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哲民(1924.10—2005.9),云南路南人,航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中航工业发展中心)创建人。1947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7月清华大学毕业后由地下党组织介绍经天津越过国民党封锁线进入华北解放区,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分配到石家庄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机械工作室任技术员。1949年4月入党。历任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技术员,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技术员、翻译,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资料编译室副主任。1956年二机部成立航空工业局航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同年3月任副主任(副所长,所长空缺),1975 年部院情报业务整合以后任航空情报研究所副所长,1978 年10 月任所长,1983 年任航空情报研究所科技委主任。1985年离休,2005年9月去世。
1956年2月,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航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正式成立,赵哲民为组建副主任(副所长,主持工作)。
航空科学技术情报所是航空工业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专业情报研究所。赵哲民咨询了苏联专家的意见,拟制了组织编制、任务与发展规划,调入了一批外语好、懂技术的业务骨干,并且被任命为主持常务工作的负责人。
研究所组建时,缺乏有关航空科技情报工作的任务和方法的实践,而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成立其他的科技情报机构,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赵哲民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摸索,确立了航空情报工作的定位,明确了航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工作目标和方法,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解决了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资料来源渠道的问题,以及技术资料从设计到生产的配套问题;解决了当时普遍面临的原有的大量翻译人员如何使用,如何与情报工作结合的问题。
1960年,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技术援助,给我国航空工业带来不少困难,急需情报所配合解决。但是,与关键技术相关的资料搜集规律和特点尚不清楚,主要航空工业国家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还需摸索,情报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赵哲民组织开展了战略性综合情报和技术情报分析研究,组织编写了一批重大技术关键问题的专题情报、主要航空工业国家的航空工业概览;全面调查了各种期刊资料的背景、特点、性质,建立了资料检索卡片,编印了“航空科技情报资料分类法(草案)”;建立了航空专业情报网,使其直接为厂所服务。同时他还派科技人员下厂与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在解决歼6 尾翼抖动、飞行中飘摆,直5 振动等技术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哲民十分重视情报出版报道工作。他在建所筹备阶段就主持创办了《国际航空》月刊,迄今已出刊56年,是航空界知名的媒体,多次荣获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期刊奖。以后,针对不同读者的需要,陆续创办了各种类型情报刊物达30多种,向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初步形成了一个情报刊物类型齐全、出版周期配套、能基本满足各方面读者需要的航空科技情报刊物体系。情报所还为航空工业建设各方面需要提供了多种年鉴、手册、概览、辞典等基础性情报研究成果。先后提供过几百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几十份航空情报获上级领导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赵哲民在1952—1956年期间,参加编制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组织翻译全套《航空工业技工手册》;组织翻译某型机、发动机、辅机全套生产资料、图样、技术说明书、结构性能说明书等。1956—1965 年,参加编制航空科研规划;组织某型飞机、发动机、辅机全套生产技术资料、说明书的翻译工作。1958—1979 年,组织编写《国外飞机手册》《国外发动机手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航空工业概览》《航空年鉴》《中国航空年鉴》和《空空导弹》《复合材料的发展》《精密铸造》等专题资料。其中《国外飞机手册》是历时3年多编写,长达100多万字的大型工具书,它的出版,受到航空界的广泛欢迎,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荣誉奖。
1975年部院情报业务整合,赵哲民任航空情报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任所长。赵哲民担任所长的5年时间,航空情报研究所共有几十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部院级科技进步奖。在情报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签订的研究课题合同均为有关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在情报研究工作向广度拓展上亦有所发展,情报研究课题经不懈努力突破了单纯技术的界限,向科学预测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外,在配合航空工业部重点型号研制过程中,从方案论证开始和在解决技术关键中,航空科技情报所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大量情报资料。
在赵哲民和领导班子带领下,研究所扩大了文献馆际借阅服务范围,在全行业范围内开展馆际之间借阅,方便了基层,扩大了服务范围,深受厂所的欢迎。与此同时,研究所还适时开创了新的服务领域,组建了电影站,完成了多部影片的摄录制、动画绘制、译制、洗印、发行拷贝等工作,声像与展览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赵哲民于1985年离休,2005年9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