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17569500000030

第30章 回望(6)

周华健: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蛋壳文化”,就是有一个壳把你和社会隔离开了。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小孩子喜欢一天只对着电脑,在人群之中也永远是戴着耳机,他听不到别人的声音,这种隔离和我们那代人小时候跑到屋顶上玩完全不一样。你看王家卫的电影,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人在屋顶上聊天,旁边挂着几件衣服,摆两个旧家具,感觉非常浪漫,而描写现代的电影呢,只能是《无间道》那样把人从屋顶上丢下来了(笑)。

问:很多人还是喜欢现场听你唱《花心》《朋友》这样传唱度高的歌曲,你几乎每次都唱,有烦的时候吗?

周华健:现场我很容易被观众的热情说服,他们喜欢《花心》《朋友》,我当然要唱给他们听。人家说,你总唱这几首不烦啊?我说不烦,反倒觉得越唱越有味。

组“纵贯线”只为刺激创作

问:滚石曾是华语乐坛原创的大本营,但现在却委顿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你对此有怎样的感触?

周华健:我和李宗盛他们经常会聊起滚石的兴衰,大家都非常唏嘘。滚石是个认真的音乐公司,丝毫没有投机的成分,它主导了一代人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非常伟大的。那时的歌迷不会说我是谁的粉丝,而是会这样说——“我是滚石的歌迷!”可没想到现在一切都远去了,难以挽回。

问:除了唏嘘,你有没有去探究滚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周华健:不是滚石做错了什么,而是世界改变了。现在已经没人去买唱片了,因为唱片已经被MP3彻底消灭了,没有唱片公司可以生存。另外,人心也不一样了,那时的我们只想着怎么做好音乐,没有别的羁绊,而现在的艺人首先关心的是我怎么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问:你和同样有滚石背景的罗大佑、李宗盛、张震岳一起合组了“纵贯线”乐队,出于怎样的目的呢?

周华健:有人说,你们三个不火的老男人抱着一个火的张震岳,不就是想捞钱嘛。我想问,要捞钱我们会笨到用这种方式吗?除了我们四个人想彼此刺激,有更新的创作,说实话,我们是舍不得那个时代,舍不得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

问:你现在依然留在滚石,有没有想过离开?

周华健:我入行20多年年,一直就在滚石,没有跳槽过。从现在的行业主流来看,这似乎是很难得的一件事,真的,我还蛮想破一个人在一个公司最久的纪录呢(笑)。

对乐坛现状深感失望

问:作为前辈,你对现在的乐坛怎么看?

周华健:我觉得现在的歌曲传唱度不高,每首歌的生命也就是一两个月。很多歌手都没有声音的辨识度,以至于大家听到的几乎都是一种声音,要么是R&;B,要么是飙高音,拜托,又不是奥运会的跳高比赛,用得着每一首歌都飙高音吗?另外,我觉得现在艺人的量太大了,而市场又接受不了那么多明星,于是很多人出了一两张唱片就“失踪”了。

问:李宗盛说过艺人应该感谢老天爷赏饭吃,似乎你们那个时代的艺人很多都是这样的心态,而现在不少新人却让人有一种很膨胀的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代沟”?

周华健:现在的传媒太发达了,粉丝的威力太惊人了,一夜走红的例子有很多。我们那个时代也有人做明星梦,而现在除了明星梦,还有很多人做星爸梦、星妈梦,家长都这样急功近利,孩子怎么能不被影响。

问:请问你现在最在乎什么?

周华健:掌声还是喜欢的了,毕竟我还很年轻嘛(笑)。原来没想过那么多,这几年重新整理和审视自己,忽然觉得原来我可以唱一辈子的歌。

见过他的疯狂,目睹过他的亲民

周华健的歌陪我走过青春岁月,他的《朋友》几乎是每次聚会唱歌时的必点歌曲,我身边几乎每个人都曾目睹过他在舞台上的风采。访问他时,他与记者可以像一家人一样打成一片,无话不谈且懂得各种自嘲。虽然在歌坛走过多年,但他依然享受唱歌带来的掌声,也曾有失去粉丝不再被关注的焦虑,他够真实,够坦率。一看到歌迷或者镁光灯,周华健整个人就像一团被点燃的火一样,两眼放光,热情大涨,时不时地会唱两句大家熟悉的句子。面对面时,他表情之丰富让人感到“老男人”的萌与可爱,妙语连珠几乎是与周华健聊天的最大印象,肢体语言与表情一样丰富,他的内心,永远住着一个小男孩。

戏骨焦媛

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与我的好友原原一起,看张爱玲名作——话剧版《金锁记》。许鞍华导演,王安忆编剧,焦媛、尹子维主演。

多年前看过《金锁记》,到了剧场,竟然发现自己心里对剧情模糊一片,所以看话剧完全是全新体验,没有任何“期待”的限制。

焦媛演得非常好,真是像个戏疯子一样,热烈得让一般人消受不起。虽然她的表演看似有那么一点过火,但分寸拿捏得尚算精准,相当具有感染力。以至于谢幕时,她还没有从角色中彻底走出,边念感谢词边哽咽着掉泪,看得人感同身受,感慨万千。值得一提的,焦媛的亲密爱人高志森也特意前来,与拍拖十余年的女友共同坐在一起,面对观众,解疑答惑。高曾经说过:“她心中有一团火,一定要时时刻刻烧在舞台上。”她说:“他不会送花,不会甜言蜜语,但他帮我实现理想。”如今的焦媛在幸福中已然从容:“我必须承认我现在的爱情生活是十分平淡的,但平淡是一种心安,就好像是家人般可以百分百地依靠和信赖。狂热的爱情会让一个女人分心,它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摧残你,过程很累人也很消耗人,我不如把我所有的激情都释放到舞台上。”

香港话剧制作精良,舞台简洁,灯光暗淡,外加剧中“下人”时常串场出现,巧妙地营造出旧时代的悲剧氛围。台词已然是张氏范儿,隔着近一个世纪,如今读来丝毫没有隔膜,说的如同身边之事:关于爱之深被情背叛的悲惨命运,关于大龄未婚女青年遭遇的尴尬,关于金钱与地位的诱惑,关于信任,关于长期遗留下来的思想桎梏,等等,都让人有共鸣之处。

深度感慨如今这个时代,对女性而言,真是自由度大了很多。无论何时,幸福是需要自己争取的。

李宗盛,用个唱制造“十宗最”

2006年5月,李宗盛在深圳的演唱会,是我看演唱会经验中最质朴却最感人的一场。在这场名为“李宗盛的感性与理性”作品音乐会上,张艾嘉、周华健、张信哲、梁静茹、罗大佑五大明星前来捧场。整个演唱会高潮迭起,惊喜连连。“音乐教父”李宗盛用自己入行27年的经典音乐,为深圳创造了十宗“最”。

1.最亲切的出场:全新造型亮相

演出在晚上8:10正式开始,之前舞台上三个大屏幕不断播放李宗盛弹奏吉他的画面,引起歌迷叫声连连。圈内人称为“大哥”的李宗盛刮了胡子,穿了蓝花衬衫白色裤子,一副全新形象现身。自我介绍的时候,照样自称“小弟”,然后打招呼说:“20多年没有见,你们都没有什么变化。”随后李宗盛开始从早期的作品唱起。

2.最真诚的表白:讲述落魄的自己

演绎《一个人》之前,大哥李宗盛回忆道,这是自己18岁时写的歌。“当时我是一个在校住宿的专科学生,功课很烂,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于是,我自己躲在房间里写了《一个人》。”在演唱《寂寞难耐》时,他说,关于寂寞的心情,每个人一辈子都会有的,但是自己已经40多岁了,“关于未来不会向谁去交代”。

3.最暧昧的组合:与张艾嘉携手

在被称为“大姐”的张艾嘉出场之前,李宗盛介绍道,“我有三个姐姐,我自己生了三个女儿,我前后左右都是女人,她们对我的创作多少都有帮助。可是张姐,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是我最尊重的人,我一定要站起来亲自迎接她。”

有意思的是,张艾嘉在李宗盛面前百无禁忌。她拿对方开玩笑,逼问对方有没有爱过自己,说他既“浪漫”又“风流”。演唱时两人在舞台还深情互拥。

4.最惊喜的嘉宾:罗大佑不请自来

罗大佑的出现,是连李宗盛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他手拿鲜花,直接冲上舞台,双手献给李宗盛,顿时引起全场尖叫。罗大佑自曝是从泰国赶回来的,特意为李宗盛捧场,并要讲祝福的话。

随后罗大佑还在舞台上号召所有歌迷喊口号“李宗盛,正!正!正!”全场掀起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