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17563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有120多万起灾害发生,受直接影响的有6亿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传统上,在各种灾害来临时,人们主要是依靠社会的专业救援队伍来完成救援,虽然有消防和医疗救护等相关的专业人员,但面对各种灾害事件,救援人员的需求仍严重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众普遍缺乏应急救援知识,缺乏必要的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处置前,形成了救援空白带,往往延误最佳施救时机,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损失。另一方面,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中,还是在社区里,没有非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的配置,并且即使目前能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也都没有接受过基本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种现状无法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难以满足国家、企业、社会对灾害救助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6年1~8月,由于应急救援装备差以及施救措施不当,就导致59位参加救援人员牺牲。

应急救援工作,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也是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的重要事业。随着“以人为本”救灾理念的树立,我国救灾的重点由灾害救济为主转向以灾害应急救援为主。国务院已开始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尽快建立一整套应对灾害应急救援的工作机制。为了建立和健全紧急救助工作体系,提高紧急救助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6年8月向社会发布了第四批新职业,“紧急救助员”作为一种新的职称正式被列入了国家各种职业行列。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具备防灾、救援和救护专业技能的专业救助人员,对受灾人员和设备实施现场救助。

因此,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人们对生命安全观念的转变,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紧急救助员培训、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并建立一支具有综合的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应急救援志愿专业人员队伍,以保证在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如风灾、水灾、地震和事故灾难及社会公共安全等灾害威胁的情况下,能够限制灾害的进一步发展,迅速解救被困人员,安定受难人群,指导和帮助周围人员避难和逃生,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起到安定民心和稳定社会的作用。

编者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