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奴尔卡”有源电子干扰系统
尽管“奴尔卡”假目标弹已经相当先进,但研制商仍在继续对其进行着改进和完善。据称,已经启动的改进方案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改用新的有效载荷。将原来的I/J波段转发器更换为新研制的更为先进的电子战有效载荷,以使其能够对抗更为先进的新型反舰导弹,如红外制导导弹、光电寻的导弹等。第二,改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用新研制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替换原来的弹载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减小弹体体积,延长其悬浮滞空时间。第三,改进其发射装置。对 MK36 SRBOC 系统的标准发射管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型,使之在发射无源干扰弹(箔条弹、红外诱饵弹)的同时也可发射“奴尔卡”有源干扰弹,以便省去专用的发射容器,降低系统造价,实现通用性。第四,其他相关方面的改进,如转发多脉冲时的相互干扰问题、对抗高速导弹时的反应速度问题等。据报道,以上这些改进已取得重大成果。
“奴尔卡”有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从研制到装备经历了10多年的漫长历程。按照澳美两国最终备忘录的规定,工程开发由两国联合进行,但开发完成后,两国可自行安排生产和采购。在美国方面,1995年5月,即在“奴尔卡”系统结束工程研制一年后,美国海军即以联合项目办公室的名义发出工程和生产合同,要求制造13枚假目标弹;1996 年 9 月,美澳两国参研公司对 MK36 SRBOC 系统发射装置改型为可发射Mk234“奴尔卡”弹的努力获得成功;1997年6月,美国海军授权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签署初生产合同,决定采购52枚“奴尔卡”弹进行实弹试验(实际上,美澳两国海军早在1992年就已在“汉科克”号驱逐舰和“布里斯班”号驱逐舰上分别对样弹进行过研制演示试验);1998年夏天,美国海军“彼得森”号驱逐舰对“奴尔卡”弹进行了一系列作战鉴定试验,证实其反导软杀伤概率高达90%;1999年1月,美国海军对“奴尔卡”弹及其Mk53发射装置进行了最终的评估,结论是有效可行的,可以有限地装备使用;1个月后,美国海军发出“奴尔卡”系统的生产合同(首批11套),首批装备舰艇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 伯克”级驱逐舰。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从2001年到2007年,包括14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29艘“阿利 伯克”级驱逐舰和4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在内的82艘水面舰艇和海岸警备队的部分舰只已先后装备了“奴尔卡”系统。据美国海军称,装备“奴尔卡”系统的舰只最终将达到140艘,届时原舰载电子干扰发射机将被部分取代。
在澳大利亚方面,早在1993年,“奴尔卡”系统就被列为导弹主动防御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对皇家海军的“阿德莱德”(原美国海军的FFG-7)级护卫舰和“安扎克”级护卫舰进行现代化改进;1997年6月,皇家海军“墨尔本”号护卫舰率先装备“奴尔卡”系统样机,并于同年10月开始进行海上演示,与此同时,系统的陆上联调试验也开始进行,最后,海军的作战数据系统中心又对“奴尔卡”和舰载作战系统进行了整合试验;1998年5月,9枚“奴尔卡”假目标弹在乌梅拉靶场实弹试验成功,“墨尔本”号随之装备上生产弹;1998年6月,皇家海军在本国海域对“奴尔卡”系统实施首次实弹发射试验并获得成功;1999年中期,奉命驶往海湾地区的“墨尔本”号成为美澳海军中第一艘装备实战用“奴尔卡”系统的水面战舰。从2001年11月起,皇家海军舰艇开始全面装备“奴尔卡”系统,至2003年初,包括“珀斯”级驱逐舰、“阿德莱德”级和“安扎克”级护卫舰在内的几乎所有皇家海军主战舰艇均已装备完成。
虽然“奴尔卡”系统是一种极具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有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但其海外销售却迄今进展不大,个中原因绝非其他,而是美澳双方处于多种考虑而导致的惜售使然。事实上,近些年来,已有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和北约多国在内的近20个国家海军表示了对“奴尔卡”系统的强烈兴趣,其中加拿大海军有幸成为首家海外用户, 1997年7月与BAE系统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签订采购合同,1998年12月获得首套系统,1999年后又获得后续几套系统,随之装备了其“易洛魁”号和“阿撒巴斯肯人”号驱逐舰,以取代原舰载的LILQ-6型电子干扰装置。近年来,美澳两国的惜售政策已有松动,2007年初,美国海军宣称,同意“奴尔卡”系统向日本、新西兰和8个北约成员国出售,而BAE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也在随后表态,“奴尔卡”系统将在未来几年内出售给12个盟国海军。
国际海上防御问题专家认为,在舷外有源干扰软杀伤武器方面,“奴尔卡”系统和英国海军的“海妖”系统同属优秀的代表作,但前者采用的悬浮火箭型假目标弹似乎比后者采用的伞降型假目标更有优势。不过,从总体上看,“奴尔卡”系统和“海妖”系统将继续引领世界海军舰载有源干扰型软杀伤武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伊格尔”系留式假目标
1996年初,美国海军海上研究实验室开始研制一种称之为“伊格尔”的空中系留式假目标,用于保护水面舰艇免遭雷达制导导弹的攻击。
“伊格尔”系留式假目标重36kg,有效载荷6.8kg,由电动机推进,其旋转主叶片的直径长达3m,另有两个小叶片和主叶片一起保持机体在空中的稳定。之所以称之为系留式,是由于该假目标需通过控制系缆(由光学纤维构成,长度至少为230m)与载舰相连,系缆内的光学纤维连接物既可用作有效载荷,也可发出控制信号,还可以传输10kW以上的电力,使假目标在空中滞留一定的时间。据称,这种空中系留假目标在舰上发射时不需烟火具,完成任务后可以回收并再次使用。
1997年9月,美国海军对“伊格尔”进行了首次海上先进技术演示试验,验证其在干扰反舰导弹、保护舰艇方面的作用。事后,美国海军研究局、战区防空规划执行局又向海上研究实验室电子战分部拨出专门经费,要求对“伊格尔”的各种技术(包括推进/能量系统、空气动力性能、空中稳定性和可控性、布放技术、结构和材料技术、干扰载荷性能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研制公司称,“伊格尔”系留式空中假目标将成为美国海军第一种非军械类的舰载舷外假目标,它可以在来袭导弹进入末段攻击前发射出去,可在预定位置滞留数小时之久;而且由于其机体结构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所以亦可携载其他有效载荷执行电子战任务。有报道称,美国海军已考虑将该系统纳入下一阶段的先进综合电子战计划,使其与舰载MK53型发射装置兼容并与多种舷外无源干扰弹药配合使用。
五、飞行雷达假目标
随着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开机时间越来越短,电磁辐射的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以致制式舷外有源干扰系统极有可能因反应速度慢而不能满足实战要求。为克服这一缺憾,美国海军研究所战术电子战分部于1997年开始研发一种称之为飞行雷达假目标的智能型舷外有源干扰系统。
飞行雷达假目标可说是一型带有折叠翼的小型无人飞行器,可从舰载MK36 SRBOC超速浮散型舷外箔条发射装置上由小型助推火箭发射。飞离发射管后,该飞行器即迅速展开其预加载尾翼,以保持飞行稳定性;火箭发动机一旦燃尽并分离(需时约1.6s),电机推进器即启动,弹簧式碳纤维弹翼展开,飞行器即在螺旋桨作用下继续飞行;进入稳定飞行状态后,弹翼端面打开,两条弹射式天线进入工作状态,其中一条用于接收来袭导弹雷达导引头的辐射信号并加以放大,另一条将放大后的信号重新发射出去,以此对反舰导弹实施迷惑和干扰。该飞行雷达假目标的自备电池可使其飞行数分钟之久,这对于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舰艇已属足够。
美国海军海上研究实验室已对这种飞行雷达假目标进行了先进技术演示,其样机也已成功迷惑了多枚反舰导弹的模拟导引头,其转发式干扰作用不容置疑,且优于舰载有源干扰机的特点也已得到验证。但由于该假目标系统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维护成本高且难以提供360°的瞬时全方位覆盖,美国海军计划对其作进一步改进,最终纳入综合电子战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