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线序曲
17558000000060

第60章 抗震救灾心灵洗礼录(5)

一航成都所千禧酒店的老总给我说了一段很值得深思的话,“一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员工,地震发生大家都往外逃命时,想不到她却往里冲,把客人叫出来,让我非常感动”。是啊,危难见真情,生死显英雄,一个人的优秀人品,在关键时刻,就会发射出耀眼的光彩。

在地震天灾面前,我被一个个具有高尚人品的普通人而折服。

成飞医院赵春梅,一名刚上任两个月的年轻外一科护士长。灾区亲人的房子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作为医生的丈夫在一线救灾无法联系。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母亲后,撇下一大家子来避难的需要抚慰和照顾的亲人,始终坚强地带领着科室人员工作在最苦最累的第一线。当医院领导把医院干部职工募捐的爱心捐款交到赵春梅手上时,她却无论如何也不要,她说:“这个钱我不能收,请院领导把这些钱送到比我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灾区人民。”

成飞医院陈黔兵,急诊科主任,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一个同120急救车赶往都江堰灾区抢救和接回病员的医生。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都在从灾区往外跑,可她却在往里钻。“我是急诊科主任,我有急诊经验,我先去。”没有华丽煽情的语言,当灾难袭来的时候,两个弱女子柔弱的肩膀诠释着责任与坚强。

在地动山摇那一刻,在人们纷纷冲出大楼的时候,正在一航成飞油库、化工库、天然气球罐、锅炉房、硝盐槽、成品库及各哨卡执勤的一航成飞安保大队的同志,却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巨烈摇晃刚一停息,一航成飞安保部长王懿、副部长马良立即带领有关人员先后到油库、天然气球罐、锅炉房、剧毒品库、火工品库、空压站硝盐槽等一级危险点进行检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这些由于地震灾害容易引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场所和设施在震后停用。

在涡轮院,谁都可以给你讲一长串平凡人闪光的故事。

像退休职工陈兴义每天煮七八锅稀饭救助灾民。

像青年职工李冠一整整7天7夜,一直坚持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每天仅靠两袋方便面、几块饼干充饥。大脚趾被砸伤了,可他一声没吭,周围人看见他这么辛苦,担心他会累垮了,都劝他歇一歇,可他只是淡淡地一笑:“我多干一点,别人就可以少干一点!”

像军嫂吴江英,爱人在北川抢险,老家受灾,她白天参加救灾活动,晚上除照顾老人小孩,还去医院做义工,她住在马路边的自搭棚里,非常困难,硬是不让院里照顾。

……

在这些普通人当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的胳膊上系着红布条,有的胸前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哪里最危险,哪里有他们;哪里最困难,哪里有他们;最脏最累的活,他们抢着干;最苦最难的事,他们走在前;他们用自己的仁爱、孝慈、敬业、励志、忠诚,感染着、激励着、引领着广大职工抗争与奋起……

像装配研究室主任朱乾润带领的突击队,在中坝小区和院马路湾园区安置区清运垃圾、冲厕所、卸车。菜市场的厕所堵了,他们在消防队帮助下进行疏通,又抢修好了该处男厕所的水管。由于女厕所的输水管和储水箱严重损坏,一时难以修复,突击队员们就从小区抬来一桶桶水,两小时冲洗一次。

像保卫处长任建生,我当面问过他,为什么半夜又回到松花岭,他说院里的全部家当都在这里,我要不来,这就成了空院了,我不放心.我说,这里太危险,书记已命令撤走,您还是撤吧!他说,那不行,我的岗位在这里,我不能当逃兵……

5月21日下午,正在加紧安装的活动塑板房施工现场,有一个人晕倒了,是一航涡轮院开发公司总经理李晓明,他脸色煞白地躺在地下。医生告诉着急的人们,没有太大的问题,他就是太累了。9天时间,李经理没有吃上一顿安稳的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本来就患有糖尿病的他,终于撑不住了,他晕倒了。当我要他好好休息时,他却反复说:我没事。仍然工作在一线。

……

一名党员一面旗,正是无数党员在危险时刻能站出来,在险境绝地能挺得住,在生死关头能冲得上,用他们精彩夺目的人品之光,把鲜红的党旗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插上了一个新的制高点。

在生死关头,在危难时刻,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那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领导干部扛起大旗、尚公济困、为民思危、垂范力行、勇毅务实,向广大员工交上了一份最优秀的人品答卷。

在成飞,我通过监控录像发现,地震发生时,一航成飞党委书记王小平走在所处楼层的最后,他说我必须让大家走完了我才能撤。震后7分钟,他就率领在家的领导班子成员前往公司科研生产现场巡查情况,指挥、疏散正在岗位上工作的员工转移到安全地带。总经理王广亚正值在上海出差,得知地震后,当夜立即从上海飞往重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关闭),再转乘汽车赶回公司。在飞机上就把抗震救灾预案写好。一到公司,王广亚就立即看望了聚集在空旷地带躲避地震的职工和家属,并慰问医务人员、值班警卫人员,同时,组织动力、安保、物业等部门进行应急预案的处置,对生产区重点部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在一航涡轮院,院长郭昕,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沉着冷静,谋划全局,统筹兼顾,靠前指挥,视群众的安危为己任,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带领班子成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刘俊波,原一航涡轮院党委书记,地震发生后,他奔前跑后,凡是能插上手的事,他全力以赴,凡是和职工利益有关的事,他事事上心,林总称赞他说“共产党员是不会退休的”。副院长侯敏杰身先士卒,带着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从受损严重的档案库房抢出4卡车珍贵的发动机研制和设备数据资料。副院长马锋作为抗震救灾生活区片区总指挥,从12号到19号,7天时间里连轴转,休息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20小时。副院长杨利骏两次带队到高空台高位水池处理堤坝裂缝,撤离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副院长刘仁杰,地震中,他堂兄弟等亲属20多人遇难,他强忍悲痛,担任院抗震救灾常务副总指挥,带领各临时党支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昼夜奋战在一航涡轮院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以赴开展抗震自救工作。从安置入住、交通运输、食品发放、卫生防疫等,事无巨细,周密组织,措施具体,各项工作得到迅速落实。他的职责关系到数千人吃、喝、住、行、安危冷暖,千头万绪。白天夜晚坚守在现场,有说不完的话,干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10多天没日没夜地鏖战,当涡轮院抗震救灾的工作已步入正轨的时候,他病倒了。院长郭昕对我说,刘仁杰话都说不出来了,我怎么劝也不去医院,我没办法,还是你来吧。于是我们把他骗到指挥部,硬是把他架到临时帐篷医院打点滴,点滴一完,他又回到现场。

在成都所,所长杨伟在地震发生后,他组织大家撤离到安全地带,但电脑没关,手机没拿,有的同志要回办公室,他不让,说我先进去,没有危险大家再进。五楼水管爆了,他带人去排除……

在凯天公司,总经理朱建设,忙着救灾,爱人手骨折一周,他都没带她去医院,他说“不是我不想带她去,是我真的还没抽出时间来”。

在西安,陕航局局长朱幼林调兵遣将,组织抗震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涡轮院,冒着余震,他亲自带着车队两次到江油。西航总经理蔡毅5月13日一早就带着50多吨救援物资奔赴涡轮院;试飞院党委书记白长义、庆安公司党委书记靳武强带着救灾物资,穿越秦岭,冒着山体滑坡、余震不断的危险,奔赴灾区;西控总经理高华亲自来江油检查活动板房的质量。从5月13日到6月底,西安13家航空企事业单位总共有20位厂所级领导30多人次到涡轮院支援。西航公司总师王良,腿摔了,在医院里叫家人给涡轮院寄了1万元,还特意交待一定要保密,不要宣传。

在贵州,5月14日,总经理谭卫东带着11车救灾物资,冒雨冒震千里驰援灾区,还捐出1万元……

在北京,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边涛带头捐款2万元;中航技总公司党委书记王心阔连夜调购帐蓬,亲自到灾区捐款;老领导王其恭副部长,院士顾诵芬、刘大响、冯培德都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总部机关发展计划部副部长刘慧,在江油救灾,看到灾区受伤的孩子,把身上所有的钱6500元全掏出来,委托涡轮院转交给两个受伤的孩子,而且要涡轮院书记李继保不得说出去,我到涡轮院3天后,偶尔听说了才逼李继保告诉我的。

……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危难时刻能不能为了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能不能扛起大旗,能不能成为中流砥柱,职工群众看得最清楚,心里最明白,在江油、在成都、在内江,所到之处,我都听到很多职工发自内心地称赞我们的领导干部“只要他们往人群中一站,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我在涡轮院的7天里,发现郭昕院长、李继保书记每天早晨和半夜都要围着职工住的帐篷巡视几遍,郭院长深有体会地告诉我“在最危险的那一段时间,不用我说什么,只要我们在院子里走几圈,大家心里就踏实”。踏实来自信任,来自对干部人品的认可。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特殊战斗中,中国一航的广大领导干部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彰显了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正如王小平同志总结的“四大”一样:大勇(镇定自若,勇于应对),大智(谋略得当,指挥有力),大善(至亲至爱,以人为本),大气(回报祖国,凸显责任)。

太多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事,演绎了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的精华,在他们身上,我感悟到人品如山。山高人为峰,人以品为峰。

(2008年7月15日发表于中国航空在线)

注 释

[1].1cc=1cm?。