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17573500000023

第23章 造名造势——练就空手道,借力成大事(4)

势力一旦形成,别人就不易进入。就像自然保护区一样,在保护区内外人不得涉足。

想涉入也是不大可能,因为洋人认准了胡雪岩,不大相信不相干的来头。

所以江南制造总局曾有一位买办,满心欢喜中接了胡雪岩手中的一笔军火生意,却被洋人告之,枪支的底价早已开给了胡雪岩,不管谁来做都需要给胡雪岩留折扣。

综合胡雪岩经商生涯看,其突出特点就在他的“借势取势”理论。官场势力、商场势力、洋人势力和江湖势力他都要,他知道势和利是不分家的。有势就有利,因为势之所至,人们才马首是瞻,这就没有不获利的道理。另一方面,社会上各种资源散溢着,就像水白白流走一样,假若不敢蓄积,就也无法形成一种力量、一种走向,也就无法获利。由于有了这种凡事超出别人一截的眼光,胡雪岩才能步步得势,进而因势取利,水到渠成。

7.把自己的智慧变成钱

以智慧谋钱,也是成功借力的一种方式。胡雪岩是一个“用智慧生钱”的高手。他在自己事业的初创阶段,其实是身无分文,就是因为他知道如何“把智慧变成钱”,他的事业,也就一项接着一项地“变”出来了,他才成为了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

纵观那些成大事者,他们或许没有学者之类的智慧,但他们却能驾驭金钱,有聚敛金钱的智慧,有通过金钱去役使学者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没钱可以变有钱,没有“智慧”可以变有“智慧”。这时,难道我们能说这种智慧不是财富吗?

中国传统商人有以“一文钱创天下”的志向和能力,但也知道,完全靠自己一文钱一文钱地积累,这个发家过程无疑会十分漫长。因此,跳过最初资金积累阶段,直接由借贷——负债经营入手,便成为传统商人的经营捷径。

胡雪岩要开办药店,在和刘不才商量药店事宜的时候,他一开口就是“初步我想凑十万银子的本钱”。这个“牛皮”可是吹得有点大了,因为当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十万银子在什么地方。虽然郁四说过愿意入股,但他已经帮了自己很多忙,再让他拿钱出来,他也就只好卖田卖地了。

不过,这也没有难倒胡雪岩,他脑子一转,便找到了为药店筹集资本的两个主意:

第一步,他可以向杭州城里那些为官不廉、中饱私囊已经被“喂”得脑满肠肥的官儿们来筹集资金。于是他准备回到杭州,先攻下杭州抚台黄宗汉。在这兵荒马乱之际,开药店本来就是极稳妥的生意,又有济世救人的好名目,说不定黄宗汉肯从他极饱的宦囊中拿出一笔钱来投作股本。如果攻下黄宗汉,另外再找有钱的官儿们来凑数,也就容易多了。

第一步如果成功,第二步也就好办了。胡雪岩接下来要让官府出钱来为自己开药店。

刘不才有专治军队行军打仗容易发生的时疫的“诸葛行军散”,祖传秘方,配料与众不同,其效如神。胡雪岩准备与专管军队后勤保障的“粮台”打交道。粮台虽不上前线打仗,但事实上却什么事都管,最麻烦的就是一仗下来料理伤亡,所以粮台用药极多。先采取只收成本的方式给军营送“诸葛行军散”,或者有捐饷的,也可以让他们以“诸葛行军散”代捐,指明数量多少,折合银子多少。只要军营的兵将们相信这药好,就可以和粮台打交道,争取承接为粮台供药的业务。药店可以把药卖给他们,药效要实在,价钱比市面便宜,还可以欠账,让粮台本人公事上好交代。而既然可以欠账,也就可以预支。除“诸葛行军散”之外,药店可以弄到几张能够一服见效与众不同的好方子,譬如刀伤药、辟瘟丹之类,真材实料修合起来,然后禀告各路粮台,让他们来定购,领下定购药品的款子,正好可以用来发展药店生意,这一步一走通,药店不就可以滚雪球般的发展起来了吗?还用愁什么药店的本钱!

商务经营,开办实业,都需要本钱。没有资金,必将寸步难行,天大的本事,再好的机会,都将是一句空话。立志在商场争雄的人,不能不会为自己筹措资金。当然,为自己筹措资金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最稳妥的方式,大约也就是有多少资金,做多大的计划,凭着自己的惨淡经营,从少到多地慢慢积累。不过,即便愿意自己慢慢积累资金而不同意胡雪岩所采用的方式的人,大约也不得不佩服胡雪岩招术的高明。像这样凭借他人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的筹措资金的方式,确实是棋高一着!

金钱与智慧孰轻孰重?其实,两者之间也没什么矛盾:活的钱是不断生利的钱,比死的智慧即不能生钱的智慧重要;但活的智慧比死的钱更为重要。从胡雪岩实际经营活动角度来解释,我们都能有一个胡雪岩的谋钱术答案:

智慧只有融入金钱之中,才是活智慧,钱只有融入智慧之后,才是活钱;活的智慧和活的钱千丝万缕,因为它们本来就是鱼水不分,它们同样都是结合体。

8.因势功成,腾飞添翼

心理学家阿德娄宣称:人类最奇特的特征之一,是那种可以把减号变成加号的能力。借势就是“把减号变成加号”。可以这样说,借势对于成大事的作用,犹如羽翼之于飞鸟。

社会是人群的集合,无数个体的竞争之力汇合起来,构成巨大的社会力量。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非凡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努力,必须寻找一切成功的契机,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借为己用。

借势而起,借力而发,对胡雪岩来说轻车熟路。不少人,希图以一己之力摇旗呐喊,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真正高明的人必然是顺流而行,借势而行。许多人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是懂得借势的缘故。胡雪岩为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向洋行借款成功,就是借势而行的结果。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本的第一个人。而在他之前,清朝政府还没有向洋人借款的先例,当时的官府明确规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贷款。曾是军机首领深受朝廷器重的恭亲王就曾拟向洋人借银一千万两用于为海军购置军舰,朝廷的批复却是:“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朝廷重臣恭亲王的碰壁,甚至让一向果敢又决断的左宗棠对向外商借款能否获朝廷批准也常常心存犹豫。

胡雪岩却不像左宗棠那样看待向洋人借款一事,他认为此一时,彼一时,同样是向洋人借款,那时要办断不会获准,而此时要办却极可能获准。因为形势已经变化了,这是时势使然。一则那时向洋人借债买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难,朝廷官员中的大多数人不以为然,恭亲王独木难支,亦开始打退堂鼓,自然决不会再去借洋债。而此时洋人已经看出朝廷镇压太平天国,收复东南财富之区的信心和决心,自愿借款以助朝廷军务,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断然拒绝。二则当时发展军务并不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向洋人借款买船仍然可以暂缓。此时朝廷认为发展军务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镇压太平天国。为军务所急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会言听计从,批准借款申请。三则此时领衔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权倾朝野,且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而深得内廷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之事,其分量自然不一般,朝廷也自然应当颇为重视。抓住机会,借助这三个条件形成的大势,向洋人借款不办则罢,一办准成。

事实也确实如胡雪岩分析的那样,朝廷批准了向洋人借款事宜。

“与其待时,不如借势”,这里所说的势,是指那些对于促使事件的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恰逢其时、恰在其地,几好合一,对于事件的成功能够起积极作用的机会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时、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其功于一役”的合力。这里的“时”即能够促使事情成功的有利时机。所谓“彼一时,此一时”,同样一件事,时间不同了,条件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彼时去办,也许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办成,而此时去办,可能“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事”是指具体要进行实施的事情。在处理事情时,我们应认识到: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想办就能够办成,彼时却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在条件不具备时,则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成功。

乘时和借势是成大事的重要因素。由于时和势常常处于变化之中,时而有利,时而不利,这尤其需要借势成事者审时度势,超前判断,在形势变得即将对己有利时,抢先出手,方能抢占先机,进而借势掌握全局,最终实现成事之效。

9.借招牌赚大钱

生意场上,求名是为了求利。名气做响了,“金字招牌”擦亮了,生意也就自然会兴隆起来。这就是所谓名至实归。胡雪岩深谙“先赚名气后赚钱”的各种奥妙,因此开创一项事业之初,他总是把如何做名气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把名气做大,就能把生意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