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17569500000008

第8章 注目(7)

安妮宝贝:《眠空》是可以用写作的方式给予,给予读者,给予陌生人,给予他们一种可参考的生命体验和领悟。也是我在《自序》中写过的,“我意识到与这个世间,与诸多读者,与从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之间的一体性。愿意分享我所知所想的一切,即便它微小琐碎,但来自内在的真实与思考。表达和阅读,得以触摸到深处的自己,并相互发生连接和印证。这种印证,有时在我与‘我’之间,有时在我与‘你’之间。他人文字是一种启发、借鉴、对镜自照。它们也会在有感应有因缘的生命之中,播下漂流的小小种子。这是美好的相遇”。这本书的文字大部分来自我的日记和笔记。

问:对粉丝而言,你写的每句话可能都非常有共鸣,有感同身受之感,但对一般读者而言,可能看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怎么都是“心灵鸡汤”啊?都是零散的片段的思想的记录。你对此怎么看?

安妮宝贝:我的书只要喜欢的人喜欢就可以了。其他人的看法怎样我不关心,也无须关心。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都会有自己对一本书的理解和评价。让这些自然发生就可以。

问:这本书最满足读者好奇的是,你终于写了自己可爱的女儿,而母亲的部分,其实你之前一直都有写过,但母亲、孩子和你一起旅行的画面,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动人的,是什么原因,让你特别愿意和大家分享这个部分的生活和心情的?

安妮宝贝:任何一个写作者,写小说都可以拿出想象力尽情虚构。但散文无可避免的涉及到自己的真性情,这就是散文特有的挑战。以往的散文,我都有写过自己的家人,包括自己的童年记忆、故乡、往事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生命组成的部分,是不可回避的。

问:每一次看你写父亲的话题,都觉得含着很深的情在字句里,我不知道你写的时候是不是每次都会有哽咽之感?至少我读的时候,会在画面感极强的文字里,感受到某种浓烈的爱、无助、伤感以及莫大的失重感。正如你说的,自己身上的某些能量,会因为父亲的离去,而被抽去……

安妮宝贝:这个话题我在几本书里都有提及。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块重要的记忆。

3.写作于我,不是倾诉,是一种思考和记录的过程

问:你日常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每天固定的写作计划是怎样的?

安妮宝贝:我会写作、散步、练习瑜伽、处理家务。有时看电影,买花、阅读、学习……诸如此类。如果有写作的计划,我会拨出时间专门集中完成。

问:如果以年为单位的话,你会给自己设定目标吗?

安妮宝贝:我没有目标。我每年会有几件自己确定想做的大的事情,基本是在写作、旅行、学习的内容上。

问:这么多年来,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好的习惯坚持下来了?

安妮宝贝:保持行走,保持阅读,保持思考,保持观察,保持觉知,保持记录。

问:你会看固定的哪些杂志?会关心哪些影视剧?最火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你会立刻追看吗?

安妮宝贝:不看报纸,看两三本文艺类摄影方面的杂志。不看电视。

问:在你最想倾诉的时候,除了写作,你还会做些什么?

安妮宝贝:我没有什么需要倾诉的。写作对我来说,也不是倾诉,是一种思考和记录的过程。

问:就你的写作而言,你之前的文字貌似自传性的部分比较多,你在写作、旅行中寻找自我,很有青春期叛逆之感,而最近几年的文字呢,则淡定平和许多,你觉得这十年来,你内心经历的改变表现在哪里?

安妮宝贝:早期作品,如《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在创作上对我来说,基本上如同是一种写作的准备,一种练习,能挑出来的瑕疵不少,但内在的激情也比较受年轻读者的欢迎。《莲花》开始,写作应该是真正的成熟了,有一些理想主义和颓废的色彩在,但开始思考很多问题。《春宴》是我至今所写过的应该是最好的作品,但遭受误解比较多,一些人读不出它内在蕴藏的种种表达。《春宴》之后,觉得自己走到了更宽的路上。

问:我非常喜欢你在穿衣打扮以及待人接物上的某种形式感,比如爱棉麻、喜刺绣、见朋友会送花,或者有朋友第一次见面送花给你,你也是感动惊喜。还有,与朋友吃饭喝茶,你自己也是表现得很是郑重其事颇有仪式感,对此,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安妮宝贝:我觉得人应该慎重专注地对待一些事物,这会培养自己的恭敬和端正的心绪。

问:年龄对你来说会有压力吗?你会做哪些对抗时光老去的事情?

安妮宝贝:没有压力。但会有一些急迫感,想抓紧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问:发现你非常喜欢独自散步或者跑步,这对你是健身方法还是整理自我内心的方法?

安妮宝贝:我有时跑步,有时散步和做瑜伽,爬山也是喜欢的。

问:你对物质的欲望有强过的时候吗?比如,会买名牌衣服和包包吗?因为从你的文字里,你貌似对这些很无感的样子?

安妮宝贝:我对物质欲望没有太多兴趣。不买名牌。

4.多次采访写成《古书之美》

问:《古书之美》是你与着名藏书家韦力就古书的方方面面进行对话,你们一起下江南寻访已被历史湮没的古代藏书楼,有采访,有真人实录,为读者回顾古书百年嬗变的历史。那么,能否谈下你们合作的缘由?

安妮宝贝:我比较习惯做采访,也喜欢做采访。古书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现在的人关注或了解不多,所以推广这个内容,让他们有所接触,很有必要。我自2011年秋天开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与韦力进行了多次对谈,录音文字达三十万字之多,最后精简整理成五万多字,所谈话题不仅有“藏书,古书形态、古代用纸、藏书印、善本”等涉及古书的内容,还有韦力自己所发生的故事,

问:这样一本书,可能会比较小众,但意义重大。你对此产生热情及动力的原因,是什么呢?

安妮宝贝:美的珍贵的事物,应该推广。即便接受的人少,但这个事情值得做。

问:你自己的藏书量有多少?收藏的方向是怎样的?你的私人阅读受哪些作家的影响比较大?

安妮宝贝:我阅读哲学、艺术、心理学和宗教方面的书比较多。基本不看当代作品,小说也不太阅读了。

问:我发现你对有历史感的物品热情度很高,比如瓷器,比如刺绣,比如古式家具,等等。我想知道的是,你对这些有岁月感的东西,为什么如此沉醉?

安妮宝贝:天性里我对旧的老式的事物都有一种热爱。

5.新一年会写新小说

问:接下来在写作上会有哪些计划?

安妮宝贝:会写新的小说。如果有好的选题,也会做专题采访。

问:很多人表示你是散文的写作高手,但就小说的驾控能力而言,似乎尚欠火候,你对此怎么看?

安妮宝贝:每个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评价。有些读者喜欢我的小说胜于散文。

问:其实你的文字画面感非常强,有想过将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吗?如果会的话,第一个会选择哪部作品?

安妮宝贝:这个顺其自然就可以,如果有比较合适的制作对象出现,当然可以。

问:你对中国当下的严肃文学创作有哪些观察?

安妮宝贝:我对当下的文学没有太大兴趣,没太多观察,没有看法。

问:众所周知,你是时常登陆畅销作家排行榜前列的作家,你对“写作致富”这件事看法如何?

安妮宝贝:致富跟写作之间没有联系。没有人可以专门以致富目的去写作,他即便想也实现不了。这种评价体系本身也有问题。

【安妮宝贝百度百科】

安妮宝贝,原名励婕,1974年7月11日生,浙江宁波象山人,着名作家。曾任职于中国银行、广告公司、网站、杂志社等。1998年起发表小说,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至今出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摄影图文集、随笔集《告别薇安》《蔷薇岛屿》《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眠空》等各种着作。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冽,拥有大量读者。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更被引介到越南、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其作品风格在漫长时光的磨炼下有很大变化,其《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和《彼岸花》让人感觉随意、慵懒、漫不经心却又丝丝入骨的颓废与悲伤。自从父亲去世,有所思省,写了《蔷薇岛屿》一书。后来经历数年心渐渐成熟,不再沉醉于稀薄幻觉,变得清淡有节制,例如《素年锦时》和《眠空》。但安妮宝贝本人心目中的转折性的小说是《春宴》。于她而言,这部浓烈而又清淡的小说是极其重要的(可见于《眠空》),正如在她心目中,小说是更具力量的。  与杨照先生见面多次,在香港、广州、东莞三地听过他不同主题的讲座,见过他在500人以上的演讲现场用动情平静的语气讲述其人生故事,谈村上春树,说台北文化,貌似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工作,便出口成章口吐莲花句句有词,极具文艺范。我们也曾一起吃过饭,他会在你不预设的情况下送自己签名的书,看着你惊喜的表情,然后温和地微笑。看过他的诸多文字,看他在《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给女儿爱的书写》里与女儿之间充满深情的温柔互动,字字句句间都是一位父亲深切的爱。看他在《迷路的诗》中对少年时代的杨照的真实回望,穿越时空,他用冷静且不乏激情的笔墨,重现青春时候的自己与那个特殊的时代。杨照的文字江湖,值得每一位读者长久注目。我选取了他两个讲座,一个有关自己,一个是众所周知的村上春树,透过杨照的视角,看更大的世界,与他非同寻常的价值观。

杨照:摩羯座的村上春树,文字里有不老的青春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出炉之后,村上春树无疑是国际文坛除了门罗之外的热点人物,他在呼声最高的情况下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再次当了一回“陪跑者”与“酱油王”,让粉丝既难过又惋惜。不过,虽然失落诺奖,但读者从未因此而远去,他的新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在日本上市时就以一周热销100万册的惊人销量打破村上三年前的长篇《1Q84》一周销售70万册的纪录。该小说在中国由新经典文化推出,首印量高达50万册,中国读者追捧者众。村上春树的热度与魅力到底在哪里?他本人及作品为什么能够保持持久、旺盛、不老的生命力?2013年10月26日晚,中国台湾着名作家杨照先生现身广州方所,为现场观众解读村上春树的不同面向,谈“浪漫的村上春树与强悍的村上春树”。杨照先生从村上春树的星座入手,切入村上30余年的写作人生,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村上。

一、新长篇《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1.这并非一部写实小说,里面隐藏诸多典故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青春时人们受到伤害后起初会刻意掩盖,总想忘却,但随着时间流逝,才能一点一点打开封印,开始正视创伤。创伤越大,能克服它的人就越成熟。”他的最新长篇《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正是作者从后青春的角度对青春的一次重新审视和回溯。该书不但情节曲折扑朔迷离,突显作家炉火纯青的成熟创作和深度思考,同时也是历经创痛蓦然发现后的了悟,是村上对“后青春”反思的人生寓言。正如村上近期所言:“这是继《挪威的森林》之后的第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我感到必须写百分之百的现实,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尽管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但作家杨照在当日的讲座中表示,《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并不是一部写实小说,作者写的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事情。同时,他强调,这本书中有非常多的典故,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浪漫主义大师、着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巡礼之年》贯穿全书始终。李斯特细腻、复杂的音乐和小说中人物的心境和心路历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既有悠扬的青春基调,又具有深沉的哲思。“《巡礼之年》这组钢琴音乐,每一首都有其主题,比如其中一首‘乡愁’,描写一种奇特的情感,有时候我们到田园或者乡间,感受到的不是放松而是忧愁,一种无法说明的面对大自然的忧愁,这首曲子与贝多芬的《第六号田园交响曲》有相互对照的作用,贝多芬呈现的是来到乡间所感受到的喜悦,而李斯特则呈现出一种来到乡间所感受到的忧愁,这两首曲子需要对照着聆听。大家对《巡礼之年》了解得越多,就越会知道村上春树为什么会在书中选择这首曲子。除了音乐上的这个着名的典故之外,还有一个典故就是,身边的人姓名里面分别有红、蓝、白、黑、灰、绿(依次分别是赤松、青海、白根、黑埜、灰田、绿川等六人,均是有色彩的人,唯独多崎作是没有色彩的)等不用的颜色,这完全不是写实小说的手法,而是寓言小说的路子。作为一个典型的摩羯座,村上春树从来不写没有特定用意的东西,这种有关颜色在姓名里的典故,来自19世纪最迷人的作品《浮士德》,我有充分的把握,他在书中讲的灰田与钢琴家绿川的那段故事,其实就是在讲这个小说,其主旨就是说一个‘将灵魂卖给魔鬼的人’。”杨照在现场多次强调,希望每个人在读《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之前,能够多点了解李斯特的人生,李斯特的《巡礼之年》,以及19世纪的名作《浮士德》,只有将这三个方面了解透了,读村上的新作,会有更深的理解,会有探险的乐趣,会有更深层次的阅读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