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17573500000004

第4章 广结人缘,网罗天下(1)

1.广交师友,谨慎为先

对于一个人来说,朋友的影响是很大的,好的朋友可以帮助自己成功,而坏的朋友则会阻碍自己成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广交良师益友,而远离那些狐朋狗友。

曾国藩的处世经可以说是他广交朋友的处世经。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个不朽,都是在朋友的砥砺和影响下取得的。因此,他深知选择朋友的重要性,无论什么时候,都十分在意交朋友,特别是那些德才兼备之友。

曾国藩在踏出湖南之前,除郭嵩焘、刘蓉等,没有结识几个对他以后人生有特别重要影响的人。但他对交友已经有了些自己的看法。他在1843年2月17日从北京写给弟弟们的一封信中就嘱附他们要只获取明师的益处,别受恶友危害!还说:他自己少时天分不算低,后来整日与平庸鄙俗的人相处,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心窍被堵塞太久了。等到乙末年到京后,才开始有志于学习诗、古文和书法。

曾国藩对于当时的友人感到很不满。越到后来他越觉得好朋友的重要和不易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国藩由此感到交友不可不慎。

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曾写道:“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在曾国藩看来慎交友的原因是“相友可知人”,“习俗染人”。他曾这样说,看到你的朋友,就可知道你的为人,朋友的好坏,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一个人在世上若有几个好朋友相互帮助和交流,生活和事业就可能有好的局面,相反,若交了坏朋友,受到坏习气的影响,生活和事业就可能出现坏的局面。所以人才总是一批一批的出现,在某一个时代人才辈出,在某一地区人才辈出。这并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比另一时代的人更杰出,这个地区的人比另一个地区的人更优秀,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或这个地区的人团聚在一起,相互激发,相互砥励,才出现了一个令人钦慕的群星灿烂的好局面。所以,要了解一个人,不一定非得观察这个人,只要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了。这就是“相友而知人”。

古时候楚国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给人看相十分灵验,名声大得连楚庄王也知道了,把他传召到了宫中。庄王问他,“你是怎样给人看相的?怎样能预知他人以后的吉凶呢?”他回答说,“我不会给人看相,不过是从他所交的朋友来判断他的未来。一般老百姓所交的朋友,如果是孝敬父母,尊兄爱弟,不违法纪者,那么他家就会一天一天兴旺起来,所以可以断定他日后必有福,这就是所说的好人。一般当官的,如果他所交的朋友讲信用,重德行,那么他就会帮助君王做出许多有益于国家的好事来,所以便可以判定他能升官,这就是我说的好官。君主圣明,大臣贤能,如果君王有失误,大臣们会当着您的面直言劝谏,那么国家就会一天天兴盛起来,君主也一定会受人尊敬,这样的君王才是好君王。我不会给人看相,只不过能够观察他所交朋友的情况。”

《史记》说:“不知其人,视其友。”实在是经验之谈。虽然你是好人,若是交了坏朋友,也不得不时常防备别人也把你当成坏人,于是影响了自己的事业,或是无辜坏了自己的名声。

古人说:交友贵多,树敌务少。但这也要看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了。如果是贤友,志同道合,互通有无,共同促进,那当然是多多益善;如果是顽徒,志趣低下,见利忘义,那显然是不可多交、深交的,甚至应断交。

由于对交友于人一生贤良与否的深刻认识,使曾国藩更加自觉地去接近那些品学兼优的朋友。

他在写给家里的书信中,曾介绍过当时所结交的部分朋友: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唐镜海先生、倭仁前辈,以及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数人;穷经学理者,则有吴子序、邵惠西;讲习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朱廉甫、吴莘畲、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余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要结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从曾国藩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谈起良师益友时是多么兴奋!良师益友在曾国藩的事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有给他出谋划策者,有赏识提拔者,有危难之时两肋插刀者,从各个角度烘托着他的事业。因此,他比别人更深刻他体会到:“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慎交朋友,贵在专一,注重品德修养,交友时严于待己,宽以待人,以诚相交,这些都是曾国藩的交友之道。

2.相交以诚,大度宽容

在结交朋友和与朋友相处时,以诚待人、大度宽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结交到好朋友,让好朋友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增添动力。

曾国藩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怨天,不尤人。认为如果“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凡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最终也不能立己达己,历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这点。所以,曾国藩一向主张“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曾国藩奉行的“待人以诚”的品德集中体现在他正确地处理与左宗棠的关系上。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氏恃才傲物,自称“今亮”,语言尖锐,锋芒毕露。左宗棠只比曾国藩小一岁,但他屡试不中,科场失意,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左41岁,才入佐湖南巡抚张亮基,当了个“刑名师爷”。

左宗棠颇有识略,又好直言不讳。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败于靖港,投水自尽未遂,回到省城,垂头丧气,左宗棠责备曾国藩: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何必出此下策?使得曾国藩无言以对。可见其语直,并非没有情分。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闻父丧,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他不待君命,舍军奔丧,是很不应该的,湖南官绅对此也哗然应和。这使曾国藩颇失众望。第二年,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特登门拜访,并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为联,求左宗棠篆书,表示谦抑之意,使两人一度紧张的关系趋向缓和。曾国藩的大度待人还表现在他对左宗棠的保举上,尽管左宗棠在很多事情上与曾意见不合,但他认为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甚至于说左“深明将略,度越时贤”,终使左能够一展抱负,成为近代着名人物之一。

曾国藩求才心切,因此也有被骗的时候。有一个冒充校官的人,拜访曾国藩,高谈阔论,议论风生,有不可一世之气概。曾国藩礼贤下士,对投靠的各种人都倾心相接,但心中不喜欢说大话的人。见这个人言词伶俐,心中好奇,中间论及用人须杜绝欺骗事,正色大言说:“受欺不受欺,全在于自己是何种人。我纵横当世,略有所见,像中堂大人至诚盛德,别人不忍欺骗;像左公(宗棠)严气正性,别人不敢欺;而别人不欺而尚怀疑别人欺骗他,或已经被骗而不知的人,也大有人在。”曾国藩察人一向重条理,见此人讲了四种“欺法”,颇有道理,不禁大喜,对他说:“你可到军营中,观我所用之人。”此人应诺而出。第二天,拜见营中文武各官后,煞有介事地对曾国藩说:“军中多豪杰俊雄之士,但我从中发现有两位君子式的人才。”曾国藩急忙问是何人。此人举涂宗瀛及郭远堂以对。曾国藩又大喜称善,待为上宾。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暂时让他督造船炮。多日后,兵卒向曾国藩报告此人挟千金逃走,请发兵追捕。曾国藩默然良久,说:“停下,不要追。”兵卒退下,曾国藩双手捋须,说:“人不忍欺,人不忍欺。”身边的人听到这句话,想笑又不敢笑。过了几天,曾国藩旧话重提,幕僚问为什么不发兵追捕。曾国藩的回答高人一筹:“现今发、捻交炽,此人只以骗钱计,若逼之过急,恐入敌营,为害实大。区区之金,与本人受欺之名皆不足道。”此事足见曾国藩的远见与胸襟。

大度本身就是一种魅力,一种人格的魅力,那不仅是对自己缺点的正视,而且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做人和交友能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就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赖,博取人们对你的支持和真诚相助,事业就有成功的希望。

曾国藩虚怀若谷,雅量大度之举,深深影响了他的同僚。李鸿章就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为人处世也处处大度为怀。

由于李鸿章身居重要位置很长时间,他的僚属都仰其鼻息,而政务又劳累过度,自然不免有傲慢无理的地方。一次某个下官进见他,行半跪的礼节,李鸿章抬着头,眼睛向上拈着胡髭,像没看见一样。等到进见的官员坐下,问有何事来见,回答说:“听说中堂政务繁忙,身体不适,特来看望你的病情。”李鸿章说:“没有的事,可能是外面的传闻吧。”官员说道:“不,以卑职所看到的,中堂可能是得了眼睛的疾病。”李笑道:“这就更荒谬了。”官员说:“卑职刚才向中堂请安,中堂都没有看到,恐怕您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只是您自己反而没有觉察到吧。”于是李鸿章向他举手谢过。

相交以诚,大度宽容,不仅使曾国藩自身增加了人格的魅力,博取人们对他的支持和真诚相助,对周围的人产生了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也使曾国藩少树了许多仇敌。

3.以恕待人,不求全责备

历史上有不少事例说明人要以恕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

西汉末年,刘秀与王郎对阵。刘秀势弱,其部下有不少人暗向王郎写投靠信,并诽谤刘秀。后刘秀攻破邯郸,杀王郎,缴获不少文书,其中得其部属私通王郎信章有数十件,刘秀看也不看,召集众将当众焚烧,并说大家可以自此安心。刘秀以“恕”字稳定了队伍,消除了贰心。

春秋时楚庄王宴会上,风吹烛灭,黑暗中有人趁酒意调戏楚庄王的爱妃,不料被折断帽缨。楚庄王听爱妃诉情,却不动声色,说:“今天高兴,我们要一醉方休。谁的帽缨没折断,谁就没尽兴,我会处罚他的。”结果所有人都折断帽缨,这才再次点烛,大家畅快痛饮,一场风波被遮掩了过去。后来楚国攻打郑国,有一名武将特别勇猛,鼓舞起全军士气,一举制胜。这位猛将就是当初被折缨之人,他是要以勇报德。

恕不仅可以受到人们尊敬,还可以免灾,宋太宗时吕蒙正中进士不久就做了参知政事。有天早朝有人暗暗指责他不够格,他装没听见。有同僚要为他追查说此话者,他说:“如果我知道这个人的姓名我会耿耿于怀,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不追究此事,与我也没有什么损失。”正是凭随和宽容大度,吕蒙正成为一代名相。

曾国藩所提倡的“恕”,中心内容是《论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如果想得到什么,就要考虑到别人也会想到什么,推己及人。曾国藩说:“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反过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来就有某些短处,倘若苛刻要求,恐怕无人可以成为朋友,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恕”字的一个关键作用,就在于容人之短,甚至是在旁人看来不可容忍之事。韩信未出名时,在闹市上曾被人逼迫从胯下爬过,称为“胯下之辱”。后来韩信成为名将,汉代开国元勋,不但未找这些人报复,反而召他们来任以官职,其“恕”字精神实为旁人所不可及。曾国藩读到此处,赞赏不已。他以此为例告诫部下,称韩信之举为“豪杰之举动也”。

唐朝名将郭子仪是曾国藩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曾多次提及。除了郭子仪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外,曾国藩对他的“恕”字精神也深为折服。郭子仪的祖坟为人所掘,他不但不报仇,反而引咎自责,并未追究。曾国藩称此“是名臣之度量也”。

韩信和郭子仪都是曾国藩心向往之的模范,他自己在办事过程中,也以此二人为榜样,容人之短,与人为善。这在他的用人政策上表现得最突出。

三国蜀相诸葛亮足智多谋,惟独在用人方面存在“端严精密”的偏见。他用人总是“察之密,待之严”,要求人皆完人,“明察则有短而必见,端方则有瑕而必不容。”他对一些确有特长,又有棱有角的人才见其缺点而不重其长处,结果使其无法得到重用。魏延长于计谋而“不肯下人”,诸葛亮就将其雄才大略看作急躁冒进,始终用而不信;刘封勇猛,诸葛亮患其难以驾驭就劝刘备借上庸之败除之。如此求全责备,许多官员谨小慎微。诸葛亮临终才觉蜀地将少才寡,却还不肯省悟是自己的过失。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手中无一勇一卒。而当时湖南已有江忠源、罗泽南、王鑫三支湘勇,各有一定势力。曾国藩却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协调各部的行动。湘军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曾国藩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满族人塔齐布、蒙古族人多隆阿、四川人鲍超等也受其重用。这些都得益于曾国藩坦荡的襟怀和识才善用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