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17558700000041

第41章 恢复与振兴发展时期(1977—1999年4月)(11)

8月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全复合材料鸭式布局飞机——“旅游者”在南京土山机场首飞成功,试飞员陈有弟。

9月2日中国航空学会与中航技联合主办的国际燃气轮机学术会议暨展览在北京开幕。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航空工业部部长莫文祥、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燃气轮机分部主席依托克出席开幕式并剪彩。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国际燃气轮机会议暨展览,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等16个国家或地区参加。航空工业部有12个厂所参加展览。

9月26日党的十三大部分代表在北京南苑机场参观运7-100飞机,随同参观的有国防科工委、空军、民航、国家经委、财政部、电子部、航空工业部等单位的负责人共500余人。下午运7-100飞机从北京飞往济南,参加胜利油田东营机场的通航典礼。

10月14—17日哈尔滨飞机公司生产的“松花江”牌WJ10微型汽车、昌河飞机公司生产的昌河牌CH10微型汽车和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的DA462发动机,在哈尔滨通过航空工业部、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联合组织的鉴定定型技术审查。

10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刘积斌为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0月航空工业部71项科研成果获得第一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8项。获特等奖的项目是:歼8(白天型、全天候)飞机,强5及其改进型飞机;获一等奖的项目是:运8型飞机,歼8、歼7Ⅱ所用发动机配套的多孔气冷铸造Ⅰ级涡轮叶片的研制与推广,歼7(Ⅱ、M)超声速歼击机,歼6飞行模拟机,叶片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与应用,靶5Ⅰ型大型靶机和无人驾驶取样机,主动、被动与主被动联合声自导电动鱼雷。

11月6日国际直升机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美、法、英、日、联邦德国和中国共180名代表参会。

11月12日中共中央通知,王景茂任航空工业部党组成员。

11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等到首都机场参观国产民用飞机运7-100和运12Ⅱ。万里指示:“大部分原材料立足国内好。国内航线应该用运7这样的飞机,各省都要用,今后同类飞机不要再进口了。”国家经委主任吕东指示:“国产民用飞机要有保护政策,不能不加控制地进口飞机。我们不能等到事情走向反面再纠正。”198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王首道、伍修权、陈锡联、段君毅等率51名中顾委委员到首都机场视察运7-100、运12Ⅱ、运8、运5、运11等国产民用飞机。委员们高度评价这几种民用飞机,为我国能有自己的民用客机而欢欣鼓舞。杨献珍、张苏也一同前来参观。年过九旬的杨献珍兴致勃勃地乘坐运8飞机。

11月30日北京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设计制造的直9星形柔性桨毂50吨热压机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

11月由陕西耀县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陕西航空结构热强度研究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和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中国第一个大型通用航空结构非线性分析系统通过技术鉴定。

11月国家确定航空工业46个项目进行首批“军民结合型”企业重点技术改造。46个项目分布在39家企业,实际投资为6.2亿元,其中贷款3.5亿元,使用外汇6500万美元。46个项目中非航空类的民用产品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交通、能源、电子、家电和纺织机械等项目居多。主要包括工业燃气轮机、车辆、车辆发动机以及车辆零部件。从此,航空工业的民品开发由“找米下锅”、“小打小闹”逐步转向为满足市场需求的批量生产,并逐步形成一批支柱产品。

12月1日李鹏、姚依林副总理以及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负责人40余人在首都机场参观运7-100飞机和运12Ⅱ飞机,乘坐运7-100飞机,并召开第四次国务院民机工作现场办公会议,就国产民用飞机的发展、零部件国产化和保护政策发表讲话。

李鹏说,今天的目的就是一个,叫支持国产飞机,给它们做宣传,给它们做广告。他指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必须逐步建立自己的民用航空系统。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和先进设备,来研制新飞机,改装我们现有的飞机,就是今天运7已走的这条路。但是要逐步国产化。要大力支持我国的飞机制造,今后省内、省际支线要多采用运7飞机,一般不要进口。姚依林指出,要利用我们自己的飞机先搞支线,将来第二步、第三步再考虑远程飞机的问题。

12月1日航空工业部颁发《飞机型号研制质量控制条例(试行)》和《航空机载设备型号研制质量控制条例(试行)》。条例总结了我国航空工业数十年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并借鉴了国外航空工业质量控制的经验,从产品的方案论证开始,直到产品交付出厂、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12月3日陕西飞机厂用运8改装的直升机载机在北京沙河机场成功试装“黑鹰”直升机。12月15日成功地将“黑鹰”直升机快速运抵西藏,为及时抢救墨脱地区被雪灾围困的军民做出了贡献。12月23日,“黑鹰”直升机载机在成都通过改装鉴定。

12月10—12日歼8飞机生产定型技术鉴定会在沈阳飞机公司召开。会议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上报航定委审批。1986年2月20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复航定委,同意歼8飞机生产定型。歼8飞机于1980年3月批准设计定型。

12月11日昌河飞机公司研制的直8直升机在景德镇首飞成功,总设计师先后为刘毅、郭泽弘,试飞员霍效才、韩宜男。

该机最大起飞重量18.3吨,正常有效载荷3~5吨,最大吊运重量5吨,转场航程为1000千米,装有3台涡轴6型发动机,可载士兵27名,可放置15副担架。1975年开始研制,1979年列为缓上项目。1984年6月,根据赵紫阳总理的指示,调整为“上马”项目。作为20世纪80年代直至90年代的主要运输机种装备部队,该机是以机动兵力、后勤支援为主要任务的多用途中型战术战役运输直升机,可在一般场地实施机降,能够执行货物、武器、装备、车辆的运输或吊运,以及救护、撤离伤病员等任务。这样的直升机仅有美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能够制造。

12月21—25日贵州飞机公司生产的歼7Ⅱ飞机通过航空工业部、空军组成的联合小组的生产定型技术鉴定。该公司生产的歼7Ⅱ飞机,自1982年10月批准转厂设计定型以来,经过7个批次、99架小批生产考验。

12月23日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研制的涡轴8发动机顺利结束考核长期试车。发动机功率、油耗、振动等性能指标均优于法方提出的指标。

12月24日运12Ⅱ飞机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AAC)颁发的中国第一个飞机型号合格证。

12月24日西安飞机公司研制的轰6丁通过技术鉴定,并批准生产交付使用。

12月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改型研制的涡桨6改2型燃气轮机(烧柴油),成功装在机车上进行铁路运行。

12月株洲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与煤炭科研院抚顺研究所合作研制的DQ-1000惰性气体灭火装置通过国家鉴定。这是大型矿井阻爆和灭火的一项新型装置,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1986年交付大同煤矿使用。

本年度航空工业军品订货陡降。至1985年底,部属企业115个,事业单位115个,职工人数513327人。固定资产原值671715万元;全年基建投资36918万元;工业总产值393000万元,其中民品产值160000万元;交付飞机341架,发动机1004台,导弹294枚;实现利润36591万元;销售收入327500万元。航空院校在校学生30037人,招收新生11511人;毕业学生6277人,其中研究生152人(博士生11人)、大学本科生2635人、专科生531人、中专生677人、技工生2282人。

1986年

1月7—9日新乡巴山机械厂研制的精密电成形筛,在郑州通过技术鉴定。该筛应用于磨料行业超硬材料。

1月8日邓小平批示肯定吴大观等9位航空发动机专家关于发展新型涡扇发动机(“太行”)的建议,自此新型涡扇发动机研制提上日程。1987年8月国防科工委同意该发动机立项研制。

1月23日胡耀邦总书记对运8飞机做出批示:“航空工业要有通盘考虑,定型了的好飞机生产要支持。”

1月23日景德镇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研制成功3000瓦风力发电装置(南方型),通过国家科委、航空工业部联合主持的技术鉴定。

1月23日中国民航总局正式颁发国产运7-100飞机适航证。4月,运7首航仪式在合肥举行。1985年11月20日,西安飞机公司和香港飞机工程公司联合改装的运7-100飞机,开始进行长航线、大区域的适航性飞行,历时16天。随后,由民航总局、西安飞机公司和试飞团共12名专家组成适航鉴定小组,对运7-100飞机的改装设备进行适航性鉴定。认为,运7-100飞机改装的设备性能稳定,仪表指示准确,雷达图像清晰,信号强度优良(尤其奥米伽导航仪性能优于国内目前使用的波音737-200飞机的导航仪),完全可以满足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和着陆的需要,具备在中国各地区较优越的适航能力。

1月23日—2月2日航空工业企事业领导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莫文祥部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保军转民争出口,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报告阐明:“七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军机大上产量的情况不会有了,要彻底丢掉幻想,下决心加强科研,浓缩军品生产线,民品要从“找米下锅”转到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出口创汇上来。航空工业“七五”期间的方针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坚持保军转民争出口,坚持科研先行、质量第一;引进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改革与调整结合进行。

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接见航空、兵器两个工业部的20名专家。航空工业部受接见的10名专家是:陆孝彭、顾诵芬、张其善、周尧和、吕庆风、蔡运金、杨燕生、刘夏石、周天孝、徐培麟。

1月2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新歼击机(歼10)立项,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该机是突出中低空、亚跨声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中距全向拦射、近距格斗、下视下射、上视仰射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全天候作战飞机。至此,新歼击机进入飞机研制阶段。

2月14日美国波音公司正式同意陕西三原航空锻铸件厂有资格生产AMS4928钛合金锻件。该厂是波音公司在中国批准生产其产品的第二个工厂。

2月17日中航技与孟加拉国国防部和空军代表正式签署向孟方出售16架强5Ⅲ飞机合同。

2月18日东北新技术应用开发集团在沈阳成立。这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体,由沈阳飞机公司、沈阳航空发动机公司、沈阳新技术应用开发公司发起,由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12个单位组成。

2月18—24日新中国第一艘热气飞艇“蜜蜂”6号在北京航空学院试飞成功。1988年8月,该飞艇参加在卢森堡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飞艇锦标赛,获得精确导航第一名,同时还获得大会组委会的特别奖。

2月20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辅助系统在北航研制成功,并通过部级鉴定。

3月7日四川江油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利用该所建造中的大型连续气源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成功完成歼8Ⅱ飞机进气道畸变模拟板研制和涡喷13AⅢ发动机高空台进口畸变模拟鉴定性等试验任务。

3月24—29日襄樊航空附件研究所研制的歼8飞机主动控制技术(ACT)验证机纵向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通过航空工业部的评审验收。

3月航空工业部发出《关于加强企事业经济法制建设的通知》,对企事业的经济法制工作和法律顾问机构的设置提出明确要求。至1990年,已形成近千人的专兼职法律顾问工作队伍,初步建立起行业规章体系。

4月7—12日航空工业部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航空管理人才培养研讨会,部属厂所、院校和对口司局的5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研讨了航空管理人才的层次结构比例、专业设置、院校分工、培养质量提高、加强管理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工作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等问题。

4月29日国产运7飞机投入客运首航仪式在安徽合肥机场举行,从此国内航线由国外客机垄断的历史结束。在此之前,已有18架运7飞机在国内试航飞行1.8万小时2.4万次起降,始终保持安全飞行纪录。

4月29日航空工业系统丁培璠、黄道芬、彭祝玲(女)、阎德义、姚志诚、周汉祥、刘夏石、于纬相、吴衍孟、王戌堂、唐德尧11名先进人物获得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5月15—21日美国商务部主办、航空工业部赞助的美国航空工业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