愁事业不成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于是有些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都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和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得罪旁人,旁人便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锋芒就是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

古今多少人,他们目光短浅,急于求成。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表现的机会,一旦表现,则力求做到淋漓尽致,恨不得将心掏出来给别人看。殊不知,他们犯了激进的毛病,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如果自己有才,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赏识,有时候还会让掌权者产生妒忌,如曹操妒杨修之才,炀帝妒薛道衡之才。如果自己无才,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极力自我表现,无异于班门弄斧,拙笨之处暴露无遗,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处世中,有人锋芒毕露,有人藏锋露拙。曾国藩则属于后者,他虽有才干,却不轻易外露。毕竟,才华横溢会遭人忌恨和打击,最终导致事业上的失败。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锋芒毕露必将处处碰壁,不露锋芒则能保全自身。君子爱物,取之有道,欲得功名,也该如此。

5.不慌不忙,稳重当头

曾国藩一方面执着追求功名富贵,一方面又力求从“名利两淡”的“淡”字上下工夫,讲求谦让退却之术,为人也极为稳重。在曾国藩的日记、书信中,曾多次谈及“重”,无论是在为官之道,军事战略,还是取才标准上,都极看重一个“重”字。

曾国藩常说:“稳重行事,有胜无败。”稳重行事,就要谨慎,计划详密,戒除鲁莽,这样才能冷眼旁观、抓住关键,一击便中要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心静之后,才能头脑冷静,理清脉络、胸有成竹。表现在外,即是沉稳威严、不急不躁、不愠不火。曾国藩对“静”字认识极深,内心自然克制一些浮躁,因而才有他谨言慎行、不苟言笑的威严容仪。

曾国藩的形象,他的门生故吏都有过描述,共同的一点,是都强调他“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重”字是他最突出的仪表特征。

曾国藩容止持重,一则由于家风,其祖父的“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而曾国藩一直将祖父当作心中楷模,行动言语无不仿效。二则由于理学,理学主张修身,在仪容上有一番特殊的要求。曾国藩师从儒学大师唐鉴后,唐鉴告诫他,读书以《朱子全书》为宗,为学只有三门:义理,考核、文章;修身要内外齐抓,要“整齐严肃”。唐鉴所说的“整齐严肃”即是“重字诀”的根本内容,曾国藩原来说话较快,且喜多说,这正是“重”字大敌,于是他从“谨言”开始,重新打造自我,其容止风范也由此大变。

曾国藩行为举止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行止重厚,稳如铜鼎,神态威严,震慑人心。这表明他志向高远,毅力坚卓,因此能遇难而进,扫荡天下,统驭万众。

曾国藩将“重”字提高到非常高的境界。咸丰十年(1860)四月,他给李续宜写信说:“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此处之“厚”,即“重”字之意。把“重”视为人生根本的,恐怕只有曾国藩一人而已。

与“重”字相反,曾国藩认为“轻薄”是最应戒除的。咸丰十年五月,他又写信给李续宜,说:“大抵激之而变薄者,吾辈之通病。此后请默自试验,若激之而不薄,则进境也。”他还说:“由厚趋薄易,由薄反醇难。”读书人毅力不坚,一旦遭受重大挫折,便往往趋于偏激、轻薄,曾国藩所以谆谆告诫,正是要他们坚定不移,不要因为世变而走上邪路。

曾纪泽与其父相反。他说话太急,行动太急,曾国藩认为这是“轻”字之病,定要痛加纠正。在家书中,关于此方面的就有10封左右,不厌其烦,屡屡告诫。

咸丰九年(1859)十月十四日,曾国藩引祖父和自己为例,教诲曾纪泽继承祖父之风,以重纠轻:

“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戒之。”

此后,几乎每年,曾国藩都会训诫一两次。

曾国藩的“重”字还表现在其军事方略上。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个功罪鲜明,成就极广的人物。曾国藩的发家,主要靠湘军;他的功和罪,也大多和湘军有关。他所组建的湘军“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既为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不朽功勋,又为中国走向近代、走向世界起了巨大的作用,其功之大,是难以有人匹敌的。

曾国藩用兵,极其稳健。他对曾国荃说:“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这种战略战术在他的日记与往来书信中多次出现,我们也可以从其作战过程中明显的看出这一点。

曾国荃在围攻江西重镇吉安时,曾国藩曾经为他写下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后来这一句对联成为曾国藩和太平军作战的指导原则。不但在战略思考上,如他认为“迪安(李续宾)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同时在具体战术(扎营修垒)上,无一不体现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