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心芯相印
17560500000042

第42章 当厂长,甘当公仆(16)

我讲的尊重人,是全面的,是相互的。上面讲的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态度。然而下级对上级也应同样尊重,这种尊重同样以贡献为核心,就是下级也要设法使你的上级能做出贡献,使他们能施展才干。如果下级也是在强调其领导之所短,那就像领导强调下级之所短一样,将一事无成。另外,作为下级更不能无中生有,要注意维护领导的权威。这样你所在单位才能有所成效。如果对领导有意见,想要真心诚意地去帮助领导,就将自己的想法、见解、意见用一种能为领导所接受的方式向领导提出,其目的是为了集体共同做贡献。

再有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有职工均应树立为企业做贡献这一崇高观念,自己与企业共同成长,自己与企业共同提高,自己与企业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都要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长处。经常听人说,政府的政策不允许我们干什么,或不支持我们干什么,工厂的规定不要我们干什么,顶头上司不要我们干什么,这样他们的时间和才干在无限委屈中浪费了。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借口而已,什么人做事没有限制。只要他着重贡献,就会勇往直前,这样别人感到的严重限制在他们那里却都烟消云散了。

自己一定要自治、自尊、自爱,这比什么都重要。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生活得比别人好,一定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要靠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企业的贡献。这就要努力学科学、学文化、学技术,要掌握几手真本事,千万不要不学无术,现在休息时间多了,希望你们抽点时间学习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

以上所讲的是以人为本管理的道理,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适合于大多数职工,适合于那些想为企业做贡献的职工,想依靠企业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而发展、而谋生、而致富的广大职工。然而,一部分职工一时还不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如本身就不想为企业好好工作的职工,出工不出力和不想靠企业的职工怎么办?对这部分职工除了逐渐使他们认识以上观念以外,还要在他们未下决心这样办之前,必须要强调纪律并执行纪律。那就是遵循工厂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这是严格管理的起码要求。规章制度既有强化的一面,又有能削弱消极的一面。我们制定各种规章和制度,都应带有积极的色彩,不是为了管住职工,而是为了企业为了职工。如劳动纪律,必须坚决制止迟到、早退、中间离岗等不良现象。40小时工作制,就应40小时真正紧张起来,工作就好好工作,休息就好好休息,充分利用每天的8小时,抓紧工作,也不要靠加班加点来完成任务,如果确实需要加班加点也必须在完成其定额后。要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保证产品质量。还有职工必须遵守国家法纪,违法违纪必须按国家和工厂的有关规定处理,只有严明法纪才能保证企业是一个能战斗的集体。对那些出工不出力的、不出活的,就不应让他们上岗位,因为上岗后会误大事,只好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这是因为任何人都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更不能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人生的根本道德所在。公司的成果只能由创造者来享受,不劳而获的人在工厂不能让他们有市场,不能让他们存在。执行纪律,关键是针对一些单位的领导。一是对公司不负责任,对职工的利益不负责任的。二是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想吃公司的空额的。三是有见不得人的东西,或多或少个人得到些好处。经清岗后一旦查出,对这些单位领导必须遵照纪律规定严格处理,望各单位职工监督。

再讲讲人际关系问题。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单位就会存在人际关系的问题。只有关系融洽,信息输通,团结合作,事业才能有所成效。关系问题太多,太复杂,要害是用人,包括用干部和职工来从事某项工作。原则必须是公平、公正和合理,标准就是用人之所长,目标是使之对企业有贡献。干部是会因公司情况和个人实际不断调整变化的,换换岗位,变变职务是常事。这只是说明原岗位可能不大能够发挥你的长处,而换一个更适合一点的岗位。不要把一个职位看得太重,人生多变一些单位和岗位更好,或几上几下也是难免的。只要是为了贡献而努力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今后可能还有更好的工作岗位。当然组织用人要慎之又慎,而自己也要想开一些,反正以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为前提。人事变动是常事,特别是随着产品结构和组织机构之变化人事的变化是必然会被涉及的。同样对一般干部、技术干部和工人同志都有类似问题,如果对人不公、不平,就会影响这些同志的积极性,甚至赶走了好人。

再有就是按劳分配,这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待遇。因为这是职工辛勤劳动的结果,不是上帝赐予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同样要公正、公平和合理,就是按贡献予以分享,这是搞岗位结构工资制的中心环节。着重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先定岗,按岗设人,因事用人,一般干部与技术干部都要如此。

关于干部与职工的待遇。要体现干部付出的多,责任的大,按职定薪,最高与最低大约差5倍。

关于工程师、经济师等专业职称与干部和工人的待遇。要体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关于同一岗位的职工的待遇。有三档或四档,要体现工龄之长短,技术之高低。

总之,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以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关于工资结构,死的部分是基础工资,目的是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其中岗位工资是活的部分,是岗动薪动的,无岗则少拿或不拿,体现多劳多得,多贡献就多得。

职工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是企业的凝聚力的核心所在,而解决它的关键是用人恰当,分配合理。工厂经济再困难,我们也下决心来办这两件事,希望能把事办对、办成、办好。

此外,人际关系问题中还有,有的人对自己要求得不严,不首先把自己管好,而专想去管别人,说三道四,这种陋习普遍,这样必然造成同志间不团结,领导班子中不团结,望这些同志注意改正为好。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关键在于干部。一是如何对待自己所负责的职工。你必须对你所领导的职工负责,即对他们的工作、学习、发展、生活负责,待之以礼,付之以情,要关心、爱护、体贴他们。对人、对事必须公正、公平、合理。还要树立允许别人,喜欢别人超过自己的观念,并没有哪位领导因为下级比他强而使他吃亏的。再有就是千万不要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这是品德问题。如果真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后果可知。我相信我们的干部不会如此,我们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很好的,是完全能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搞好的,也完全能领导自己单位把工作搞好的。

总之,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涉及到每位职工的工作和收入,对职工来讲,这比什么事情都重要,真正是职工的切身利益。对工厂的领导来讲是真心实意地给每位职工找到和安排能发挥长处的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千方百计地提高职工的收入。目的就是理顺各种关系,政通人和,使全体职工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使企业逐渐兴旺起来,使职工安居乐业,望这样一个想法能得到全体干部和职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去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这字字倾注了我的心血和汗水的讲话在全厂上下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以人为本”是我三年多以来在420厂的管理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我在实践基础上升华得出的一些认识。我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两个内涵。一是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任何人间奇迹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因此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二是人们所创造的财富必须由创造的人去享受。我抓住了这两点,坚持这两点,并始终不渝地把这两点与实践结合起来。

我之所以要作这番讲话,是因为认为不论办什么事都得从思想工作入手。思想不通,根本没办法执行,事情当然就难以办成,更难以办好了。有必要让职工了解我的管理方法和思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植根于420厂的每一个职工的心中。

其实,我不仅仅只是重视本次的讲话,其他的每一次讲话、每一次报告,以及每一次班子内部的理论学习,我都一律摆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目的是为了强化人的思想建设,克服人们思想上的阻力。我认识到,这是给要开展的工作赋予重要意义,只要员工们认识到了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就会百折不挠地去拼搏。

为此,工厂中心组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每次学习每人都要作专题发言,学习有成效,有结果了,召开工厂干部大会进行总结,以统一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并规范其做法。我的总结讲话总是准备充分,就是要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使之上下认识一致。另外,我总是有这样一个想法,坐在台下的同志们,不少人的水平,包括政策、理论水平,讲话能力比自己强,尽量不能让他们挑毛病,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