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17561600000002

第2章 罗伯乐先生致中国读者

1916年,西雅图商人比尔·波音第一次搭乘飞机旅行,那时,航空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我觉得自己能造一架更好的飞机。”从飞机上下来后,他如是说道。为了证明这个想法,他成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

公司成立后,比尔·波音当即邀请年轻的中国籍留学生王助加盟波音公司。王助热爱他所投身的航空专业,这在当时还只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比尔·波音抛出橄榄枝的时候,王助正在学习飞行。在此之前,他刚刚取得了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这是航空工程专业最早授予的硕士学位之一。

加入波音公司后,王助在西雅图设计出了波音C型双翼飞机,波音公司将这款性能优异的教练机卖给了美国海军。王助是波音公司聘请的第一位专业工程师,而他为波音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款成功的产品。不久之后,王助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中国,立志为发展中国的航空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助帮助开创了波音公司的事业,将波音公司与中国第一次联系在一起。1934年,这家美国公司在中国开设了一个海外办公室——也是波音公司最早的海外办公室之一,并于次年向该办公室派遣了第一个驻场服务代表。1937年,波音公司向中国一个私人买主交付了一架全新的247飞机,这是全球第一款现代客机。

1939年,泛美航空公司利用当时最大的客机——四发的波音314“飞剪”号,首开连接亚洲和北美的跨太平洋航线,螺旋桨时代也因此迎来了其发展的巅峰时期。乘客在旧金山登上那些越岛飞机后,只需要6天时间就可以抵达香港!

不过,人们最熟知的恐怕还是波音公司的喷气式飞机。自1972年中国采购了707飞机后,中国与波音公司的关系也进入了“喷气时代”。至今,波音公司已累计向中国客户交付了500多架喷气式飞机,其中包括数十架747飞机。在此过程中,波音公司也和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各大航空公司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关系。

在那一群于20世纪50年代研制出了改变世界的707飞机的工程师中,有一名极为聪明的年轻工程师,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乔·萨特。乔·萨特和王助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像王助一样,萨特自小就十分喜欢航空,小小年纪就梦想着投身飞机设计事业,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亲身实践了比尔·波音成立公司的愿景——为世界设计出更好的飞机。

在这本书里,萨特用简练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其中核心部分就是747飞机的研制历程。747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双通道客机,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款飞机之一,乔·萨特为之深感自豪。

747飞机将中国与其他遥远的国度联系在一起。它们运输的不仅仅是旅客和货物,还有人类的活力、思想、创造力和理解。乔把747飞机称为“航空使者”,因为它们为人们传递美好的心愿,并使人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对此,我完全同意。

多年以前,我就认识了乔,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我感到十分荣幸。但是我必须承认,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乔和他领导的项目组是如何研制出这款伟大的飞机并没有多少了解。现在我知道了:乔借助的是他的洞察力、正直以及勇气。

正是这些品质,以及与生俱来的谦逊,描绘出了乔·萨特,而这也是他的故事之所以启示良多的原因。我相信和我一样,你们会十分享受这次阅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