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舰载武器
17564500000060

第60章 舰载信息化武器(9)

为了与“保护者”无人艇展开竞争,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最近又在其“黄貂鱼”无人艇(见图6-77)的基础上推出了“银色马林鱼”无人水面艇。作为第2代无人艇,“银色马林鱼”适于执行多种使命,例如情报、监视与侦察,反舰和反水雷,搜索与救援,水上自主巡逻和电子战等,其艇体由增强玻璃纤维制造,全重4000kg,最大航速45kn,最大航程500n mile,续航力24h,有效载荷(包括7.62mm遥控机关枪、多功能高级稳定系统、电视摄像机、红外热像仪、激光瞄准具、目标照射器等)2500kg。艇上装有公司最新开发的自主舵手系统,可以实现最佳转向速度、最佳耗油率、自适应防撞、精准导航和自动调整艇体姿态等功能。艇载武器系统能够昼夜在运动中开火,具有相当的攻防能力。据报道,“银色马林鱼”已于2007年初投入海试。

英国奇内提克公司曾在2003年用两个月的时间临时推出了一种水面无人猎雷艇(由RTK公司的作战支援艇和ADI公司的感应扫雷系统整合而成)并紧急部署在海湾地区,以支持英国海军在伊拉克乌姆盖斯尔港水域的扫雷和航道清理工作。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更为先进的无人艇,拟用先进的基于任务需求的自主式系统取代现有无人艇常用的基于预定航线的控制系统。另外,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还准备与美国海军合作,在“斯巴达侦察兵”的技术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小型、快速、造价低廉且一改刚性充气船型的无人水面艇,用特殊的通信方式使其实现集群协同作战,执行战区的高危任务。

与其他无人化作战平台(如海上无人飞行器、水下无人潜航器)相比,无人水面艇的发展似乎些许滞后,而真正投入海战场实际使用更是尚需时日。但可以预计的是,随着近海作战成为未来海战的主流模式和人们对战争中实现有生力量零伤亡的要求日益迫切,无人水面艇这一新概念的作战平台必将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军事专家认为,作为海上高新兵器领域的一朵奇葩,无人水面艇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和无人飞行器、无人潜航器等协同作战,构筑起一个波澜壮阔的无人化海战场,向世人展示出一幅“无人世界的搏杀”这一精美画卷。

第四节 舰载新概念兵器

所谓新概念兵器,系指采用新原理和新技术、在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效能上明显有别于传统武器、在战争中能发挥特殊作用的高技术武器群体。这类武器在设计理念、系统结构、总体优化、材料应用、技术含量、部署方式、作战样式、战场使命和毁伤效果等许多方面都与众不同,其创新性、奇效性、探索性令人耳目一新,大有“新”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势。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军事大国在继续完善其传统武器(包括核武器)的同时,又纷纷投入巨资,殚精竭虑地竞相开发一些撒手锏式的新概念海上武器,以图实现其独步海洋、独霸世界的目的。这些武器中既有可使敌人飞机战舰瞬间化为灰烬的死光和电火,也有独往独来于无人化战场的多变幽灵,还有可发起闪电般攻击并实现人员零伤亡的冷枪暗器。可以想象,这类新概念兵器一旦投入使用,海战的场面将更加惊心动魄,海战的样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整个军事领域也必将出现一场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革命。

一、电磁轨道炮

电磁轨道炮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动能武器,可以说是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未来型舰载火力装备。30余年来,美、英等国的军事工业界为其实现付出了锲而不舍的努力。

所谓电磁轨道炮,指的是以电能为动力、采用电磁发射技术使弹丸获得高速的发射装置。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在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间放置弹丸,弹丸底部有一可移动的引导电枢,电源开关接通后,流经轨道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与流经引导电枢的电流之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力,从而将弹丸发射出去。

早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人就率先提出了电磁发射技术的概念并因此获得了三项专利。限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滞后,虽然武器专家们进行了长达数十年旷日持久的不懈努力,但电磁轨道炮的研究始终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7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用电磁力将3g重的塑料弹丸发射出去,初速竟达5.9km/s,首开电磁发射技术成功的先河。从此,电磁轨道炮才从概念研究进入试验研究阶段。

人们之所以对电磁轨道炮孜孜以求又宠爱有加,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常规武器(如导弹、火炮、火箭等)无可比肩的卓越技战术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弹丸飞行速度快

电磁轨道炮依靠持续时间极短的大功率电脉冲产生的电磁力发射弹丸,其动能的增量从理论上讲可不受限制,弹丸的初速最多可达每秒数十千米。虽然目前试验用电磁轨道炮因考虑到大气烧蚀等因素而将弹丸速度控制在5km/s以内,但这已是传统火炮的4倍以上。弹丸速度快可以缩短交战时间,提高对机动目标的攻击有效性,增大命中率。

2.目标杀伤力强

由于电磁轨道炮弹丸的飞行速度极快,因而其动能要比传统炮弹的动能大得多,仅靠直接撞击就足以摧毁目标。研究表明,电磁轨道炮发射的76cm长的弹丸,其对目标的撞击能量是155mm远程对地攻击炮弹的2倍,是127mm增程制导炮弹的7倍,对坚硬地面的穿彻深度高达12m。而且,能够承受极高发射加速度的弹载GPS装置一旦研制成功,弹丸对目标的杀伤破坏力更会成倍增大。

3.火力投放量大

电磁轨道炮的重复发射率大大高于传统火炮,可在同样时间内发射更多的弹丸。美国武器评估专家的研究表明,在海上对地攻击作战中,如对185km远的目标发起15min攻击,那么射速12发/min的电磁轨道炮可投送的弹丸数量是同射速155mm先进火炮的2倍;如对320km远的目标发起8h连续攻击,那么射速6~12发/min的电磁轨道炮所能投的弹丸数量可达一支舰载航空联队F/A-18战斗机的弹药投放总量。

4.平台储弹量多

电磁轨道炮采用电磁力发射动能杀伤机理,其弹丸既无发射药,亦无药筒和战斗部,纯系无寄生重量的有效载荷,所以尺寸小,重量轻,作战平台可以大量携载。据计算, 155mm先进火炮存放1500发弹药的弹库中可存储电磁轨道炮弹丸10000发,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后勤供应上的负担,而且有利于连续作战能力的发挥。

5.作战使用灵活

电磁轨道炮的射程(数千米至数百千米)和弹丸飞行速度(500m/s~50km/s)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加以控制,而且不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可用于对付各种不同类型的目标,不仅可用来防空反导,而且还可用于反舰作战和海上对地攻击,甚至还可用于攻击航天兵器和战略弹道导弹。

6.战场生存力强

电磁轨道炮靠电磁力发射弹丸,作战射击时不产生传统火炮的火焰、烟雾、响声和后坐力,阵位不易暴露,敌方难以发现,有利于隐蔽攻击,战场生存力大大提高。而且,电磁轨道炮的弹库即使遭敌方攻击也不会爆炸,平台安全性因此大为改善。

正因为电磁轨道炮具有以上一些突出的优点,所以各海军强国都对其寄予了很高的希望。美国海军上将科恩指出,“我们已经达到了传统火炮和化学推进剂的极限,如果想实现更远的打击范围并显著缩短目标的反应时间,我们就必须寻求其他手段,电磁炮则是最有吸引力的。”美国海军在一份报告中宣称,电磁轨道炮是“以接近传统火炮的成本而达到高超声速导弹作战效能”的最有希望的舰载武器。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电磁轨道炮的开发工作。到了80年代开始推行“战略防御倡议”计划以来,美国海军对舰载电磁轨道炮的研发更是加紧进行。1980年,罗伦茨 利弗莫尔国立研究所研制出磁通压缩轨道炮并进行了基础原理试验,使重量为3g的弹丸加速到7000~9000m/s的最大速度,1981年,威斯汀豪斯公司用电磁发射装置将300g重的弹丸加速到3000m/s;1982年,通用动力公司研制并试验了电磁轨道炮使用的特种穿甲弹丸;1988年8月,麦克斯韦实验室用8m长的电磁轨道炮发射了一枚长280mm、重500g的锥形弹丸,初速达到2100m/s,曾洞穿了一块厚装甲板;同年9月,该实验室又用电磁发射装置发射了一枚重1080g的塑料弹丸,使其速度达到3400m/s。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海军更加重视电磁轨道炮的研发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经费。2002年11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宣布,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海军研究局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将通力协作,争取几年内对全尺寸电磁炮和超高速弹丸进行试验,同时尽早在海上作战平台上对电磁发射装置/炮管/弹丸/制导系统这一整个系统进行演示。2002年年底,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成立了电磁武器办公室,专门协调电磁轨道炮的全面研发。从2003年4月开始,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道尔格兰分部、得克萨斯大学和英国国防研究设计局的研究人员在英格兰的柯尔库布里试验场对电磁轨道炮进行了一系列演示发射试验。演示使用了1/8比例的弹丸和3kg的运载器(含电枢和弹托),电磁炮样机产生的出口能量达7.25MJ,弹丸初速达2km/s,弹丸承受高过载的能力及其强大的杀伤能力得到多次成功验证。美国海军认为,此次一系列试验的成功不仅为电磁轨道炮的下一步工程研制铺平了道路,而且也为研制出能承受高过载、不受电磁干扰且具有更大杀伤力的高超声速制导弹丸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美国海军对未来舰载电磁轨道炮的技战术要求是:炮管长度12m,发射速率6~12发/min;弹丸发射重量20kg(含推进式弹托),飞行重量5kg;弹丸初速2.5km/s,最大射程360km,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小于3m;初始动能63MJ,命中目标动能17MJ,系统电能消耗15~30MW;全自动弹舱储弹量2560发;弹丸应以马赫数8的速度进入外大气层,应在不到3min的时间内飞抵360km外的目标区;除现今计划使用的实心动能弹外,未来还可使用具有杀伤/爆破用途的弹丸。

有资料称,美国海军2004年对电磁轨道炮的投资为1亿美元,计划首先在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靶场建造一台1/2缩比的电磁轨道炮样炮,研制出造价不高于1万美元的钨钢棒式结构动能弹丸,此项工作预计在2~3年内完成。2004年夏,美国海军在水面战中心道尔格兰分部的电磁轨道炮专用试验场已经破土动工。据美国海军最近宣称,2011年之前将对初始动能32MJ的电磁轨道炮进行可行性试验,2015年之前研制出64MJ的演示样炮,最终用全尺寸电磁轨道炮作战样炮对实战用弹丸进行海上发射试验,争取装备未来的DDG-1000驱逐舰。

英国国防研究局于1995年6月第一次组织了电磁轨道炮的整个作战循环试验。试验采用了90mm和40mm的电磁炮,用32MJ的电容器供电,结果弹丸初速分别达到2000m/s和2340m/s,而炮上电枢几乎没有损伤。

电磁轨道炮采用非常规发射机理, 使人们脱离了从 7 世纪就置身于其中的火药世界,是一种在速度、射程、杀伤力、反应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革命性的新概念武器,其无与伦比的作战性能正符合美国海军对地攻击作战的远景构想。如果电磁轨道炮正式形成装备,那么将引发一场真正的海战革命,具有不亚于“帆船至蒸汽舰船”的划时代意义。

二、电热化学炮

电热化学炮和电磁轨道炮一样属于动能武器的范畴,是传统火炮向电磁发射技术的延伸和过渡。电热化学炮的发射能量一部分来自电源的电能,另一部分来自传统发射药(固体发射药或液体发射药)的化学能,“电热化学”一词即由此而来。

所谓电热化学炮,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用发射火药为做功工质的电增强化学能来驱动弹丸的发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大容量的高功率脉冲电源向等离子体发生器实施高电压、大电流放电,将由此产生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射流注入火炮的药室中,使发射药均匀地点火、燃烧并汽化,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将弹丸推出炮口。

电热化学发射技术融合了常规化学能发射和电磁发射的优势,是一种能明显提升身管发射武器战技术性能的先进发射技术,具有弹丸初速高、发射过程最佳化、用途广泛、作战使用灵活、经济性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