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义(1937.7—),辽宁铁岭人,1959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中航工业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兰飞)工人。1955年考入沈阳第一航空工业技术学校,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宝鸡航空仪表厂(现中航工业宝成)从事铣工工作,1958年调入兰州国营新兰仪表厂(现中航工业兰飞)从事铣工工作,后任工长、室主任、实习指导老师等工作。1959年加入共青团,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多项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成果,业绩突出,195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此后,又先后多次获得了所在单位、市、省、部授予的兰州市技术革新标兵、兰州市先进工作者、甘肃省技术革新标兵、甘肃省先进工作者、三机部五好工人等10多项荣誉称号。1960年由他担任组长的铣工小组,被工厂党委命名为“孟广义小组”。1988年9月退休。
1956年9月,19岁的孟广义在沈阳第一航空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到了地处黄土高原的宝鸡航空仪表厂当了一名铣工。在仪表厂短短的两年工作期间,就展示了他好学上进、刻苦钻研、富有技术创新精神的才能。在铣工这个平凡的生产岗位上,孟广义除了能够埋头苦干,还善于用心巧干,通过大搞技术革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在加工一种“端盖”的零件时,孟广义通过改进定位加工法,从原来一天只能加工出50件,提高到一天能加工400件,经过完善后又提高到加工800件,使工效分别提高了7倍和15倍。为了更多地完成定额工时,孟广义在改进生产技术方法上动脑筋,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定额工时。有一项零件的定额工时是每件16分钟,按照老的加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完成,孟广义知难而上,通过改进加工方法,大大缩短了装夹具和刀具的时间,使加工一件零件的时间缩短到了3分钟,提高生产效率5倍多。他在参加工作后较短的时间里,便在工作业绩上取得了丰厚的收获。1957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参加工作仅一年多、年仅20岁的孟广义,在航空仪表厂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
1958年10月,孟广义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支援新厂建设,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生活工作条件较好并且已经打下了个人发展基础的航空仪表厂,前往正在筹建的兰州国营新兰仪表厂,做出了投身于新厂创业的抉择。
到达新厂不久就接到了工厂下达的1#产品APY-2B的试生产加工任务,孟广义所在的铣工小组承担了该项产品的关键零件“内支架”的加工任务。该零件具有工序多、难度大的特点,在其他同志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下,身为组长的孟广义一马当先,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精心加工,加班加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零件的加工任务。为了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经常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甚至有时是一连几天的连轴转。最令人难忘的是1958年12月的一天,为了完成攻关项目“壳体”的生产任务,他在煤气中毒的情况下,只是到医务所打了一针,稍有好转,尚未痊愈,就又马上起身投入到生产中。
处在建厂初期的国营新兰仪表厂,各种设备不全,工具缺乏,人员不足,生产任务较为繁重,需要解决的生产难点和技术难关较多,这又恰恰为孟广义在技术创新上施展才能提供了更多的舞台。
1958年底在加工1#产品APY-2B的另一项零件“外壳”时,遇到了没有专用加工设备的难题,拿到外厂加工周期又太长,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配套进度。为解决这一难题,孟广义依据靠模铣床的加工原理,与工艺员共同研究,自制出小型靠模,利用普通铣床加工出了该零件的合格产品。孟广义并没有满足于这一取得的成果,为提高该项零件的加工效率,他又不断进行改进,使这项零件的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7倍。急工厂之所急,想工厂之所想,是孟广义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样,在进行601产品“滑架”零件的加工中,由于批量大,数量多,进度急,成了完成生产任务的瓶颈。孟广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办法从铣刀的改进上入手,经他改进后的铣刀,在生产应用后,使该项零件的生产效率比原来大幅度地提高了5倍,保证了工厂总体任务的按时完成。
孟广义不但能够虚心学习他人在工作上的好方法、好经验,而且也能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生产技术上的“绝活”传授给其他同志。1959年3月,工厂第二设计室的铣工在加工一项“壳体”零件时,发生了连续加工三批都全部报废的问题。孟广义立刻前去帮助查找分析报废原因,发现是因为专用工具对该零件上的3个圆形凸台的加工不适用造成的,于是发挥自己技术上的特长,在铣床上安上镗头,改进加工方法,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零件,帮助第三设计室解决了生产难题。
孟广义于1988年9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